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4)
- 2023(13180)
- 2022(11286)
- 2021(10129)
- 2020(8905)
- 2019(20544)
- 2018(19849)
- 2017(38189)
- 2016(21218)
- 2015(23241)
- 2014(23355)
- 2013(23330)
- 2012(21900)
- 2011(19919)
- 2010(20130)
- 2009(18553)
- 2008(18829)
- 2007(16985)
- 2006(14701)
- 2005(13295)
- 学科
- 济(87669)
- 经济(87565)
- 管理(56961)
- 业(56798)
- 企(45238)
- 企业(45238)
- 方法(41822)
- 数学(36555)
- 数学方法(36109)
- 财(25152)
- 农(23891)
- 中国(22491)
- 学(22466)
- 业经(17936)
- 贸(17011)
- 贸易(17007)
- 易(16501)
- 农业(16274)
- 制(15964)
- 地方(15575)
- 务(14401)
- 财务(14361)
- 财务管理(14328)
- 理论(13986)
- 银(13825)
- 融(13784)
- 金融(13781)
- 银行(13749)
- 企业财务(13655)
- 行(13056)
- 机构
- 大学(317395)
- 学院(311112)
- 济(126129)
- 经济(123610)
- 管理(114363)
- 研究(112119)
- 理学(99694)
- 理学院(98411)
- 管理学(96379)
- 管理学院(95797)
- 中国(81315)
- 科学(73328)
- 京(67413)
- 农(66146)
- 所(60109)
- 财(58024)
- 研究所(55312)
- 业大(53877)
- 农业(52811)
- 中心(49801)
- 江(46879)
- 财经(46652)
- 经(42524)
- 北京(41960)
- 范(41689)
- 师范(41100)
- 经济学(39682)
- 院(39387)
- 州(36467)
- 经济学院(36140)
- 基金
- 项目(212934)
- 科学(165830)
- 基金(156119)
- 研究(144678)
- 家(141030)
- 国家(139896)
- 科学基金(116794)
- 社会(92319)
- 社会科(87519)
- 社会科学(87486)
- 基金项目(82877)
- 省(82027)
- 自然(78749)
- 自然科(77018)
- 自然科学(76984)
- 自然科学基金(75660)
- 划(71086)
- 教育(67210)
- 资助(63972)
- 编号(55602)
- 重点(49259)
- 部(47310)
- 成果(45741)
- 发(44908)
- 创(43885)
- 科研(42264)
- 计划(42182)
- 创新(41157)
- 教育部(39607)
- 大学(39059)
- 期刊
- 济(132534)
- 经济(132534)
- 研究(87611)
- 学报(63307)
- 中国(59146)
- 农(58427)
- 科学(53863)
- 大学(45910)
- 财(45082)
- 学学(43456)
- 管理(39725)
- 农业(38977)
- 教育(31056)
- 融(25788)
- 金融(25788)
- 技术(24039)
- 财经(23171)
- 经济研究(22364)
- 业(21494)
- 业经(20221)
- 经(19907)
- 版(18108)
- 问题(17816)
- 业大(16844)
- 技术经济(15404)
- 贸(15225)
- 统计(15066)
- 科技(14832)
- 图书(14342)
- 农业大学(14277)
共检索到452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代际收入流动性强意味着子代相对于父代更具有独立性。促进代际流动有助于实现机会和收入的平等并提高社会效率。在流动性的度量中,主要使用回归系数法和转换矩阵法。代际收入流动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关系网络、选型婚配、生理遗传等。西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考察往往忽略了这些因素背后的制度因素。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平等 流动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斌剑 王琪瑶
文章基于1988~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项目的四次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拓展的对数收入模型,研究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倒"U"形变化,近年来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大影响;父代从事第二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父代从事第三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中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教育不公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教育的代际流动性下降,父代的学历、职业、子代的户籍、居住区域、年龄、家庭中的排行等因素都影响到子代的受教育程度。公共教育支出如果不能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也无法促进代际教育流动性的提高。为了促进教育的代际流动,需要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给中下阶层群众提供更多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 公平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艾小青
本文提出从收入比重变化的视角度量收入流动性的新方法,构建了基于比重绝对差和基尼系数的两种新指数,还提出了收入流动性洛伦茨曲线的概念、意义和绘制方法,以及指数的分解方法和加权调整方法。应用各指数对我国2007—2013年间区域层面的收入均值和收入总额的流动性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用各种方法度量的流动性都很低,各省间的收入格局已相对固化,流动性和地区贡献有波动但都没有明显的趋势。结果也验证了新指数的适用性和优良性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钟楚楚
构建了财政教育支出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看,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且该作用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影响程度不同,对于较低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对于最低收入家庭,财政教育支出难以起到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2)随着子代教育阶段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呈递减趋势,即高中阶段从财政教育支出中的获益小于义务教育阶段,细分较低收入家庭也呈现同样趋势;(3)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对沿海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较内陆地区更强,同时,高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相对低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结论,应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社会系统性政策的配合;疫情之下,更应重视保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提升其使用效率;合理划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等,有助于发挥财政教育支出缓解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的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诗娥 唐瑾
本文基于CHIP2013年的城镇住户数据,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子代(所有子女、同住子女、不同住子女)收入对父代收入的弹性。基本回归分析表明:(1)所有子女样本的弹性系数值约为0.34,我国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不强,存在一定的阶层固化现象;(2)异质性分析表明,父代收入对不同住子女收入的影响不大,相应的弹性值约为0.21;父代收入对同住子女收入的影响很大,相应的弹性值约为0.40。因此,如果仅仅使用同住子女数据样本来估计收入弹性,会低估代际收入流动程度。此外,代际收入转换矩阵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阶层流动性较低,并且同住子女的代际收入阶层流动性显著弱于不同住子女。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代际收入流动 弹性 同住偏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雅坤 张皓辰 杨汝岱 易君健
经济机会的平等和代际流动性的提高是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近十年来,关于代际流动性的研究迅速发展,这与行政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有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代际流动性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对代际流动研究中的数据来源、度量指标、常见偏误进行总结,对前沿文献的结果进行梳理,并对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代际流动性实证分析的最新进展,未来研究趋势以及政策含义。
关键词:
机会平等 代际流动性 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守哲 杨春山
过去的3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成为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那么,关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分配结果问题,传统研究方法的结论是贫穷现象急剧减少,但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收入分配研究的新方法是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收入流动性。与静态的研究方法相比,收入流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目前研究国内收入的文献进行综述,内容涵盖收入流动性的概念、测算方法、数据来源和实证研究国内情况的进展,最后对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转换矩阵 流动性指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妍婕 罗钢青
流动性及其相关领域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对于流动性的定义、分类、衡量方式、及其与资产价格关系等角度的讨论从未停止。本文将学术界在流动性范畴所进行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做了系统性梳理,全面回顾了流动性细分领域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流动性溢价与资产定价、流动性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等方向的学术探讨,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焦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林 黄浩
收入流动将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收入流动性结构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优化收入格局。基于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在2010—2012年、2012—2014年和2014—2016年三个时间段,整体样本、农村样本和城市样本家庭收入流动的向上/向下比率均大于1,表明当前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结构合理,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虽然低收入层级向上流动的几率较大,但高收入层级(尤其是城市地区)固化的现象也较为显著;长期来看,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幸福感的提高有助于防范家庭收入层级向下流动。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俊武 张月
该文基于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7年城镇数据,在控制子代受教育程度变量后,分析了代际收入弹性的变化方向和幅度。文章采用Solon(2004)基本线性模型,运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分解法、中介变量法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代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在引入子代受教育年限变量后,发现:(1)代际收入弹性在2007年城镇样本中总体下降了18%;(2)初中、高中和大学组各组的代际收入弹性也分别有所下降;(3)高中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小,大学组代际收入流动性受子代受教育年限影响最大。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受教育程度 收入公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丰羽 韩少秀
中国居民教育获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围绕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多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1)从教育体制出发考察个人教育获得的作用机制;(2)分析个人教育获得过程中的宏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趋势;(3)论证当前教育获得差异与教育不平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文章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将现有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并指出未来该研究领域可能需要关注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教育获得 教育不平等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士军 杨晶 吴海涛
文章利用江西九江和湖北襄阳两地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征地前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被征收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呈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低收入组农户收入呈现向上流动的趋势,而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收入向下流动趋势明显。外出务工的增加和非农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受教育水平提高促进了高收入组农户收入的向上流动,而财产性收入比重下降对高收入组农户的收入流动有负向影响;农户面临的经济风险和医疗风险会导致所有组别农户收入向下流动;九江和襄阳两地农户收入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文章建议,在征地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为失地农户提供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失地农户的人力资本,设计防范和分散农户经济和健康风险的政策,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分类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征地 家庭禀赋 收入流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衡郁
本文归纳了流动性刻画维度和度量指标,选取不同规模和价位股票的高频数据作样本,吸收Amivest流动性比率计算原理,设定价格对交易量变动的敏感性为流动性度量指标,分析股票日内交易特征和流动性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日内模式价格变动呈仰卧"F"形,交易量呈仰卧"E"形,而非传统的"L"或"U"型;日内交易模式、股票规模和股票价位均影响着股票流动性;日内模式异动时间内,股票流动性差;大规模股票流动性强;高价股流动性差。
关键词:
流动性 高频数据 日内交易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皎皎
本文基于CHARLS 2011数据,运用双对数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测算了我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农村。其中教育和社会关系是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途径,教育和社会关系是影响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因素。文章指出,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机会的均等,政府在教育支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方面应加大政策力度,均衡城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