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2)
2023(14989)
2022(13110)
2021(12214)
2020(10252)
2019(23712)
2018(23241)
2017(45533)
2016(24223)
2015(27044)
2014(26761)
2013(26190)
2012(23882)
2011(21128)
2010(20740)
2009(18674)
2008(17780)
2007(15094)
2006(12786)
2005(10760)
作者
(66216)
(55358)
(54748)
(52185)
(35099)
(26474)
(24967)
(21746)
(20999)
(19415)
(18946)
(18362)
(17256)
(17124)
(17101)
(16510)
(16391)
(16380)
(15892)
(15623)
(13421)
(13190)
(13189)
(12634)
(12332)
(12088)
(11999)
(11913)
(10950)
(10857)
学科
(99304)
经济(99194)
管理(71521)
(67469)
(56229)
企业(56229)
方法(51168)
数学(45471)
数学方法(44930)
(26737)
(25515)
中国(23703)
业经(21312)
(21142)
贸易(21136)
(20612)
(20375)
地方(18348)
农业(17116)
(16941)
财务(16871)
财务管理(16833)
企业财务(15997)
技术(15702)
(15358)
理论(15235)
环境(14781)
(14491)
(13407)
(13018)
机构
大学(336369)
学院(333302)
管理(140186)
(135560)
经济(132933)
理学(123574)
理学院(122323)
管理学(120181)
管理学院(119590)
研究(102840)
中国(76598)
(69666)
科学(62741)
(61256)
财经(50778)
业大(49880)
(49605)
中心(48690)
(48282)
(46653)
(45822)
研究所(44279)
北京(42842)
(42217)
师范(41840)
经济学(41711)
农业(38790)
财经大学(38395)
(38295)
经济学院(38133)
基金
项目(241482)
科学(192047)
基金(178926)
研究(176075)
(154842)
国家(153609)
科学基金(134568)
社会(113132)
社会科(107438)
社会科学(107413)
基金项目(95253)
(92335)
自然(88232)
自然科(86258)
自然科学(86239)
自然科学基金(84711)
教育(81101)
(77874)
资助(73855)
编号(71443)
成果(55643)
(54149)
重点(53049)
(50333)
(49729)
国家社会(47330)
教育部(47213)
课题(47114)
创新(46927)
科研(46726)
期刊
(133839)
经济(133839)
研究(92399)
中国(57286)
学报(50361)
管理(48608)
科学(46933)
(45932)
(43564)
大学(39327)
学学(37027)
教育(32961)
农业(30450)
技术(28836)
(25056)
金融(25056)
财经(24204)
业经(22748)
经济研究(22044)
(20550)
问题(17910)
图书(17767)
理论(16417)
技术经济(15803)
科技(15747)
统计(15682)
实践(15118)
(15118)
(14995)
(14689)
共检索到461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格   易浩平  
研究目的:厘清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等代际反哺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家庭养老对土地养老的替代作用以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研究方法:Logit模型、工具变量法。研究结果:(1)代际经济支持会显著促进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2)代际间频繁的线下交流会抑制土地转出,而线上联系则没有显著影响;(3)异质性分析发现,即便在代际反哺的作用下,劳动能力强的留守老人也不愿意转出土地;(4)“新农保”的参与通过挤出代际经济支持来抑制留守老人的土地转出行为。研究结论:在“新农保”补贴力度小的现实背景下,家庭养老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应当关注代际经济支持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与线下交流的抑制作用,合理引导留守老人土地转出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钦栋   李锦锦   金启明   宋子珍   宋春晓  
[目的]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为加快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参与新农合会抑制农户转出土地,而参与新农保会促进农户转出土地;(2)引入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项之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能够有效缓解新农合的“枷锁效应”,从而促进农户转出土地;(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遮掩效应占比为3.6%,家庭养老金收入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9%,即家庭养老金收入的增长能够缓解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的不利影响;(4)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更高。[结论]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户释放和转出土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子  蔡洁  陈瑗  夏显力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内涵与外延,利用秦巴山区456户微观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从人力资本来看,良好的劳动力健康状况不利于赡养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非农就业率对抚养期、负担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农户认知来看,限制农地用途,了解流入方,村委会推动、政府主导型转出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各阶段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对于拥有较多非农就业机会的抚养期和负担期家庭而言,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稳定性促使其转出农地并外出务工。因此,在实践中执行农地流转政策时,应采取精准的农地转出激励措施,差别化对待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华超  钟涨宝  
利用湖北、山东、广西三省(区)五县74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农地确权-中介变量-农地转出的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方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户转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政策实施前地权状况的影响,农地确权对发生过农地调整、村委会流转作用较小村庄的农户转出行为影响效应更大;农地确权通过劳动力流动、交易费用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正向作用,而通过意愿交易价格机制对农地转出具有负向作用。从三种机制来看,交易费用的中介效应最大,意愿交易价格机制次之,劳动力流动的效应最小。未来在强化农地确权政策,发挥其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可   曹琳琳   朱哲毅  
农村长期制度性养老保障的不足一直是制约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8年4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系统研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60岁以下农户家庭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并考察了在不同代际支持条件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提供的预期养老保障功能能够替代土地养老保障,降低农户对未来土地经营产出的期望,从而减少了农业劳动供给,推动了土地的流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在子代提供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此外,当子代未提供经济支持时,新农保鼓励农户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边际收益更高的非农劳动领域,也有助于土地的流转。进一步分析还揭示了新农保在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性影响,即参与新农保会促使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户更多地从事非农劳动,而会降低西部地区农户的劳动供给。因此,本研究建议改进新农保的衔接和转化机制,特别要关注子代经济支持不足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采取差异化政策支持,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高延雷  王刚毅  李翠霞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47个村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黑龙江省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人口规模、户均经营土地面积、种植业收入比重以及农户对涉农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土地转出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土地转出租金、农户村庄到县区距离以及农户是否享受农业直补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王秋兵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流转是三农领域的重点,外出务工对家庭农地转出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成长背景与环境的不同,新生代与老一代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土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本文从代际差异视角出发,基于辽宁省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土地转出情况获取的610份调研数据,分析了外出务工家庭土地转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土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新生代的土地依赖感稍低于老一代农民工。此外,农民工婚姻状况、农民工家庭人口数、农民工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地域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外出务工家庭土地转出倾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清扬  
利用2000-2019年中国微观土地出让数据,用香农-维纳指数衡量土地供给质量,实证检验了土地供给质量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质量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产业间离散程度,该影响在地区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和土地产权明晰的省份表现得更为明显。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可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培育更多种类的土地一级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土地供地模式;同时规范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建立竞争性供地长效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清扬  
利用2000-2019年中国微观土地出让数据,用香农-维纳指数衡量土地供给质量,实证检验了土地供给质量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质量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了产业间离散程度,该影响在地区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和土地产权明晰的省份表现得更为明显。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可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培育更多种类的土地一级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土地供地模式;同时规范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建立竞争性供地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吉星  张红霄  
研究目的:依据人际关系亲疏将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理论分析两类信任对农户土地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及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扩展回归模型(ERM)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社会信任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殊信任有助于土地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减弱;一般信任有助于土地非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增强。研究结论:中央持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从低效率经营主体流向高效率主体,因此,促进市场主导型的非熟人流转更加符合顶层设计的初衷;本文可以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土地流转政策提供证据支撑,市场化进程削弱了特殊信任的熟人转出优势,建设一般信任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凯  杨朝现  信桂新  程飞  邵丽亚  
以成渝城乡统筹区农地转出户为研究对象,根据农地转出率的大小将农户分为完全转出户、高度转出户和基本转出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收入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乡统筹区农地转出户的农地转出率不尽相同,完全转出户、高度转出户和一般转出户并存,农地转出方式和转出对象虽然存在多样性,但农地仍以小规模分散转出为主;稳定的非农收入、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合理的农地转出价格促进了农户农地转出率的提高,而土地细碎化和较多的家庭常年务农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农户农地转出是一种理性决策行为,农地转出率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就越明显,收入由多至少依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本文基于2013年吉林、山东和陕西3省42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就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重要影响。Logit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非农就业人员越多,农户发生土地转出行为的概率越高,土地转出的面积越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以及建立健全基层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孟菲  
本文通过构建“家庭照料负担-内部分工-农地转出”的理论框架,采用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探讨了家庭不同照料负担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家庭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照料负担和失能老人照料负担会抑制农地转出;从影响机制来看,家庭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照料负担和失能老人照料负担分别通过阻碍父代、子代女性非农就业转移间接抑制农地转出。家庭照料负担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具有情景依赖性,如果村庄内没有学校等托育服务或者集中养老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社会照料,家庭照料负担对农地转出的抑制作用会增强,反之,家庭照料负担对农地转出的抑制作用会弱化。因此,若要促进农户农地转出、实现规模经营目标,政府不仅需要通过公共政策减轻家庭照料负担,也需要提升少儿托育和农村养老的社会化服务质量,拓宽有照料负担的家庭成员灵活就业渠道,刺激农户农地转出的行为响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华  夏显力  蔡洁  
在中国农村地区,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可能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关系网络、农户分化和农地转出行为的分析线索,利用陕南3个地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分析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在关系网络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3.4%的农户发生农地转出行为,但转出户的农地转出规模相对较大,平均每户的农地转出率为65.9%。关系网络中的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促进作用要强于关系网络。但是,农户分化抑制了强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弱连接网络对农地转出规模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构建农地交易平台时应充分发挥关系网络信息共享和建立信任的优势;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与提供就业信息等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地流转正式制度;让农户分化后扩大的弱连接网络与资本、企业家能力相连,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守军  代政  孙健  
现阶段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是限制我国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土地流转,就必须加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保障力度,从而削减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基于此,以CHARLS2015的数据为样本,利用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及土地转出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参加新农保对农户的土地转出行为和转出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正在领取养老金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出土地且转出率更高;子代对父代的经济支持对土地转出具有正向作用,而生活照料则显著抑制了土地转出及转出率。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并加大外出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