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9)
- 2023(12770)
- 2022(11032)
- 2021(10502)
- 2020(9006)
- 2019(20893)
- 2018(20703)
- 2017(40802)
- 2016(22102)
- 2015(24598)
- 2014(24452)
- 2013(23995)
- 2012(22332)
- 2011(20048)
- 2010(19874)
- 2009(18469)
- 2008(18169)
- 2007(16288)
- 2006(13968)
- 2005(12287)
- 学科
- 济(89905)
- 经济(89813)
- 管理(63408)
- 业(62575)
- 企(51719)
- 企业(51719)
- 方法(44547)
- 数学(39835)
- 数学方法(39329)
- 财(25697)
- 农(24773)
- 中国(23164)
- 贸(18220)
- 贸易(18216)
- 业经(18076)
- 学(17955)
- 易(17763)
- 制(17515)
- 地方(16945)
- 务(16472)
- 财务(16420)
- 财务管理(16386)
- 农业(16027)
- 企业财务(15606)
- 策(13638)
- 银(13585)
- 银行(13541)
- 和(13458)
- 理论(13179)
- 融(12939)
- 机构
- 学院(311735)
- 大学(311096)
- 济(131156)
- 经济(128552)
- 管理(122758)
- 理学(106631)
- 理学院(105477)
- 管理学(103622)
- 管理学院(103036)
- 研究(102474)
- 中国(77755)
- 京(63987)
- 科学(62478)
- 财(60420)
- 所(51737)
- 农(51171)
- 财经(48430)
- 中心(48335)
- 研究所(47102)
- 江(46121)
- 业大(45908)
- 经(43990)
- 经济学(40565)
- 农业(40518)
- 范(39815)
- 北京(39742)
- 师范(39412)
- 院(36861)
- 经济学院(36717)
- 州(36182)
- 基金
- 项目(210708)
- 科学(166952)
- 基金(154790)
- 研究(152180)
- 家(134774)
- 国家(133680)
- 科学基金(115492)
- 社会(96624)
- 社会科(91583)
- 社会科学(91556)
- 省(81722)
- 基金项目(81717)
- 自然(76449)
- 自然科(74710)
- 自然科学(74690)
- 自然科学基金(73384)
- 教育(70947)
- 划(69356)
- 资助(64341)
- 编号(61754)
- 成果(49525)
- 部(47555)
- 重点(47522)
- 发(44981)
- 创(43493)
- 课题(42046)
- 科研(41192)
- 教育部(40889)
- 创新(40719)
- 人文(39664)
共检索到447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国 李秀芳 陈孝伟
本文建立了在统账结合制养老保障下包含人力资本及资本折旧的利他主义者OLG模型,探讨了代际利他主义代表性消费者在生育率上升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下的跨期决策及其对未来工资、人均产出和资本收益的影响。分析表明生育率上升对当期储蓄和消费没有影响,但会使人均教育投资、下期人均产出、工资水平、资本收益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人均教育投资、消费和下期资本收益下降,使当期储蓄上升。这表明代际利他主义代表性消费者所做出的决策依然不能与社会经济增长目标一致,若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征收教育税不可避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盼 罗楚亮
本文在两期世代交叠(OLG)模型框架下引入代际利他偏好,讨论了税收结构改变对经济总量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当存在代际财产转移时,如果经济中劳动供给稳定,降低消费税、增加工资收入税不会影响资本积累、产出以及消费者福利,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中性特征。如果税收结构改变同时引起劳动供给减少,劳均资本和劳均产出在长期仍不受影响,但由于劳动供给下降,资本积累和社会总产出规模将有所缩小,劳均资本在短期将先上升再下降,短期和长期均伴随着消费者福利水平的轻微下降。本文结果表明,在一个代际利他偏好较强的经济中,提高直接税比重可能呈现中性特征,这为中国税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博 刘庆 张志祥 曹和平
文章给出了一个基于可再生资源经济的内生生育率模型,探讨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人的利他主义倾向和资源的再生能力对人口—资源系统运行模式的影响。模型分析揭示出以下规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固然重要,但即使存在明确的产权制度,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很强,而人们对后代的利他主义倾向过低,势必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最终致使整个人口—资源系统出现周期性大波动甚至归于崩溃;而当人们对后代有着强烈的利他主义倾向时,即使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并不很强,只要有明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人们会主动控制生育以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适度开采自然资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萌娜 周生春
家族利他主义构成了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认为,家族企业中的利他主义不仅涉及代理问题,而且还影响代际传承。企业主若能区分单向与双向利他主义,致力于构建家族企业的道德价值观,就不但能够减少代理成本,而且还有助于"子承父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取得成功。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利他主义 代理问题 代际传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金苗 李健 孟涓涓 孙经纬
本文采用跨期决策行为实验的方法,研究有限视野如何影响时间贴现。本文发现:随着距离决策日时间的增加,贴现率呈现先降后升的非单调性变化,在跨越距离决策日14个月时人们会突然变得更不耐心。这一非单调趋势无法用经典的指数贴现模型或双曲贴现模型解释。本文使用狭隘框景(narrow framing)和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作为对人有限视野程度的衡量,发现贴现率非单调变化集中出现在存在有限视野问题的人群中。据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有限视野如何产生贴现率非单调变化的理论假说,作为对实验发现的解释。本文发现有限视野可能影响跨期决策,为诸如储蓄和保险等重要跨期决策行为相关的政策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跨期决策 有限视野 狭隘框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六宝,肖红叶
Based on the Ramsey-Cass-Koopmans’model,the author constructs an analogue model of the growth rate of consumption by analyzing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consumption intertemporal elasticity substitute.By measure the parameters,the author also analogue and forecast the optimal consumption growth rate from 1992 to 2003 in China.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卿 龙登高 刘齐平
自利理性人假设一直以来都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命题,然而,从古典经济学创立的时代开始,与之相对、并涵盖了前者的利他主义经济学思想也蕴含在诸如斯密、帕累托等重要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到20世纪后期,利他主义假设更是借助经济学帝国主义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而成了经济学理论的前沿。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基础上,我们扩展了斯密的利他主义和公平偏好理论、帕累托对身份认同和社会规范的论述以及科斯对企业指令经济的分析,将行动者的效用函数视为多重社会偏好因素的叠加,允许行动者动态调整偏好系数以对社会关系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将制度规则视为行动者的0—1决策因子(遵守或违背),提出了一个基于适应性社会偏好的利他主义效用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瑾 孙楚仁
目前大部分基于个体“自利”假设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文献结论均表明,一国最优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政策。然而,当国家之间的企业有利他主义倾向时,一国的最优贸易政策究竟是贸易保护政策还是自由贸易政策,却并未得到过相关研究。本文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的利他主义倾向,考察了利他主义对最优贸易政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国的最优贸易政策与企业的利他主义倾向有密切关系。在对称国家—企业情形中,当企业的利他主义倾向很高或者很低时,两国的最优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政策,而当企业的利他主义倾向处于中等时,两国的最优贸易政策为自由贸易政策。在对称国家但两国企业利他倾向不同的情形中,当对方国家的企业利他倾向较大或者较小时,本国的最优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政策;而当对方国家的企业利他倾向处于中等水平时,本国的最优贸易政策很复杂,其结果依赖于两国企业利他倾向的相对大小。本文的研究对于重新思考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浩然
本文研究家庭成员个人偏好对家庭共同跨期决策的影响和被试异质性对实验行为的影响。在分别针对大学生和农村居民开展的高回报跨期决策实验中,本文在控制条件下获得两类被试的个人和家庭决策行为的可比数据,运用随机参数模型分别就夫妻双方的个人决策、个人决策与家庭共同决策,以及学生与农村居民的决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估计两位家庭成员对家庭共同决策的相对影响力。结果表明,收益金额和兑现时间这两项特征均显著影响跨期决策行为,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现时偏向型偏好。男性比女性、学生比农村居民具有更强的对早兑现收益的偏好。此外,男性比女性对家庭共同决策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学生家庭决策中男女性影响力的不平衡程度大于农村居民家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
随着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两个议题的提出,政府预算的跨期决策问题在中国已经成为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根据爱伦·鲁宾的实时预算决策模型,可以将政府的跨期预算决策分解为五个相互独立且相互关联的决策束,分别为收入束、支出束、过程束、平衡束和执行束。其中,过程束发挥组织其他各决策束并进行权力分配的作用。笔者采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政府跨期预算决策的过程束。首先选取双曲贴现模型分析跨期预算决策的自我约束问题,进而从心理层面基于双自我模型分析跨期预算决策过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跨期预算决策机制有助于改善决策者时间偏好动态不一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本文提出充分发挥中期财政规划的管理功能、强调中期财政纪律、完善具体的跨期预算决策技术及制度安排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云赟
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动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储蓄率,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安兰.阿沃班克等(AlanJ.Auerbachetal,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人口因素对我国国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民储蓄率与总和生育率成反比,与少儿抚养比成反比,与老年抚养比成正比,与城镇化率成反比。但是总和生育率和城镇化率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并不大,总和生育率调整到0.6或者3.1时,国民储蓄率的变动幅度也才2个百分点;即使2050年时完全城镇化,储蓄率只下降1.5个百分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 张笑寒
文章从跨期的视角,通过我国消费者的跨期延迟决策和跨期反转购买的实证分析,对提振消费者即期消费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跨期延迟决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者行为;在具有跨期延迟决策的消费者中,同时存在着较高比例(37.5%)的跨期反转购买;最后分析了消费者跨期反转对企业的营销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国进 李威 周洁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人口结构变迁对房价的影响。我们首先模拟代表性家庭对房屋资产投资与消费的经济行为建立代际交叠模型,然后使用中国1999—2011年的省际数据进行动态面板GMM估计。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下降是造成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人口结构因素;此外,由于老年人存在"利他动机",老年抚养比上升也是目前推动房价上涨的动力,但这一动力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而减弱并逆转。我国的老龄化趋势使得青年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将造成房屋的供需关系发生反转。从人口结构角度看,未来我国房价不再具备快速上涨的基础,将面临持续增强的下行压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江丽 李子联
户籍改革将引致农村劳动力与企业家的比例以及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下降,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当经济体处于相对分散时,户籍改革将促进大市场地区形成,核心-边缘格局初现;接着户籍改革将增强大市场地区的集聚力,地区集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集聚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户籍改革反而会削减大市场地区的集聚力,并促进企业扩散。同时,较高的贸易自由度有助于化解户籍改革后的过度集聚现象。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地区差距 人口流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铁钉 叶航
本文以养老改革为话题对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一个文献综述,主要从人口结构、决策环境以及新自由主义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及恶化会给养老保险体系以及宏观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各国政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分别从参数或结构上对本国的养老保险体系进行了改革。而具有不同政治偏好和利益诉求的政党及工会组织,则通过选举制度和经济制度等平台,左右着本国的养老改革进程。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义者所倡导的市场化、私有化以及行政干预最小化等观念,通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推波助澜,对各国的养老改革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比如其推崇的"多支柱养老改革方案",能得到越来越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制 基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