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6)
2023(9166)
2022(7508)
2021(6931)
2020(5498)
2019(11809)
2018(11524)
2017(21889)
2016(11845)
2015(12789)
2014(12066)
2013(11642)
2012(10196)
2011(9158)
2010(9239)
2009(8663)
2008(7977)
2007(7184)
2006(6267)
2005(5340)
作者
(29840)
(25362)
(25044)
(23786)
(15459)
(12243)
(11137)
(9774)
(9484)
(8720)
(8686)
(8387)
(7694)
(7603)
(7519)
(7468)
(7463)
(7215)
(7175)
(7166)
(6279)
(6089)
(6028)
(5978)
(5804)
(5743)
(5663)
(5397)
(5102)
(5033)
学科
(44907)
(44731)
经济(44684)
(40239)
农业(30000)
管理(27880)
(19577)
企业(19577)
业经(15951)
中国(14852)
方法(14141)
数学(12322)
数学方法(12215)
(10990)
(10334)
农业经济(10176)
地方(10115)
(9208)
(8944)
农村(8937)
(8744)
贸易(8734)
(8567)
(7871)
发展(7783)
(7774)
(7764)
(7495)
劳动(7493)
收入(7388)
机构
学院(157658)
大学(148578)
(67279)
经济(66051)
管理(61199)
理学(53879)
理学院(53384)
管理学(52521)
管理学院(52257)
研究(49545)
(45679)
中国(39202)
农业(34628)
业大(29251)
(29029)
科学(29017)
(28229)
中心(25054)
(23763)
(23601)
财经(22507)
农业大学(21377)
研究所(21228)
(20694)
(20615)
师范(20551)
经济管理(19989)
经济学(19682)
(18601)
经济学院(17950)
基金
项目(109047)
科学(87251)
研究(85937)
基金(78540)
(67184)
国家(66435)
科学基金(58023)
社会(56540)
社会科(53144)
社会科学(53135)
(45138)
基金项目(41770)
教育(38748)
编号(37715)
(35660)
自然(34511)
自然科(33712)
自然科学(33705)
自然科学基金(33073)
资助(29747)
成果(28886)
(28184)
(25474)
课题(24521)
(24443)
重点(24238)
国家社会(23496)
(23414)
(22946)
(22295)
期刊
(79413)
经济(79413)
(51690)
研究(42443)
农业(35100)
中国(34610)
学报(21932)
科学(21345)
业经(21248)
(20136)
教育(18803)
大学(18051)
管理(17458)
学学(17341)
(16148)
(16049)
金融(16049)
农业经济(13524)
农村(13211)
(13211)
技术(12790)
问题(11463)
经济研究(10570)
财经(9978)
(9511)
世界(9399)
经济问题(8882)
农村经济(8842)
(8701)
社会(7749)
共检索到22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慧劼  风笑天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农民工样本的数据分析,本文探讨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强度、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工作价值感、工作压力等就业质量变量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就业质量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就业质量、构建社会资本是提升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可能路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宏  
近年来,农民工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该群体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此类事件的死者多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么,是否可以判断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更差,或者,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是否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模式。文章利用2010年"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外来工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且,比较了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影响模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代际差异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年龄效应,而是具有明显的世代效应,即通过工厂内、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来影响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同时,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也存在很多不同。研究建议,要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从世代效应出发去看待他们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睿  冉光和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构建了三方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估计了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尽管健康自评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其可能会通过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资本而间接影响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健康自评和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因劳动力市场的低、高端分割和行业分割而呈现出一定的异质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樱  侯斌  李霜双  
目前,对于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研究局限于分别探索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各自的影响。在生态压力过程模型的理论思路下,将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二者结合起来,把生活压力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置于居住环境场域之下进行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会显著调节生活压力对其精神健康的影响,即住房质量的下降显著强化生活压力对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或者说住房质量的提高能缓解生活压力的心理影响。据此认为,需要从政策上重视和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增加住房便利设施,并从理论上更加关注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多层面、多维度生活场域的作用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樱  侯斌  李霜双  
目前,对于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研究局限于分别探索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各自的影响。在生态压力过程模型的理论思路下,将生活压力和居住条件二者结合起来,把生活压力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置于居住环境场域之下进行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住房质量会显著调节生活压力对其精神健康的影响,即住房质量的下降显著强化生活压力对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或者说住房质量的提高能缓解生活压力的心理影响。据此认为,需要从政策上重视和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增加住房便利设施,并从理论上更加关注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多层面、多维度生活场域的作用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洵  陈宁  石人炳  
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并不强烈,只有42%的第一代农民工和48%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落户城市;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提升作用,但对第一代农民工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参与培训、职业地位等对其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超时劳动、签订合同等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社会保障的影响程度存在代际差异,拥有养老、医疗保险的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更大,拥有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风笑天  
现有文献分析表明,对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精神健康的关系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的经验研究。本研究利用珠三角308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并以客观指标为代表系统地考察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欠佳;经济融入维度的劳动力市场融入、劳动权益保护融入、住房融入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融入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具有调节作用。流动的劳动体制致使农民工难以全面融入城市,损害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全面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惠英  钟秋波  
本文通过对在北京市打工的农民工的消费问卷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消费方面仍以满足基本生活为主,他们对食品和居住的消费居于各项消费品之首,由于代际差异,两代农民工对8大类消费品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军  李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是我国土地流转规模远远滞后于农村劳动力非农流转规模,具体表现就是农民工即在城市中工作,又在农忙时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偏好与消费地点的关系来探讨农民工转移土地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一代农民工与二代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是否转移土地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人力资本越高的农民工,更具有转移土地的倾向;二代农民工其留有土地的概率要低于一代农民工,并且随着收入提高,更具有转移土地的倾向;此外,进城务工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农民工土地流转倾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莹  林功成  陈霓  
基于186份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问卷数据和公众情境理论视角,实证检验心理因素对农民工性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性病防治问题的涉入度认识以及采取性病防治行动的障碍感是影响农民工进行信息寻求的主要因素。依据感知涉入度和障碍认识水平,将农民工分为性健康信息搜寻的主动人群、普通人群和被动人群,分别占样本人数的29.9%、40.1%、29.9%。三类人群通过各类媒体渠道接触性健康信息的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主动群体通过各类渠道接触性病预防相关信息的频率最高;普通群体接触互联网信息和大众媒体信息的频率显著低于主动群体,但在其他渠道的信息接触方面与主动群体没有差别;被动群体在各个渠道的信息接触频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长流  
现行城乡差别、政府观念以及体制等方面因素使就业需求有失公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进入使得农民工以其健康负投资行为作为一种“必要”的择业“筹码”低价挤入城市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其健康负担面临多重束缚与压力。因此必须提升农民工健康负担能力,主要应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累积过程入手,以制度和培训为突破口去构建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长流  
农民工就业身份的锁定使其在社会交往、角色转换、心理调适等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面临健康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农民工较弱健康风险意识,低价挤入城市就业市场,以及医疗、保障、信息等方面的弱势因素的冲击。严重的健康风险冲击会损害农民工健康负担能力,因此,有必要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累积过程入手,以制度和培训为突破口有效降低农民工的健康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胡世文  谢若扬  
非正规就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是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可纳入体面劳动的视野进行考察。实证研究表明,当前非正规就业农民工体面劳动水平整体偏低,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急需加强,体面劳动对其职业安全与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作权利、社会保护、平等就业和社会对话。构建协同治理机制、保障工作中的基本权利,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劳动社会保护支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资双方对话实效等是促进非正规就业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可行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晓芸  朱红根  
本文基于江西省数据分析了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其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无配偶、户籍人口数越少、户籍19岁及以下人数越多、住房间数越多的老生代农民工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男性、年龄越大、无配偶者、文化程度越低选择省外就业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敏杰  
采用2008—2009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选取自我肯定指标、忧虑抑郁指标、幸福感和生活态度等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通过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流动决策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城镇本地居民相比,农民工遇到困难和问题更容易逃避,自信心较弱,而且精神压力更大,有更高的抑郁倾向,幸福感与生活热情相对较低。这表明流动状态会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