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0)
- 2023(13703)
- 2022(12000)
- 2021(11417)
- 2020(9471)
- 2019(21465)
- 2018(21529)
- 2017(42072)
- 2016(22597)
- 2015(25339)
- 2014(24852)
- 2013(24530)
- 2012(22171)
- 2011(19983)
- 2010(19788)
- 2009(18384)
- 2008(17391)
- 2007(15169)
- 2006(13252)
- 2005(11176)
- 学科
- 济(90057)
- 经济(89955)
- 业(67929)
- 管理(61373)
- 农(48267)
- 企(46838)
- 企业(46838)
- 方法(38289)
- 数学(33124)
- 数学方法(32775)
- 农业(32105)
- 业经(23892)
- 中国(22377)
- 财(21078)
- 学(19607)
- 地方(18267)
- 制(16789)
- 贸(15591)
- 贸易(15583)
- 易(15171)
- 技术(14035)
- 理论(14018)
- 环境(13544)
- 发(13201)
- 和(12998)
- 务(12851)
- 策(12818)
- 财务(12786)
- 财务管理(12760)
- 银(12487)
- 机构
- 学院(313752)
- 大学(310002)
- 管理(128604)
- 济(123668)
- 经济(121052)
- 理学(112800)
- 理学院(111640)
- 管理学(109772)
- 管理学院(109235)
- 研究(100385)
- 中国(75565)
- 农(67094)
- 京(64711)
- 科学(63487)
- 业大(53381)
- 财(52986)
- 农业(51590)
- 所(49407)
- 中心(47345)
- 研究所(45196)
- 江(44925)
- 财经(43311)
- 范(41493)
- 师范(41173)
- 北京(39728)
- 经(39618)
- 州(36307)
- 院(35914)
- 经济学(35298)
- 经济管理(35260)
- 基金
- 项目(221298)
- 科学(174622)
- 研究(164792)
- 基金(160564)
- 家(138952)
- 国家(137696)
- 科学基金(119066)
- 社会(103752)
- 社会科(97811)
- 社会科学(97787)
- 省(87348)
- 基金项目(86496)
- 自然(77123)
- 自然科(75293)
- 自然科学(75278)
- 教育(74607)
- 自然科学基金(73900)
- 划(72301)
- 编号(69817)
- 资助(64353)
- 成果(54863)
- 部(48977)
- 重点(48669)
- 发(47520)
- 创(46179)
- 课题(45935)
- 创新(42897)
- 科研(42085)
- 国家社会(41967)
- 教育部(41763)
- 期刊
- 济(136989)
- 经济(136989)
- 研究(86769)
- 农(68203)
- 中国(59074)
- 学报(48988)
- 科学(46688)
- 农业(46494)
- 管理(41606)
- 财(37785)
- 大学(37721)
- 学学(35816)
- 教育(33420)
- 业经(29102)
- 融(26278)
- 金融(26278)
- 技术(25561)
- 业(21550)
- 财经(19672)
- 经济研究(19495)
- 问题(19005)
- 经(16705)
- 版(16311)
- 科技(15597)
- 图书(15529)
- 理论(14915)
- 资源(14715)
- 农业经济(14631)
- 技术经济(14609)
- 现代(14471)
共检索到443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军 李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是我国土地流转规模远远滞后于农村劳动力非农流转规模,具体表现就是农民工即在城市中工作,又在农忙时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偏好与消费地点的关系来探讨农民工转移土地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一代农民工与二代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是否转移土地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人力资本越高的农民工,更具有转移土地的倾向;二代农民工其留有土地的概率要低于一代农民工,并且随着收入提高,更具有转移土地的倾向;此外,进城务工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农民工土地流转倾向。
关键词:
代际差异 消费偏好 土地流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吴冠岑 金晶
基于2011年在津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第一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农户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家庭劳力结构、农地流转的稳定性、流转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稳定性、单位性质及外出务工所利用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农户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家庭劳力结构、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性质及外出务工所利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小君 孟娜
中国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利用对大连市1 011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比较了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整体偏低,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呈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第一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以经济融入为重点,而由于自身定位问题,经济融入未必能带动其他层面的融入;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融入程度要好于第一代农民工,然而相当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身份认同模糊、未来发展不明的边缘化倾向。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向上流动的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融入 代际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惠英 钟秋波
本文通过对在北京市打工的农民工的消费问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消费方面仍以满足基本生活为主,他们对食品和居住的消费居于各项消费品之首,由于代际差异,两代农民工对8大类消费品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第一代农民工 消费结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宏
近年来,农民工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该群体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此类事件的死者多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么,是否可以判断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更差,或者,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模式。文章利用2010年"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来工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且,比较了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影响模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年龄效应,而是具有明显的世代效应,即通过工厂内、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来影响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同时,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也存在很多不同。研究建议,要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从世代效应出发去看待他们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关键词:
精神健康 代际差异 龄效应 世代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慧劼 风笑天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农民工样本的数据分析,本文探讨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强度、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工作价值感、工作压力等就业质量变量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就业质量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就业质量、构建社会资本是提升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质量 精神健康 代际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丽 杨晓凤 梁丹妮
为探究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交叉表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两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较高,且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于老一代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两代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就业经济因素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华 杨锦程
本文在分析研究返乡农民工对于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选择的基础上,给出相应合理的建议,希望能让农村社会土地流转变得更加有序合理,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土地流转意愿 行为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卢文秀 李丹
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行为出现诸多非理性现象。将兼业农户分为以务农为主的兼业农户Ⅰ和以务农为辅的兼业农户Ⅱ两类,从前景理论的视角对兼业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兼业农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并依据风险偏好做出农地流转决策;两类兼业农户都不倾向于转出农地,兼业农户I不转出农地的主要原因是追求土地收益的确定性,兼业农户II不转出农地的主要原因是不在乎农地转出的租金收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立涛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产业改革和升级的一个步骤,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土地集中高效利用有着更好的帮助。而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对过于小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独立的改善并非容易。因而必然需要进行更加集中的处理方式,从而通过流转的方法来完善土地的使用。现阶段的土地流转行为还有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和需要加强的领域。因而需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进行改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鹏 凌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群体逐渐形成了禀赋代际差异的两代农民工,代际禀赋差异导致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代际变化,使两代农民工产生了不同的身份认同:大部分老一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属于农村传统温饱型消费方式,其在身份认同上仍把自己当作农民,其最终归宿是"返乡";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则有着向现代城市消费方式转变的特征,其最终愿景是通过"留城"实现市民化。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代际禀赋 农民工 消费行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东,秦伟
利用实际调查数据 ,对农民工群体中的代际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流动动机和目的、收入、消费、对城市的适应性、对家乡的回归性等几个方面存在着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 ,在农民工群体中确已发生了代际的分化。代际分化的主要特征在于 :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农民工 代际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晓兰 李江涛 冯艳芬 李景刚 刘吼海
以广东省为例,基于446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生活感知、农村社会保障认知、农地政策制度认知、农户金融服务认知6个方面探寻农地流转意愿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农地流转行为特征与原因,并剖析了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的农村社会保障认知显著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且和完善农村社保制度相比,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更能提高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土地调整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并不能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而土地抛荒现象受惩罚可能性越大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越大;在当前农村信贷金融市场不健全的背景下,农户金融服务认知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②家庭耕地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