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2)
- 2023(17679)
- 2022(14870)
- 2021(13654)
- 2020(11545)
- 2019(26387)
- 2018(25582)
- 2017(48549)
- 2016(26464)
- 2015(29366)
- 2014(29116)
- 2013(28668)
- 2012(26438)
- 2011(23652)
- 2010(23427)
- 2009(21853)
- 2008(21577)
- 2007(19455)
- 2006(16825)
- 2005(14559)
- 学科
- 济(112177)
- 经济(112050)
- 业(81447)
- 管理(74014)
- 企(58235)
- 企业(58235)
- 方法(53224)
- 农(53205)
- 数学(47737)
- 数学方法(47199)
- 农业(35574)
- 财(29789)
- 业经(28699)
- 中国(27750)
- 学(21630)
- 地方(21591)
- 贸(21309)
- 贸易(21296)
- 制(21199)
- 易(20727)
- 务(18734)
- 财务(18691)
- 财务管理(18647)
- 企业财务(17776)
- 技术(16656)
- 银(16346)
- 银行(16284)
- 融(15496)
- 金融(15493)
- 行(15411)
- 机构
- 学院(378659)
- 大学(376232)
- 济(154002)
- 经济(150978)
- 管理(147485)
- 理学(129064)
- 理学院(127678)
- 管理学(125301)
- 管理学院(124641)
- 研究(123783)
- 中国(95025)
- 农(85105)
- 科学(78362)
- 京(76895)
- 财(69064)
- 农业(66189)
- 业大(65390)
- 所(62656)
- 中心(60605)
- 研究所(57247)
- 江(56302)
- 财经(55751)
- 经(50936)
- 范(47605)
- 北京(47008)
- 师范(47002)
- 经济学(46904)
- 州(44525)
- 院(43716)
- 经济学院(42727)
- 基金
- 项目(263721)
- 科学(207341)
- 基金(193016)
- 研究(186565)
- 家(170689)
- 国家(169192)
- 科学基金(144727)
- 社会(120026)
- 社会科(113585)
- 社会科学(113550)
- 省(104334)
- 基金项目(102643)
- 自然(95514)
- 自然科(93369)
- 自然科学(93339)
- 自然科学基金(91699)
- 划(87467)
- 教育(85516)
- 资助(78089)
- 编号(74671)
- 重点(59562)
- 成果(58881)
- 部(58130)
- 发(56549)
- 创(54965)
- 科研(51631)
- 创新(51370)
- 课题(50649)
- 国家社会(50219)
- 计划(49414)
- 期刊
- 济(164553)
- 经济(164553)
- 研究(100281)
- 农(84486)
- 中国(71207)
- 学报(67019)
- 科学(59368)
- 农业(56964)
- 财(53698)
- 大学(50539)
- 管理(48627)
- 学学(48348)
- 融(36124)
- 金融(36124)
- 教育(33669)
- 业经(33421)
- 技术(31177)
- 业(28206)
- 财经(27025)
- 经济研究(24773)
- 问题(23259)
- 经(23077)
- 版(21587)
- 统计(19701)
- 技术经济(18275)
- 业大(18250)
- 策(18058)
- 科技(17714)
- 世界(17561)
- 商业(16992)
共检索到544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长永 董敏琳 马瑞丽
本文基于全国12个省份1395份基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质量总体较好,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差异。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收入贫困的影响来自于与儿子关系、与儿媳关系和与女婿关系;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精神贫困的影响,来自于四个方面。基于血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基于姻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与儿子关系在代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代际关系质量存在示范效应,但其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非常有限。农村老年贫困个体差异明显。因此,从代际关系质量视角治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应在分类施策基础上,重点提升老年人与儿子关系的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莉 王广斌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的反贫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口将是相对贫困治理中重点关注的群体。构建经济、健康、生活条件、精神4个维度及11个指标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A-F法对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探讨主要针对子女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最主要的贡献维度,健康、生活条件、精神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贡献维度;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均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影响,即代际关系质量越好,其对农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莉 王广斌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的反贫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口将是相对贫困治理中重点关注的群体。构建经济、健康、生活条件、精神4个维度及11个指标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A-F法对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探讨主要针对子女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最主要的贡献维度,健康、生活条件、精神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贡献维度;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均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影响,即代际关系质量越好,其对农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雪枫 于长永 游欣蓓
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12个省1218份农村调查数据,借鉴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框架,利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预置因素中的受教育年限以及需求能力因素中的养老保险、所在地区、家庭规模和家庭存款,显著影响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受教育年限越长、养老保险水平越高、家庭规模越大的农村老年人,越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家庭存款越多的老年人,越愿意选择机构养老。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发生比,分别是东部地区这一概率发生比的0.514倍和0.422倍。农村老年人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观解释表明,他们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不是经济负担能力,而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问题。因此,把机构养老定位在补充地位是较为合理的,加强舆论引导和老龄化国情教育,鼓励老年人储蓄,构建温馨、舒适的养老机构,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刘卫兵
本文利用甘肃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半对数模型和Logit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农户劳动力教育年限和教育水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教育对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收入有显著影响,随着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收益率也随之提高;农户劳动力教育水平对减少贫困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特别是高中(中职)教育对降低贫困的效应更为显著。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本文针对西部农村贫困实际就目前的教育扶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教育扶贫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二鹏 张奇林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2011—2012年数据(CLHLS),将农村老年贫困操作化以主观贫困与客观贫困两个维度,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在降低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并使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减贫效果进行进一步的估计与检验。研究发现:农村老年贫困现象较为严重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性别及年龄差异。总体上,农村老人主观贫困的发生比率在20%以上,而客观贫困的发生比率高达70%。社会养老保险降低了农村老人主观贫困的发生比率,但由于存在对子女经济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挺 刘华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必影响到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通过将产业结构调整分设为产业结构均衡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两类指标,以1998—2012年期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均衡化对于工业硫排放有着明显的限制作用,但产业结构优化除了对东部地区人均排放量有所抑制之外,基本呈现的是加剧节能减排问题的严重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均衡化 优化 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敬水 于思源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2852份农村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运用Gini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统计测算;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户人均收入及收入差距由于农户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政治资本不同,以及地理环境和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农户人均收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地理环境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强
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已成为扶贫举措中一致的共识。基于2014~2016年中国农村困难家庭面板数据,尝试探究精准扶贫以来,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深度越深其脱贫内生动力越低;陷入贫困时间越长其脱贫内生动力越低;单纯提供资金补贴帮扶方式显著降低其客观脱贫内生动力,提供就业创业的积极帮扶能显著提升其主观脱贫内生动力。对此,建议精准扶贫政策设计考虑对贫困群体建立有关贫困深度和陷入贫困时长等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帮扶,贫困程度较深者除了物质帮扶以外,更应注重培育其脱贫内生动力。同时还应实施积极的帮扶政策,构建责任关联的现金给付制度。在2020年全面脱贫后对贫困程度较深者持续进行跟踪并健全政策配套。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内生动力 反贫困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长安 高春雷 左文琦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核心。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工作贫困者在全部流动人口工作贫困者中占据多数。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由就业单位或雇主提供包吃或包住、工作经验丰富、较长工作时间、在本地参保城镇社保以及"雇主"和"自营劳动者"身份等,均有较好的减贫效果。因此,必须将消除农村流动人口工作贫困纳入到总体扶贫攻坚战略之中,推动实现农村流动人口更高质量的就业,重视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流动人口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当中。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工作贫困 就业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流动常态化、家庭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样态不断贫困化,了解并分析农村地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的追访数据,从子女代际支持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农村老年人陷入多维贫困的比重分别为:55.34%(经济贫困)、53.03%(健康贫困)、34.58%(精神贫困)。二是农村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较少,月均经济支持额在一百元左右,照料支持随着农村父母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而精神支持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三是不同类型的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存在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张瑞利
贫困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CHNS数据,围绕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测算和分析表明,与农村非贫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大,收入流动性较差;贫困家庭的子女收入对父母收入的依赖性更强;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险情况等重要社会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贫困家庭子女容易受到上一代经济和社会劣势的影响;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受教育水平、上学机会、就业状况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这表明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关键词:
农村贫困家庭 贫困代际传递 CHNS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收入结构 农村贫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收入结构 农村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