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9)
2023(4197)
2022(3510)
2021(3489)
2020(2889)
2019(6572)
2018(6234)
2017(11901)
2016(6306)
2015(6442)
2014(6431)
2013(6412)
2012(5801)
2011(5122)
2010(4974)
2009(4553)
2008(4590)
2007(4112)
2006(3439)
2005(3204)
作者
(17707)
(15057)
(14759)
(14152)
(9528)
(7226)
(6649)
(5705)
(5525)
(5384)
(5158)
(4984)
(4863)
(4707)
(4695)
(4532)
(4469)
(4295)
(4257)
(4184)
(3631)
(3584)
(3467)
(3441)
(3386)
(3335)
(3277)
(3170)
(3107)
(3055)
学科
(21735)
(21532)
经济(21487)
管理(16094)
(13892)
企业(13892)
(10672)
方法(10195)
数学(9010)
数学方法(8895)
农业(8741)
(8168)
中国(6800)
(6097)
收入(5773)
(5721)
(4906)
银行(4892)
(4690)
业经(4619)
(4588)
财务(4582)
财务管理(4574)
分配(4522)
企业财务(4479)
(4345)
金融(4343)
(3947)
贸易(3947)
地方(3896)
机构
大学(86672)
学院(85508)
(34454)
经济(33725)
管理(31668)
研究(30308)
理学(27793)
理学院(27411)
管理学(26903)
管理学院(26721)
中国(22555)
科学(18684)
(17508)
(17415)
(16561)
(15555)
研究所(14298)
中心(14179)
财经(13869)
业大(13436)
农业(12976)
(12775)
(12034)
经济学(11512)
(11507)
师范(11363)
北京(10792)
(10722)
财经大学(10555)
经济学院(10423)
基金
项目(61129)
科学(48766)
基金(46316)
研究(42877)
(41486)
国家(41082)
科学基金(34920)
社会(28807)
社会科(27262)
社会科学(27255)
基金项目(24313)
(22891)
自然(22788)
自然科(22321)
自然科学(22314)
自然科学基金(21955)
(19874)
教育(19766)
资助(18753)
编号(16160)
(13874)
重点(13869)
成果(13840)
(13167)
国家社会(12643)
(12520)
(12484)
教育部(12024)
科研(11869)
创新(11779)
期刊
(35236)
经济(35236)
研究(24309)
中国(17311)
学报(16589)
(16050)
科学(14777)
(13741)
大学(12587)
学学(12101)
管理(10898)
农业(10528)
(9511)
金融(9511)
教育(8724)
财经(7234)
(6219)
经济研究(5907)
业经(5558)
技术(5538)
(5277)
(5165)
问题(4738)
业大(4557)
科技(4017)
农业大学(3879)
(3616)
统计(3563)
技术经济(3436)
理论(3406)
共检索到123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垩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4年、2006年、2009年三轮微观调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代际间向上流动的私人转移支付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首先,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理论计算出脆弱性;然后,使用纠正选择性偏误的倾向值匹配得分倍差方法来检验私人转移支付的效应。结果显示,代际间向上流动私人转移支付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私人转移支付比例为30%左右;尽管贫困发生率呈现下降态势,但城乡家庭遭受贫困脆弱性的比例不容忽视;无论将贫困线定在何处,私人转移支付对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的脆弱性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向上流动的私人转移支付模式,然后,在个体、家庭和社会层面剖析了子女给予老年父母时间照料和经济帮助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两种私人转移支付是替代还是互补。主要结论是:子女给予老年父母时间照料和经济帮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父母得到经济帮助的比率达到44%,父母得到时间帮助的比率达到95%;收入水平高的子女并没有用经济帮助来替代时间照料,相反,收入水平较高的子女给予父母经济帮助和时间照料的概率也都较高;空间距离很远的子女同时减少了对父母的时间照料和经济帮助概率;兄弟姐妹数量对给予父母的两种私人转移支付均无影响;两代居住同一社区中的老人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垩  
文章利用中国农户的微观数据,分析了私人转移支付的决定因素及福利影响。处理效应模型、双变量Probit模型和回归分解的结果显示,私人转移支付具有利他动机,弱势农户更易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私人转移支付对接受者的支出、贫困没有影响,而对储蓄有显著正向影响;私人转移支付在缩小接受者和非接受者的福利不平等方面作用微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丽明  解垩  
本文利用两轮微观调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首先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理论计算出脆弱性,然后使用纠正选择性偏误的倾向值匹配得分倍差方法来检验公共转移支付的效应。结果显示,尽管贫困发生率呈现下降态势,但城乡家庭遭受贫困脆弱性的比例不容忽视;随着贫困线标准的提高,贫困发生率与脆弱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就业状态、工作性质及地区变量同时同方向地影响到贫困及脆弱性;无论贫困线划在何处,公共转移支付对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的脆弱性没有任何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杏子  
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了政府公共转移支付政策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而对政策的减贫长效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转移支付能够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发挥了良好的减贫长效作用;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处于西部及扶贫重点地区的农村家庭发挥的减贫长效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对脆弱程度较高、有住院成员、有老年成员以及无上学成员家庭的贫困脆弱性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共转移支付能够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的资产积累、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提升主观社会地位,从而发挥减贫长效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解垩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本文用固定效应估计了公共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对接受者收入、消费支出的影响,随后,探讨转移支付对贫困、不平等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公共转移支付对贫困没有影响;私人转移支付有效地减少了贫困,它使贫困发生率下降0.36%~5%;两种转移支付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非贫困家庭,但两种转移支付在贫困者和非贫困者收入中占比有较大不同,私人转移支付增加了不平等,而公共转移支付影响不平等的作用微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解垩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个体面板调查数据,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估计老年人在消费、健康、未来信心三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并使用倾向值匹配方法(PSM)检验最低生活保障金,包括新农保养老金、城镇居民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在内的居民养老金对老年人贫困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老年人消费维度剥夺状况均有所改善,健康维度则呈现小幅度的恶化,在信心维度上,城市老年人剥夺状况改善,而农村老年人的剥夺状况持续恶化;农村老年人消费贫困、健康贫困、信心贫困比城市老年人严重;虽然城乡老年人的多维贫困呈现下降态势,但在2012年仍有约35%的老年人存在三个维度中任意一个维度的贫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基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定量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探索了参与不同的务工方式对农户选择参与各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地务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金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产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务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产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迁移仍然会减少本地其他活动的收入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莉  李录堂  贾蕊  
基于陕西省生态移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预期贫困脆弱性(VEP)方法测度生态移民户的贫困脆弱性,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测量受访移民户社会资本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社会资本对生态移民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移民户的贫困脆弱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邻里互助和亲友互惠,对贫困脆弱性有显著正向影响,邻里互助对高脆弱性移民户的影响效应较大,而亲友互惠对中等脆弱性移民户的影响效应较大。第二,户主健康状况、外出务工人数和家庭拥有的物质资产都会对贫困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第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会对贫困脆弱性产生负向影响,女性户主比男性户主的脆弱性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峥  
通过讨论脆弱性的概念及探讨其与贫困的关系 ,提出脆弱性是贫困的重要特征 ,也是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农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较高的脆弱性构成了稳定脱贫的主要障碍。作者提出应将脆弱性作为新的切入点开展扶贫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迎风  邹薇  
本文建立了健康冲击、"能力"投资与消费平滑的动态最优框架,考察个体健康资本关于健康投入与外部冲击的动态方程,并展开相应的实证分析,探讨个体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如何在"能力"投资与消费之间进行最优配置决策。研究发现,受到财富约束的个体在面临冲击以致收入下降时,会偏重当期消费、能力投资不足;在面对健康冲击时,个体的劳动所得下降,非劳动所得则因转移收入增加而增加,但面对社区总体冲击时,非劳动所得与劳动所得都将显著下降。健康冲击会导致生产性支出与健康投资下降,原因是健康冲击严重影响个体的收入和财富约束,使得个体偏重当期消费;有医疗保险的个体面对健康冲击时收入或支出的波动相对较大,但是贫困人群或地区具有医疗...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劲光  
无论是从国际到国内、还是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存在着脆弱性贫困的根源。传统的以贫困线为标准来进行扶贫、反贫的经济性贫困逻辑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反贫的要求,更为准确而合理的标准应当是以脆弱性为核心的脆弱性贫困思想,从而找到防范和消除贫困的新的突破口,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承伟  王小林  徐丽萍  
本文介绍了脆弱性的概念框架以及Gaiha和Imai(2008)归纳的脆弱性测量的3种方法:预期的贫困脆弱性(VEP)、低期望效用脆弱性(VEU)和风险暴露脆弱性(VER)。建议在新的减贫战略中建立风险、脆弱性预警机制,将脆弱性纳入贫困监测和分析的范畴以及时准确地监测贫困的动态变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秦小迪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为防范农户陷入贫困和解决农村贫困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2016年湖北省168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法,分别考察国定贫困线、1.9美元贫困线和3.1美元贫困线下不同类型土地有无转出和转出面积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转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且农户贫困脆弱性随着转出土地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从土地转出的异质性来看,水田转出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更为明显,旱地转出的效果次之。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从而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