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0)
- 2023(3286)
- 2022(2857)
- 2021(2572)
- 2020(2223)
- 2019(5179)
- 2018(5018)
- 2017(10150)
- 2016(5355)
- 2015(6090)
- 2014(6014)
- 2013(6154)
- 2012(5742)
- 2011(5235)
- 2010(5206)
- 2009(4885)
- 2008(4697)
- 2007(4042)
- 2006(3423)
- 2005(3120)
- 学科
- 济(26678)
- 经济(26647)
- 业(16170)
- 方法(15399)
- 管理(14502)
- 数学(13847)
- 数学方法(13771)
- 企(11801)
- 企业(11801)
- 财(10295)
- 收入(8060)
- 中国(6960)
- 贸(6418)
- 贸易(6418)
- 农(6389)
- 易(6258)
- 融(5854)
- 金融(5854)
- 农业(5059)
- 银(4673)
- 银行(4663)
- 国民(4545)
- 行(4483)
- 业经(4293)
- 制(4287)
- 国民收入(4239)
- 富(4080)
- 财富(4080)
- 学(3846)
- 务(3839)
- 机构
- 大学(81882)
- 学院(79030)
- 济(39597)
- 经济(39028)
- 管理(30256)
- 研究(27898)
- 理学(26605)
- 理学院(26304)
- 管理学(25848)
- 管理学院(25699)
- 中国(21288)
- 财(18331)
- 京(16636)
- 财经(14922)
- 科学(14603)
- 经济学(13949)
- 所(13942)
- 经(13827)
- 经济学院(12854)
- 研究所(12647)
- 中心(12206)
- 财经大学(11440)
- 农(11436)
- 北京(10584)
- 业大(10319)
- 江(10249)
- 院(9764)
- 范(9481)
- 师范(9405)
- 商学(9292)
- 基金
- 项目(53315)
- 科学(42807)
- 基金(41442)
- 研究(37737)
- 家(36184)
- 国家(35886)
- 科学基金(30939)
- 社会(26838)
- 社会科(25642)
- 社会科学(25638)
- 基金项目(21175)
- 自然(19280)
- 自然科(18948)
- 自然科学(18943)
- 自然科学基金(18629)
- 资助(18400)
- 省(18286)
- 教育(17605)
- 划(16015)
- 编号(13490)
- 部(13094)
- 国家社会(12087)
- 重点(11724)
- 教育部(11716)
- 成果(11237)
- 人文(11086)
- 创(10673)
- 发(10647)
- 大学(10506)
- 科研(10389)
共检索到116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蓝嘉俊 吴超林 余玲铮
收入不平等问题和人口生育率过低问题是当下中国面临的两大难题,但目前理论界关于人口因素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研究,很少从生育率视角来考察以及考虑代际收入流动在其中的作用。文章从理论与经验两个方面来考察生育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在关于代际收入流动的假设下,一个经济体中生育率的提高会使穷人比重提高,进而拉大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地,文章利用1970-2011年76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1)总和生育率的提高会拉大收入不平等,如果每个妇女平均多生育一个孩子,将会使基尼系数增加0.025;(2)以出生率作为总和生育率替代指标的实证结果与基准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不同生育率测算指标高度相关且可相互替代;(3)对于代际收入流动弹性越高、收入水平越低或生育率越高的国家(地区),其生育率提高对收入不平等的拉大作用越大。文章关于生育率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对于我国如何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寻求应对严峻的收入分配问题之策提供了国际经验和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蓝嘉俊 吴超林 余玲铮
收入不平等问题和人口生育率过低问题是当下中国面临的两大难题,但目前理论界关于人口因素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研究,很少从生育率视角来考察以及考虑代际收入流动在其中的作用。文章从理论与经验两个方面来考察生育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在关于代际收入流动的假设下,一个经济体中生育率的提高会使穷人比重提高,进而拉大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地,文章利用1970-2011年76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1)总和生育率的提高会拉大收入不平等,如果每个妇女平均多生育一个孩子,将会使基尼系数增加0.025;(2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石大千 张哲诚
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关键词:
教育机会不平等 教育努力不平等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在归纳统一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收入异质性的统一增长模型,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机制。当经济不平等随着发展而扩大时,可能会进入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中等收入陷阱。由于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作用和公共教育对私人教育的激励作用,公共政策可以改变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改善不平等,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用这一模型,本文讨论了我国发展不平等和经济增长问题。
关键词:
统一增长理论 不平等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机会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生产性行为带来的逆向激励,从而弱化了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孝新
文章将经济复杂度作为生产结构的替代变量,利用1990—2015年79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从产品层面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基尼系数与产品复杂度之间也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由简单产品向复杂产品的生产结构转型,在提高本国经济复杂度的同时,也有助于缩小一国国内收入不平等差距。
关键词:
经济复杂度 产品复杂度 产品基尼系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欣 程可 陈继勇
本文重新检验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分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和由努力差异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努力不平等)的差异,利用2003-2013年的CGSS微观数据测算了衡量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构建增长回归模型,检验两类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本文认为,努力不平等对经济主体的劳动和投资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三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库为基础,从收入分布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家庭;(2)尽管都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低收入家庭受流动性约束的概率远大于高收入家庭,并且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家庭储蓄率;(3)收入差距扩大和流动性约束增强时,家庭总储蓄率会随之升高;(4)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家庭。这些实证结果不仅与异质性家庭跨期储蓄模型的推论相一致,也为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缩少收入差距不仅是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可行政策,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策。
关键词:
家庭储蓄率 收入不平等 流动性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本文从不平等的两个方面即收入不平等和可行能力不平等,研究了农民工福利和不平等的关系。利用2009年上海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在福利分类模型的框架下对农民工福利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对农民工福利水平存在负向影响,但针对不同农民工群体,其影响效果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可行能力不平等对高收入群体的福利存在显著影响,对于第Ⅰ类农民工群体,可行能力不平等对其福利存在正向影响,而对第Ⅳ类群体的福利则存在负向影响;且可行能力不平等对第Ⅰ类和第Ⅲ类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和福利关系存在显著的负调节作用;(3)收入不平等严重损害低收入低可行能力农民工群体的福利,而对高收入高可行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鸽
本文利用微观数据考察了计划生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以此作为理解收入不平等现状的一个代际视角。文章从家庭规模与代际收入流动的关系入手,利用社区层面的政策规定生育数量作为家庭规模的工具变量,并利用分位数回归考察不同收入水平上家庭规模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政策通过缩小家庭规模增加了社会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生育政策的差异化安排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代际收入流动差异。本文同时还发现,计划生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依家庭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计生政策确实有助于低收入家庭跳出"低收入代际流动陷阱",但也加剧了"富二代"现象的发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亚东 张应良 侍述强
基于CFPS 2014—2018年数据,从收入不平等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农户消费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基尼系数每下降0.1,农户消费水平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31%;基尼系数下降至0.350,则会增加32.155%的农户消费。第二,借钱被拒绝过的农户家庭面临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其消费水平小于借钱没有被拒绝过的农户家庭。第三,收入不平等会强化流动性约束的挤出效应,间接降低农户家庭人均消费。以上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但是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第四,收入不平等会显著抑制农户的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福利型消费、房贷型消费和其他类消费,而流动性约束只对前三者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间接效应只在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中显著。
关键词:
农户消费 流动性约束 收入不平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景睿
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收入不平等不利于各省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而信贷供给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促进了各省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对东、中、西部各省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存在不同影响,降低基尼系数对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边际效应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边际效应最小;减少流动性约束对中部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边际效应更加显著,对东部地区的边际效应最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志花 王必锋
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成为宏观经济发展长期关注焦点。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验证了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为了检验两者间的稳健关系,逐步引入金融业增加值、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率、教育经费支出比重等控制变量,从而得到各变量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纯磊 赵锦春
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研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及生育率的影响,同时使用28个OECD国家196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低收入者的单位人力资本投入,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会放大这一效应;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会提高技能劳动者的再生产数量,同样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强制性生育政策会扭曲收入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平等 生育率 劳动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懿德 陈雨轩
采用对60后、70后和80后三个不同群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按照Roemer(1998)的机会不平等分解法,实证检验了导致机会不平等的各客观环境因素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样本来看,性别、出生地、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对收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父亲的收入、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代际转移中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从分样本来看,在对60后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的性别、户籍和父亲工作性质等因素中,性别与户籍对70后、80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基于父亲收入和工作性质的不平等现象却愈加彰显,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亦在不断强化。
关键词:
机会不平等 收入不平等 不同时代群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