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8)
2023(13741)
2022(12057)
2021(11290)
2020(9456)
2019(21756)
2018(21732)
2017(41954)
2016(23118)
2015(25705)
2014(25821)
2013(25428)
2012(23345)
2011(21121)
2010(21111)
2009(19458)
2008(19234)
2007(16850)
2006(14755)
2005(13199)
作者
(67362)
(56160)
(55681)
(53135)
(35911)
(26948)
(25227)
(21789)
(21332)
(20230)
(19217)
(19144)
(17998)
(17717)
(17576)
(17217)
(16800)
(16555)
(16047)
(16033)
(13938)
(13905)
(13511)
(12891)
(12630)
(12483)
(12428)
(12396)
(11340)
(11119)
学科
(87060)
经济(86924)
管理(69921)
(64856)
(55203)
企业(55203)
方法(40264)
数学(34388)
数学方法(33943)
(25651)
(23127)
中国(22562)
(21541)
(20954)
业经(20249)
(16350)
地方(16293)
财务(16280)
财务管理(16246)
理论(15702)
企业财务(15481)
农业(15250)
(14953)
贸易(14947)
(14850)
银行(14800)
(14536)
(14506)
(14484)
技术(14415)
机构
大学(333250)
学院(328706)
管理(129028)
(127064)
经济(124193)
理学(112080)
研究(111517)
理学院(110741)
管理学(108765)
管理学院(108152)
中国(81047)
(71041)
科学(70465)
(61809)
(56700)
(54261)
研究所(51850)
业大(50213)
中心(49378)
财经(49320)
(47966)
(44789)
北京(44587)
(44106)
师范(43663)
农业(42690)
(40419)
(38626)
经济学(38413)
财经大学(36860)
基金
项目(227843)
科学(179271)
基金(166332)
研究(165147)
(145756)
国家(144581)
科学基金(123596)
社会(103454)
社会科(97943)
社会科学(97917)
基金项目(88596)
(88058)
自然(81477)
自然科(79564)
自然科学(79541)
自然科学基金(78112)
教育(75828)
(75047)
资助(68232)
编号(66470)
成果(55298)
重点(51101)
(50702)
(47355)
(47347)
课题(46046)
创新(44235)
科研(43713)
(43677)
教育部(43355)
期刊
(138349)
经济(138349)
研究(97387)
中国(61515)
学报(55896)
科学(50753)
(49410)
(47525)
管理(47110)
大学(42020)
学学(39559)
教育(36921)
农业(33967)
(27958)
金融(27958)
技术(26558)
财经(24322)
业经(21712)
经济研究(21386)
(20626)
问题(18024)
(16841)
图书(16731)
(16437)
理论(16336)
科技(16249)
实践(14959)
(14959)
技术经济(14890)
现代(14648)
共检索到47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雪征  
社会流动性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要素,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流动性不足与贫富分化加剧成为我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问题。代际流动性是社会流动性的主要构成部分,本文对国外关于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的既有研究进行了集中评述。我们首先梳理了各国对代际收入传递弹性的估计结果及其在方法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接着总结了学术界对于代际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重点阐述了"先天一后天"之争的内涵,最后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人力资本在代际之间的积累和转移是代际收入流动的重要途径,而包括健康和环境在内的一系列先天及后天因素对收入和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也有着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廷求  刘海明  
发声—退出机制主要研究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如何影响大股东的发声或者退出行为。作为资本市场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交叉领域,发声—退出机制顺应资本市场改革以及股东积极主义浪潮而产生,并且率先构建了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相互关联的微观基础。传统发声机制认为,股票流动性不利于股东发声,而新的发声理论认为股票流动性有利于股东发声。作为发声—退出机制的最新进展,退出机制强调股东的策略性退出对公司治理的正面影响,并且认为股票流动性有利于股东退出。在实证研究中,三种机制均有可取之处,而退出机制能够更好地解释美国资本市场的实践情况。本文从发声—退出机制的角度系统剖析了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与公司治理关系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炜  杨沫  王岩  
基于代际流动性的测度、比较、影响机制分析的逻辑链条,本文对有关代际流动性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首先,本文将代际收入流动性和代际职业流动性作为衡量代际流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梳理了有关这两个指标的估计方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在这两个指标体系下集中评述了相关文献对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一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代际流动性的比较研究成果;最后,从个体微观层面和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探讨了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一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代际流动性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人力资本、先天禀赋和后天成长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别是造成代际流动性差异的主要根源之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沫  王岩  
基于1989~2015年共计10轮CHNS数据,本文采用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秩关联系数双重测度指标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发现代际收入流动性在1991~2004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以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基于收入分组视角的研究发现,各收入组2004年以后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程度均有所降低,但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固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各组,中等收入群体是目前我国保持较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主要动力来源。从城乡差异视角看,受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影响,2000年后农村家庭的代际流动性显著提升,且持续高于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基于人力资本分析框架对我国代际收入传递机制进行了探究,发现父亲的非教育因素在代际收入传递中起到主导作用。受整体社会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的积极影响,2004年以后非教育传递机制不断减弱,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升起到较大助推作用;而受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影响,教育因素在2004年左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平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效应。五种传导机制使单个流动性冲击演变为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并相互强化形成了流动性的循环。为了防止或减少流动性危机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要提高单个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也要改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必要时中央银行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沁  余珊萍  
全球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经济学热点话题但缺乏学术性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更是少有涉及。本文选取全球6大经济体的经济变量实际产出、价格、名义利率、实际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全球流动性,采用截面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不同经济体的广义货币供应在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过程中存在着个体特征和时期特征,货币因素仍然是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昶学  
次贷危机爆发后,关于美国流动性对全球流动性,尤其是新兴国家流动性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焦点,而对中美两国流动性传导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构造超额货币比率来反映中美两国流动性状况,并采用VAR模型对中美两国流动性传导机制研究。研究显示,总体而言,美国流动性是中国流动性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是在次贷危机期间,中美两国流动性却具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也表明流动性的偶发性传导机制与非偶发性传导机制同时存在于中美两国之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立元  龚六堂  
近年来,收入不平等与资产组合多样化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个体的异质性对于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也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从而使得传统的代表性个体模型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收入、财富、消费等的异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收入、财富、消费分布的影响,显然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虽然近年来对于异质性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系统的梳理非常缺乏。本文梳理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并详细阐述了异质性条件下货币政策四个新的传导机制:实际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机制、再分配机制、谨慎性储蓄机制与流动性保险机制。本文在详细分析这些新机制产生的理论原因的同时,还讨论了前瞻性指引、"直升机撒钱"、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和不平等、最优通货膨胀率等政策问题,并尝试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琳  袁志刚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88~2005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趋势和内在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从大幅下降到逐步稳定的基本特征,且前期的大幅改善主要来源于低收入子代相对收入的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财富资本对中国代际收入传递的解释力达到60%以上,其中以财富资本为主。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分布,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娟  何婷婷  
以往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文章,多采用相关性分析或简单的OLS回归,但由于个体能力的不可观测性,OLS估计值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本文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2002)为基础,将外生事件"文化大革命"(CR)作为工具,研究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教育受到"文革"影响的父亲(实验组)比没有受到"文革"影响的父亲(对照组)的受教育年限低2.485年,并且"文革"对于子辈的受教育年限没有影响。以"文革"作为工具变量可以克服估计中的内生性问题,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值。PRObIt回归结果表明,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上大学的可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闵晓平  严武  桂荷发  王磊  
从流动性溢价角度解释"信用价差之谜"已成为信用风险和公司债券研究的一个最新内容。目前有关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流动性水平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效应两个角度展开。基于动态期限结构模型的发展,在信用风险模型中综合考虑流动性水平和风险效应,以及考虑各种市场摩擦因素是未来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云辉  
流动性溢价理论是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继Sharpe (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推导出CAPM模型,Black(1972)又相继提出了零β的CAPM模型。尽管早期的一些实证研究支持了CAPM,但近年来已有许多实证研究对CAPM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行鹏  朱春花  
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外生流动性与物价水平间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就二者的传导而言,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经济产生大量的外生流动性,流动性的投放必然会增加基础货币存量,其对价格水平也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外生流动性和物价水平的内在传导机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光灿  
对我国1998年1季度到2009年1季度的资产价格与消费价格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首先带来房地产价格上升,约两年后,消费价格指数开始上升,说明货币供应通过资产价格再传导到消费价格。在当前流动性再次增加的情况下,要考虑其对资产价格及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并可实行分类增加信贷的政策,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