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9)
2023(13202)
2022(11588)
2021(10861)
2020(9219)
2019(21268)
2018(21218)
2017(41350)
2016(22052)
2015(24780)
2014(24650)
2013(24678)
2012(22590)
2011(20539)
2010(20661)
2009(18836)
2008(18205)
2007(16147)
2006(14428)
2005(12696)
作者
(63533)
(53220)
(52409)
(50041)
(33571)
(25427)
(23826)
(20914)
(20210)
(18835)
(18112)
(17884)
(16641)
(16628)
(16216)
(16053)
(15762)
(15576)
(15101)
(14956)
(13309)
(13095)
(12829)
(12373)
(12000)
(11907)
(11696)
(11678)
(10747)
(10474)
学科
(92555)
经济(92444)
(65911)
管理(57362)
(48102)
(44669)
企业(44669)
方法(39087)
数学(33824)
数学方法(33414)
农业(32000)
中国(23930)
业经(23360)
(20039)
(19372)
地方(19197)
(16713)
(15584)
贸易(15574)
(15094)
理论(14322)
技术(13484)
(13343)
(13217)
(13125)
环境(13090)
(12830)
银行(12790)
(12486)
金融(12485)
机构
大学(312523)
学院(312115)
(126634)
管理(126337)
经济(124001)
理学(110110)
理学院(108932)
管理学(107035)
管理学院(106486)
研究(106468)
中国(79333)
(67719)
(66627)
科学(66149)
(54532)
(53690)
业大(52833)
农业(51908)
研究所(48880)
中心(48743)
(45587)
财经(43755)
(42225)
北京(41929)
师范(41905)
(39937)
(37513)
(36507)
经济学(36036)
经济管理(34946)
基金
项目(215596)
科学(169306)
研究(159594)
基金(156247)
(136186)
国家(134722)
科学基金(115239)
社会(100263)
社会科(94570)
社会科学(94543)
(84652)
基金项目(83794)
自然(74486)
自然科(72714)
自然科学(72698)
教育(71754)
自然科学基金(71363)
(70079)
编号(66848)
资助(63413)
成果(53543)
(47810)
重点(47520)
(46359)
课题(44548)
(44435)
创新(41291)
科研(40993)
国家社会(40695)
教育部(40613)
期刊
(145278)
经济(145278)
研究(92834)
(69101)
中国(61787)
学报(50849)
科学(47519)
农业(47114)
管理(43145)
大学(39269)
(38156)
学学(36791)
教育(35049)
业经(28775)
(27270)
金融(27270)
技术(26432)
(22725)
经济研究(21138)
财经(20010)
问题(19344)
图书(17160)
(16967)
(16533)
科技(15578)
技术经济(15281)
理论(15157)
世界(14991)
农业经济(14498)
农村(14438)
共检索到461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张明  孔祥利  
由于其规模的日益庞大及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工消费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民工消费行为二元性、代际差异及身份认同梳理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城乡制度安排、基础设施投资与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聚焦于农民工个人消费与家庭汇款的关系研究。对现有研究梳理之后发现,当下研究存在缺乏数据支撑、市场细分不足、比较研究欠缺和二元性分析不够深入等不足,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文章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而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存在明显的流动模式差异与代际差异。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分解表明,劳动收入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则为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对基尼系数进行的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显示: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而代际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熊洁  
本文利用2014年重庆市农民工家庭实地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文化程度、迁出地、居留时间、周工作小时数、工作单位性质、个人月收入等个人因素和住房性质、家庭月收入、本地亲戚数量等家庭因素均是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要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杨春华  
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不断加大。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聚焦于收入增长和户口所在地的户籍属性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的影响,并探讨收入增长与营养消费关系的户籍地差异。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和户籍地差异对进城农民工家庭营养消费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家庭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需求的收入弹性为分别为0.593、0.610和0.533;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户籍地差异使本地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每天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消费比外地农民工家庭分别高19.24%、18.41%和15.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温兴祥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带动消费的重要力量,但失业风险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这一作用的实现。本文实证考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群体的失业决定因素,并全面地分析了失业风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城乡流动调查数据,我们发现:(1)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与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显著因素;(2)失业风险对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负向影响对于低消费家庭更加严重;(3)分项消费估计显示,失业风险对交通、通讯、娱乐、日常和教育支出均具有负向影响,但会显著增加医疗方面的支出,失业风险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可能是医疗支出增加的原因。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失业风险仅对农民工家庭的消费存在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刘津铭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考察了住房类型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及长期居留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拥有稳定性住房可以显著提升其家庭消费,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工具变量法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显著;(2)长期居留意愿在农民工稳定性住房影响家庭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群体,拥有保障性住房、子女随迁、从事数字化水平较高行业的农民工的消费水平较高。因此,政府应通过降低农民工进城购房成本、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推动家庭式迁移以及提升其互联网技能应用能力等途径,提升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释放其消费潜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逸芳  
本文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融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消费,且有助于提升消费结构。城市融入对外来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大于本地农民工或老一代农民工。本文的重要启示在于,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教育、住房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而挖掘消费的城市融入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王鹏飞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市民化水平上升1个标准差将导致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24%。此外,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随之相应增加,从而改善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关于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通过改变日常交往的对象和交往频率,帮助他们逐渐接受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广圣  晁钢令  
从农民工家庭成员长期分居这一基本特征出发,探究分居状态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的分居抑制了农民工家庭在伙食、日用品、房租、水电煤等家庭基本消费项目上的支出,表现出相对节俭的特征;同时,分居刺激了农民工家庭在交通通讯、休闲娱乐、子女教育和赡养父母等其他项目上的消费。这种特征不同于传统家庭的消费特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予以重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霞  丁浩  
本文采用CHIP2002、2007、2008和2013年的流动人口数据,建立了OLG模型,从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持久性收入两个渠道,验证了子女随迁政策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缓解了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与子女未随迁农民工家庭相比,子女随迁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率高约12%~13%、总消费高约16%~17%、劳均消费高约12%~20%、回寄款占收入比重低约5%~6%。第二,相比子女未随迁农民工家庭,子女随迁政策越宽松,子女随迁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率和消费水平越高。第三,采用LOGIt模型分析发现,配偶随迁、户主工作年限越长,农民工子女随迁概率越大,但一线城市的农民工子女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贤润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消费为取向的身份认同转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贤润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消费为取向的身份认同转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卢海阳  钱文荣  
基于浙江大学2013年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其在城文娱消费的影响。为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选择Heckit干预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身份认同能够显著地影响到农民工文娱消费,拥有市民身份认同的农民工有着更高文娱消费支出水平,倾向得分法(PSM)的稳健性分析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分析表明,市民身份认同对这一群体文娱消费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