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57)
- 2023(21915)
- 2022(18878)
- 2021(17419)
- 2020(14668)
- 2019(33492)
- 2018(33154)
- 2017(63048)
- 2016(34659)
- 2015(38947)
- 2014(38653)
- 2013(38108)
- 2012(34854)
- 2011(31572)
- 2010(31595)
- 2009(29615)
- 2008(29011)
- 2007(26031)
- 2006(22760)
- 2005(19789)
- 学科
- 济(139393)
- 经济(139237)
- 业(97177)
- 管理(95705)
- 企(75211)
- 企业(75211)
- 方法(64117)
- 数学(55701)
- 数学方法(54986)
- 农(53339)
- 财(36865)
- 中国(35566)
- 农业(35294)
- 业经(33942)
- 学(31873)
- 贸(28419)
- 贸易(28411)
- 易(27643)
- 地方(27574)
- 制(25718)
- 理论(23115)
- 务(22443)
- 财务(22355)
- 财务管理(22302)
- 技术(21079)
- 企业财务(21055)
- 环境(20573)
- 银(20483)
- 和(20466)
- 银行(20387)
- 机构
- 学院(498254)
- 大学(496842)
- 济(195242)
- 经济(191036)
- 管理(190105)
- 研究(165910)
- 理学(165637)
- 理学院(163740)
- 管理学(160515)
- 管理学院(159634)
- 中国(123089)
- 科学(107806)
- 京(104339)
- 农(102558)
- 财(88281)
- 所(85346)
- 业大(83505)
- 农业(80198)
- 研究所(78171)
- 中心(76541)
- 江(73588)
- 财经(71268)
- 范(65268)
- 经(64977)
- 北京(64613)
- 师范(64497)
- 经济学(59258)
- 院(59223)
- 州(58944)
- 经济学院(53719)
- 基金
- 项目(343662)
- 科学(267590)
- 基金(247820)
- 研究(243819)
- 家(219108)
- 国家(217261)
- 科学基金(184584)
- 社会(152728)
- 社会科(144378)
- 社会科学(144338)
- 省(136009)
- 基金项目(131026)
- 自然(122368)
- 自然科(119517)
- 自然科学(119479)
- 自然科学基金(117342)
- 划(114296)
- 教育(112685)
- 资助(102276)
- 编号(99182)
- 成果(79857)
- 重点(77692)
- 部(74792)
- 发(73345)
- 创(70735)
- 课题(68546)
- 科研(66627)
- 创新(66111)
- 计划(64218)
- 大学(63289)
- 期刊
- 济(211307)
- 经济(211307)
- 研究(137525)
- 农(98433)
- 中国(91422)
- 学报(89987)
- 科学(78130)
- 财(67668)
- 大学(67081)
- 农业(66531)
- 管理(64528)
- 学学(63774)
- 教育(51752)
- 融(41943)
- 金融(41943)
- 技术(41553)
- 业经(39096)
- 财经(34239)
- 业(32957)
- 经济研究(32859)
- 经(29377)
- 问题(28927)
- 版(27425)
- 科技(24352)
- 业大(24328)
- 图书(23789)
- 技术经济(23327)
- 统计(22788)
- 理论(21996)
- 商业(21942)
共检索到714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殷红春 石淑芹
在2011年天津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推拉理论重新梳理影响农民工城乡迁移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析出和显化在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和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宅基地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在拉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是否签订劳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吴冠岑 郭玉燕 密长林
基于2012年在天津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持有农村宅基地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该变量系数并不显著。但从系数符号来看,宅基地确权对于农民工宅基地权益的保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得出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非农就业率和宅基地距离城镇距离对两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显著不同。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雪锋 董晓晨
宅基地流转是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居住方式转变等问题。目前进城农民工放弃宅基地现象较为普遍,引起学界关注,有关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日增,但是对于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差异分析并不多见。基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本文在杭州市城区浙江籍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代际农民工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影响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退出意愿。本文建议针对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增强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减弱农村拉力和城市推力,引导农民工退出旧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俊 雷蕾 刘道垒 王伟业 项锦雯
研究目的:探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及城市融入的中介作用,为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和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珠三角6个核心地市的典型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假说。研究结果:(1)家庭化迁移显著提升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2)城市融入4个维度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比排序为:心理融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居住融入,其中,居住融入最弱并呈现“遮掩效应”;(3)不同代际迁移阶段以及宅基地退出模式中,4个维度中介效应呈现次序分异。研究结论:从深化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市融入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入手,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与宅基地退出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章为探索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宏龄 林铭海
基于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涪陵区、大足区的调查数据和推拉理论,从城镇、农村各自的"推力""拉力"方面共选取24个变量,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村的推力主要在于农村不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物质环境和宅基地闲置;农村的拉力主要来自生活惯性、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下一代生活居住的考虑。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好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推力主要在于房价太高、日常花销大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经济因素在农民抉择中起决定性影响,而后续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意愿 退出机制 推拉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怡然 邱道持 李艳 骆东奇 石永明
本文利用重庆市开县357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以分析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具有保障安居、以房养老、储备家庭财产以及支持副业生产等效用,农民工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主要受宅基地的保障功能、经济补偿期望值、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技能培训状况、家庭赡养人口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政策时,应适时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解除农民工退出宅基地的后顾之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熠华
文章实证调查全国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借助Logistic分析,梳理出显著影响其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因子:家庭年收入、打工人数、参加新农保人数以及对宅基地保障性的认同度等。在诸决策因子的影响下,农民工基于"正常生活的功利"原则,兼具保障性与激励性考量。参加新农保人数、宅基地保障性之认同突出反映农民工的保障性考量;家庭年收入主要体现农民工的保障性考量;打工人数作为激励性考量,其影响权重最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霄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需赡养的老人数量、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务工工作变换频率、家庭需抚养的子女数量、现有住房面积、宅基地面积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宅基地退出后以低价租住廉租房、公租房以及将宅基地用于出租等非自住用途的农民,更可能不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在城镇购房情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兆林 欧玲 王敏 朱婉晴 周欣悦 杨先平
[目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农民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决策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理论界对宅基地退出决策研究长期忽略的问题。[方法]构建分析框架,结合的重庆调查,应用初步与改进B-Probit估计模型,定量分析农民阶层分异的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民阶层异化明显,且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农民退地决策是由退地前后成本、收益与风险共同决定。(2)村庄贫弱阶层农民中,自变量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是否打算改善居住环境、是否需要改善现有社保水平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变量年龄、房屋结构、是否具有宅基地祖产观念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非农兼业阶层农民中,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子女教育是否存在问题、退地复垦政策是否稳定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宅基地是否家庭主要财产、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退地补偿金额是否偏低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4)脱离农地阶层农民中,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结论]针对各农民阶层退地效益偏好不同,实行差异化的退地复垦补偿对策,以稳妥的推进宅基地退出复垦工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骏 吕萍
家庭化迁移已成为中国乡城迁移的主要模式,具有分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对个体迁移决策的影响,对家庭化迁移的关注较少,也很少有研究考察土地在家庭化迁移不同阶段的影响。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分期动态的家庭化迁移决策机制,将家庭化迁移分为两个阶段:家庭离散阶段和家庭聚合阶段,并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拥有宅基地对家庭化迁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对于拥有宅基地的家庭,宅基地面积对家庭化迁移的影响为显著的“正U型”;(3)相比于家庭离散阶段,宅基地禀赋在家庭聚合阶段的影响更大。据此建议进一步保障农民土地产权的稳定性、探索构建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制定满足迁移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和户籍制度。
关键词:
家庭化迁移 土地禀赋 土地流转 乡城迁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