- 年份
- 2024(478)
- 2023(637)
- 2022(520)
- 2021(474)
- 2020(415)
- 2019(977)
- 2018(938)
- 2017(1830)
- 2016(1018)
- 2015(1084)
- 2014(1086)
- 2013(1048)
- 2012(913)
- 2011(755)
- 2010(732)
- 2009(697)
- 2008(694)
- 2007(564)
- 2006(480)
- 2005(422)
- 学科
- 业(5125)
- 企(4673)
- 企业(4673)
- 济(4054)
- 经济(4047)
- 管理(3968)
- 业经(2182)
- 农(2075)
- 农业(1630)
- 财(1453)
- 方法(1379)
- 技术(1170)
- 务(1132)
- 财务(1132)
- 财务管理(1132)
- 制(1009)
- 地方(1000)
- 企业财务(992)
- 数学(946)
- 数学方法(942)
- 体(910)
- 经营(892)
- 理论(828)
- 划(787)
- 企业经济(783)
- 体制(783)
- 技术管理(763)
- 农业经济(757)
- 策(750)
- 和(718)
- 机构
- 学院(12600)
- 大学(11561)
- 管理(5447)
- 济(5288)
- 经济(5198)
- 理学(4678)
- 理学院(4641)
- 管理学(4598)
- 管理学院(4578)
- 研究(3603)
- 中国(3123)
- 财(2683)
- 京(2424)
- 农(2393)
- 江(2203)
- 财经(2018)
- 科学(1952)
- 农业(1842)
- 经(1799)
- 业大(1766)
- 中心(1744)
- 所(1657)
- 经济管理(1637)
- 州(1620)
- 商学(1574)
- 商学院(1558)
- 北京(1465)
- 研究所(1465)
- 财经大学(1434)
- 技术(1421)
共检索到1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改革国有企业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凌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给了国有企业改革极大的关注,提出了公有制(包括国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新思维。尽管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已经多年,但得到党的最高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在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蓉
199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同志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出了“三个关键”,即我们要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我们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巩固。因此,对目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活力不足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而不能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更不能全盘否定,否则就会把改革引向歧途。针对目前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伟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塑造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接问题,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从国有经济的定位来看,使国有经济为国家职能服务,而不是为了获取利润的定位是科学的,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标准;从国有企业改革对象的定位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企业改革对象错了位,不应是企业,应该是政府,即国有企业改革对象定位应是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和职能;从国资委当前任务的定位来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与国有经济定位和市场经济原则相违背,应偏重国有企业改革,一是对已上市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二是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造,三是坚决制止低级重复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叔莲
国有企业改革与生产力标准○周叔莲文章认为,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中,尤其要涉及到评价改革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问题,即坚持生产力标准还是生产关系标准。文章针对一些人表现出来的后一种倾向,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是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把生产力标准作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有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痼疾,发掘和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切中国有企业改革的要害,进行卓有成效的制度创新。本文认为在这方面有三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探讨。一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之一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恒寿
本文在深入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所追求的"政企分开"目标及其理论基础"两权分离"的失误后,指出:造成国有企业长期低效率的本源性因素并不在于政企不分,也不在于产权模糊,而在于公有产权约束链条的中断和国有经济的规模过大。为此,作者提出,国有资本应当退出竞争性领域,以缩小国有经济规模,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但国有资本"退出"的速度必须同非国有资本的"进入"速度保持一致,同社会补偿功能的形成保持一致,以免引起社会震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宫淑玖
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难题宫淑玖(一)机制问题———核心是要建立权责明确的硬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从基本的方面看,是运行机制不合理。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明确产权责任这个核心内容,方能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祝志勇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问题祝志勇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经济工作中.已被列为重中之重。要解决问题,首先得发现和分析问题,那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困境作全面公正地分析和明确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筱梦
失业──一个带给“国有企业改革年”的难题筱梦199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年,随着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国至少将有180万富余职工面临失业的危险,他们将告别原岗位,寻找新的出路。加之目前已有500多万失业大军,这18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叔莲
我国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需要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过去企业改革为什么进展不快,怎样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提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