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2)
- 2023(15329)
- 2022(12746)
- 2021(11734)
- 2020(9726)
- 2019(21947)
- 2018(21082)
- 2017(40001)
- 2016(21473)
- 2015(23217)
- 2014(22519)
- 2013(21812)
- 2012(19583)
- 2011(17164)
- 2010(16687)
- 2009(15179)
- 2008(14494)
- 2007(12540)
- 2006(10731)
- 2005(8734)
- 学科
- 济(89074)
- 经济(88971)
- 业(67262)
- 管理(57752)
- 农(52070)
- 企(43990)
- 企业(43990)
- 方法(40265)
- 数学(36637)
- 数学方法(36211)
- 农业(35068)
- 业经(24781)
- 中国(22736)
- 财(22055)
- 地方(16909)
- 贸(16312)
- 贸易(16304)
- 学(16170)
- 易(15948)
- 制(15525)
- 技术(13736)
- 务(13446)
- 财务(13412)
- 财务管理(13386)
- 发(13381)
- 企业财务(12799)
- 环境(12603)
- 农业经济(12492)
- 策(12289)
- 银(12001)
- 机构
- 学院(293195)
- 大学(288671)
- 济(121469)
- 经济(119339)
- 管理(116499)
- 理学(103581)
- 理学院(102537)
- 管理学(100590)
- 管理学院(100097)
- 研究(94151)
- 中国(71728)
- 农(70670)
- 科学(59182)
- 京(57136)
- 农业(54537)
- 业大(53210)
- 财(51144)
- 中心(46048)
- 所(46000)
- 研究所(42423)
- 财经(42242)
- 江(40913)
- 经(38987)
- 经济学(36945)
- 范(36331)
- 师范(35863)
- 农业大学(34905)
- 北京(34019)
- 经济学院(33742)
- 经济管理(33706)
- 基金
- 项目(214966)
- 科学(170499)
- 基金(159080)
- 研究(153044)
- 家(140700)
- 国家(139423)
- 科学基金(120332)
- 社会(101187)
- 社会科(95709)
- 社会科学(95687)
- 基金项目(85189)
- 省(84724)
- 自然(78467)
- 自然科(76762)
- 自然科学(76739)
- 自然科学基金(75396)
- 划(70547)
- 教育(69010)
- 资助(62655)
- 编号(60914)
- 重点(48046)
- 部(47201)
- 发(46597)
- 成果(46160)
- 创(45356)
- 国家社会(43093)
- 创新(42379)
- 科研(41887)
- 教育部(40298)
- 课题(40085)
- 期刊
- 济(126038)
- 经济(126038)
- 研究(74802)
- 农(72967)
- 中国(52402)
- 学报(50922)
- 农业(49590)
- 科学(46707)
- 大学(39541)
- 学学(38273)
- 财(37609)
- 管理(36774)
- 业经(28763)
- 融(25694)
- 金融(25694)
- 业(23208)
- 技术(23163)
- 教育(22972)
- 财经(19619)
- 经济研究(18971)
- 问题(18418)
- 版(17342)
- 经(16793)
- 业大(15039)
- 农业经济(14934)
- 农村(14775)
- 村(14775)
- 科技(14290)
- 世界(13964)
- 统计(13930)
共检索到40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莉 王广斌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的反贫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口将是相对贫困治理中重点关注的群体。构建经济、健康、生活条件、精神4个维度及11个指标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A-F法对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探讨主要针对子女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最主要的贡献维度,健康、生活条件、精神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贡献维度;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均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影响,即代际关系质量越好,其对农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莉 王广斌
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的反贫工作的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口将是相对贫困治理中重点关注的群体。构建经济、健康、生活条件、精神4个维度及11个指标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体系,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A-F法对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探讨主要针对子女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经济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最主要的贡献维度,健康、生活条件、精神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贡献维度;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均在1%的水平上负向显著影响,即代际关系质量越好,其对农村老年人口精神相对贫困及多维相对贫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长永 董敏琳 马瑞丽
本文基于全国12个省份1395份基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质量总体较好,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差异。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收入贫困的影响来自于与儿子关系、与儿媳关系和与女婿关系;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精神贫困的影响,来自于四个方面。基于血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基于姻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与儿子关系在代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代际关系质量存在示范效应,但其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非常有限。农村老年贫困个体差异明显。因此,从代际关系质量视角治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应在分类施策基础上,重点提升老年人与儿子关系的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金融 多维贫困转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资产贫困 减贫效应 精准脱贫 非正规金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艳敏 严奉宪
[目的]试图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风险冲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增强农村居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缓解相对贫困提供实证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用异质性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风险应对方式差异。[结果]风险冲击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可能。其中,灾害冲击是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教育冲击和婚丧嫁娶、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冲击,失业冲击和健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差异是导致相对贫困家庭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与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会减少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增加更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家庭现有的资源配置无法提升家庭未来的收入能力,使其囿于相对贫困无法脱离。[结论]政府应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弹性的社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县卿 王琢 沈晓敏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相对贫困脆弱性 生计资本 农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冀县卿 王琢 沈晓敏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相对贫困脆弱性 生计资本 农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流动常态化、家庭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样态不断贫困化,了解并分析农村地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的追访数据,从子女代际支持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农村老年人陷入多维贫困的比重分别为:55.34%(经济贫困)、53.03%(健康贫困)、34.58%(精神贫困)。二是农村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较少,月均经济支持额在一百元左右,照料支持随着农村父母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而精神支持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三是不同类型的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存在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聪 刘文璋
地理资本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是影响地区消除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行政村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指标对各地区的地理资本进行测度。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其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程度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地理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降低地区贫困程度。将地理资本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机制进行分解发现,注重自然资源类地理资本受益共享、提高地理资本利用程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区位交通建设,能够减少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有利于消除地区贫困。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消除地区贫困,助力脱贫攻坚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海彦 王晶晶
在后精准扶贫时期,基层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新样态:贫困户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住房、健康和教育等隐性维度仍存在较深的剥夺,尤其是体现在非建档立卡户群体上;在有限扶贫预算和单一基层政治考核制度的双重约束下,扶贫资源的分配过程具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瞄准机制的内生缺陷。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贫困剥夺是全方位的,表现在维度上各有侧重,微观差异明显。走出贫困治理的新困境需要调整扶贫策略,将多维贫困的理念深入基层农村,关注多维隐性贫困问题,提高多维贫困识别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分类施策;实现扶贫和社会福利计划的有效衔接;优化基层政治考核机制,建立与村庄微观特征相兼容的多维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基层乡村的贫困治理能力。
关键词:
多维隐性贫困 精准识别 乡村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本文构建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和持续性贫困的分析框架阐释风险冲击造成农村家庭持续性贫困的成因,将CHNS数据库中1989—2015年1146户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在测度农户分类资产指数的基础上揭示风险冲击对持续性贫困的影响,论证了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下农户风险应对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对摆脱持续性贫困的作用显著优于农业资产和商业资产积累,不同生产性资产配置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差异是导致低资产农户陷入持续性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探索实施贫困家庭资产账户建设,加强生产性资产帮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教育扶贫事业发展均有助于实现农村贫困家庭的长效脱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收入结构 农村贫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永丽 宋健
根据4次甘肃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Shapley分解法、Kakwani&Pernia指数法等对样本农户近10年来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大幅度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对深度贫困人口的减贫作用相当有限;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益贫式的增长。要减少贫困,不仅要通过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带动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还要通过各种精准扶贫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尽最大可能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 收入结构 农村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能源贫困是否影响农户主观幸福感?——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微观调查数据
贫困线视角下农村居民收入对膳食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微观实证
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贸易开放度是否影响了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流动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证据
教育、社会资本与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来自CFPS微观面板数据的证据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消费的影响——基于2011年CHARLS数据的分析
农村老年人口生存方式分析——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
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FPS 2018数据的实证
家庭教育支出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