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4)
- 2023(9474)
- 2022(8048)
- 2021(7649)
- 2020(6218)
- 2019(13725)
- 2018(13682)
- 2017(26350)
- 2016(14246)
- 2015(15744)
- 2014(15277)
- 2013(15045)
- 2012(13476)
- 2011(12194)
- 2010(12491)
- 2009(12076)
- 2008(11711)
- 2007(10653)
- 2006(9796)
- 2005(8755)
- 学科
- 济(57276)
- 经济(57185)
- 农(49269)
- 业(48259)
- 管理(37000)
- 农业(32845)
- 企(27409)
- 企业(27409)
- 业经(19944)
- 方法(17815)
- 中国(16697)
- 数学(15028)
- 制(14909)
- 数学方法(14781)
- 财(14678)
- 地方(13362)
- 农业经济(12449)
- 发(11346)
- 贸(11045)
- 贸易(11036)
- 易(10736)
- 银(10366)
- 银行(10358)
- 体(10273)
- 策(10091)
- 行(9911)
- 学(9703)
- 发展(9638)
- 展(9617)
- 村(9551)
- 机构
- 学院(196617)
- 大学(188702)
- 济(80751)
- 经济(78959)
- 管理(75327)
- 理学(64420)
- 理学院(63793)
- 研究(63541)
- 管理学(62659)
- 管理学院(62320)
- 中国(52834)
- 农(50226)
- 财(38259)
- 京(38225)
- 农业(37722)
- 科学(36694)
- 业大(33228)
- 江(32110)
- 中心(32013)
- 所(31516)
- 财经(29148)
- 研究所(27705)
- 范(26780)
- 师范(26631)
- 经(26270)
- 州(25679)
- 北京(23610)
- 省(23226)
- 农业大学(23118)
- 经济学(22827)
- 基金
- 项目(124466)
- 科学(98801)
- 研究(98385)
- 基金(89071)
- 家(75600)
- 国家(74705)
- 科学基金(64612)
- 社会(63658)
- 社会科(59608)
- 社会科学(59596)
- 省(50930)
- 基金项目(47015)
- 教育(44303)
- 编号(43134)
- 划(40692)
- 自然(38596)
- 自然科(37694)
- 自然科学(37687)
- 自然科学基金(36996)
- 成果(35190)
- 资助(34788)
- 农(29776)
- 课题(28784)
- 发(28347)
- 部(27655)
- 重点(27375)
- 创(26189)
- 性(25921)
- 制(25698)
- 国家社会(25562)
- 期刊
- 济(103398)
- 经济(103398)
- 研究(59182)
- 农(56873)
- 中国(44074)
- 农业(38223)
- 财(28802)
- 学报(27488)
- 科学(26970)
- 业经(24867)
- 融(24366)
- 金融(24366)
- 管理(24106)
- 教育(23503)
- 大学(22385)
- 学学(21087)
- 业(16930)
- 技术(15857)
- 农业经济(14980)
- 农村(14876)
- 村(14876)
- 问题(14830)
- 财经(13799)
- 经济研究(13401)
- 版(12116)
- 经(11895)
- 世界(11170)
- 经济问题(10805)
- 社会(9968)
- 农村经济(9596)
共检索到308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仝广顺 李磊 康世宇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农村年轻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留守老人数量逐渐增多。传统家庭代际关系受到冲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也逐步受到挑战。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经济消费仅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缺乏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陪护以及医疗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此,以代际关系为切入点深度探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对破解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代际关系 留守老人 农村养老 养老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斌强 赵鹏程
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界定,对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质量、学业、人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1)开发城市公立学校的潜力,制定相关制度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所在地就学;(2)扶持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简易学校;(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4)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留守儿童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仲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情境,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以家庭支持为基础的传统养老模式作为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缓解农村养老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内部利益结构的调整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新农保"模式在我国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郎大鹏
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因此,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影响下,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土地流转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养老保险 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燕华 刘丽丽
大量青壮劳力进入城市打工或投资创业,出现了好多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妇女、儿童一般都有进城工作、居住的愿望,而留守老人则故土情结非常浓厚,不愿离开农村这片自小生活、生养自己的土地而进城居住,带来非常棘手的养老问题,子女接其进城,父母不愿;回农村老家伺候父母,城中工作又会丢失。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对留守老人进行正确、充分的心理调剂,借以妥善解决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进而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留守老人 故土情结 农村养老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燕华 刘丽丽
大量青壮劳力进入城市打工或投资创业,出现了好多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妇女、儿童一般都有进城工作、居住的愿望,而留守老人则故土情结非常浓厚,不愿离开农村这片自小生活、生养自己的土地而进城居住,带来非常棘手的养老问题,子女接其进城,父母不愿;回农村老家伺候父母,城中工作又会丢失。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对留守老人进行正确、充分的心理调剂,借以妥善解决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进而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留守老人 故土情结 农村养老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翠迎
中国农村现存三种主流养老保障方式。尽管传统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衰退,但依然沉重地承担着农村养老的责任;制度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曾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希冀,然而其举步维艰;社区养老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只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权宜之计。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农村养老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养老等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影响,面对逐年下降的出生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致使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农村也日益凸显。农村老人数量的增加,导致老人抚养比例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农村的经济生产效益,并弱化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 养老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张洁 张利娟
文章分析了能直接影响到养老问题的城乡差距,提出了要做好农村养老工作就必须“认识城乡差距,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以便落实养老工作”并提出分区域构建我国农村养老机构的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金小桃,金璟
文章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现状及其背景的分析入手 ,解剖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 ,提出解决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相应对策以及应该抓紧进行全面探索和重点突破的工作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 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要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开始在各地迅速展开。在实践中,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缺少法律保护、农保资金筹集难等等。文章以体制为切入点,探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进行创造性改革,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仲兵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催生了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变革的同时,也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强化。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涌动,城镇不断向农村空间扩展,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制度现今已无法满足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需求,农村养老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
体城镇化 农村养老 挑战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胡可馨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留守女性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社会代价与压力。国家的经济社会重构和传统父权制的双重压制,剥夺了她们与男性平等的流动机会,还使其在家庭中承担了远远超越于传统性别规范所要求的多重角色。家庭生命周期中接替出现的再生产刚性需要,使她们一生都难以逃离不断被留守的命运:从孤独成长的留守女童,到孤独持家的留守妇女,再到孤独养老的留守老人。在其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史中,她们所遭遇的是一个孤独的留守人生。
关键词:
留守女童 留守妇女 留守女性老人 生命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