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6)
2023(9323)
2022(7964)
2021(7259)
2020(6158)
2019(13552)
2018(13567)
2017(25983)
2016(14209)
2015(15501)
2014(15066)
2013(14490)
2012(13197)
2011(11989)
2010(12230)
2009(11807)
2008(11508)
2007(10214)
2006(9022)
2005(8470)
作者
(38715)
(32468)
(32427)
(30850)
(20724)
(15433)
(14659)
(12319)
(12316)
(11770)
(11221)
(10920)
(10465)
(10337)
(10304)
(10008)
(9648)
(9619)
(9565)
(9357)
(8329)
(7993)
(7798)
(7508)
(7378)
(7255)
(7253)
(7190)
(6543)
(6338)
学科
(51407)
经济(51319)
管理(43488)
(39864)
(33030)
企业(33030)
(20823)
方法(20288)
数学(17243)
数学方法(17000)
(16529)
(16213)
中国(14410)
业经(12909)
(11790)
(11357)
(10822)
财务(10800)
财务管理(10771)
农业(10552)
企业财务(10209)
(10085)
体制(10081)
银行(10061)
(9975)
贸易(9970)
(9789)
金融(9785)
(9706)
(9601)
机构
大学(199612)
学院(198516)
(81927)
经济(80273)
管理(72139)
研究(68506)
理学(62037)
理学院(61301)
管理学(60183)
管理学院(59799)
中国(50808)
(42262)
(41586)
科学(40055)
(34466)
财经(32633)
研究所(31003)
(30886)
(30684)
中心(30052)
(29553)
(27423)
师范(27134)
业大(26981)
经济学(26510)
北京(25918)
(24800)
财经大学(24206)
农业(24077)
经济学院(23868)
基金
项目(130642)
科学(104053)
研究(97736)
基金(96026)
(83234)
国家(82568)
科学基金(70755)
社会(63867)
社会科(60550)
社会科学(60537)
(50302)
基金项目(49937)
教育(45969)
自然(43869)
自然科(42863)
自然科学(42847)
(42844)
自然科学基金(42094)
编号(39469)
资助(38686)
成果(33813)
重点(30150)
(29818)
(29793)
课题(27996)
(27908)
(27594)
国家社会(26912)
教育部(26093)
创新(25945)
期刊
(94507)
经济(94507)
研究(62456)
中国(39342)
(33981)
学报(30346)
(29681)
科学(28497)
管理(27932)
教育(24087)
大学(23767)
学学(22210)
农业(19866)
(18909)
金融(18909)
财经(16747)
经济研究(15764)
业经(15581)
技术(15538)
(14433)
问题(12149)
(10154)
(10103)
(9654)
世界(9420)
国际(9098)
商业(8786)
现代(8777)
技术经济(8546)
科技(8527)
共检索到300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汉青  王少国  王春玺  
美国国内长期的收入不平等具有制度上的“合理性”。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下的权力结构一方面将政府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政府机构的权力集中。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在代议制民主中扮演了所谓的“人民利益”委托人的角色,通过利益游说和政治献金对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造成了美国国内长期的收入不平等,其影响延续至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承认代议制民主是人类民主文明的一大进步,但依然对代议制民主进行了猛烈批判。由于资本主义剥削产生了阶级权力不平等,剥削下形成的民主制度将工人阶级系统性地排除在社会治理之外,从而暴露出代议制民主的本质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持续剥削和维持收入不平等的最佳政治外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桑朝阳  
《21世纪资本论》的核心逻辑和结论为r> g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国内学者在对这一结论的研究中往往忽视了对其理论前提和论证逻辑的追问和证明,外部批判有余而内部批判不足。皮凯蒂所谓r> g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资本主义核心矛盾只有在"资本家不消费,工人不储蓄"的"古典假定"条件下才能成立。资本主义两大定律的公理与西方主流经济增长模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皮凯蒂却将其建立在各种假设条件下的特殊性普遍化了。本文通过严格的数学推理证明不是r> g,而是r/g和K/Ys的关系共同决定了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变化。"皮凯蒂现象"表明目前中国政治经济学批判方式方法亟待完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永红  
关于美国代议制民主困境,有宏观社会视角、中观宪政视角和微观组织视角三个方面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从制度过程的角度看,美国代议制民主中代议机构与选民之间的内在矛盾及其六个方面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代议制民主中普遍存在的,考察这些矛盾可以为代议制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兆阳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了工会、集体谈判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首先,根据工会密度和集体谈判覆盖率的不同,可以将发达国家分成三种类型,并选出美国、法国、瑞典分别作为典型代表,分析三个国家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的特征。其次,通过对三国工资十分位法和基尼系数的分析,指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采用标准化工资率策略,通过其挤压效应和威胁效应,缩小工资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最后,分析我国的高工会密度、低集体谈判覆盖率的现状和问题,为此需要继续发展工会组织、提高行业性和区域性工资协商的覆盖范围,发挥集体协商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薛宝贵  何炼成  
本文把公共权力分为行政审批权、公共产品外包分配权及国有资本代理权三种,认为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可以设租、寻租,由受贿方与行贿方通过权力与资本的交易来共同瓜分租金,而租金的产生伴随着大众福利的减少与社会福利的净损失,这种少数人获利而多数人受损的分配格局必然导致收入不平等。本文基于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导致腐败,而腐败又导致收入不平等分别给予实证检验,并给出了减少腐败进而减少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饶玉颖  孙昌兴  
代议制的核心价值在当今世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各国代议制又有各自独特之处。本文从人大代表与议会议员这一代议制度的组成细胞入手,通过分析代议制下我国人大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的差异,管中窥豹,力透中西代议制度的差异。并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当借鉴西方议会制为我所用的东西,为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以期使我国政治制度的设计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不失代议民主精神实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怀中  范洪敏  
个体不同的结构地位和流动性预期决定了民众对社会收入不平等不同的认知和判断,实证分析二者对居民认可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发现:就客观结构地位而言,月收入水平与认可不平等程度存在倒N型关系,受教育年限越长认可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党员比普通群众认可更高程度的不平等;就主观流动预期而言,民众对未来社会经济地位的流动预期比社会经济政治地位更显著地影响了个体认可的不平等程度,向上乐观的流动预期能明显提高民众对收入不平等的承受力和容忍度,从而可间接维护社会的稳定。因而应重视建立并完善社会流动机制,以确保程序与机会的公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传豹  
金融体系能否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从分工视角研究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在金融结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选择指数和结构错配指数对此给出了自洽的解释。19802013年全球64个经济体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存在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规模及其风险特性的最优金融结构,采取违背最优金融结构的金融模式,不管是放松金融工具创新的监管、过度重视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还是过度压抑小额信贷、民间借贷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均会恶化收入不平等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传豹  
金融体系能否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从分工视角研究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在金融结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选择指数和结构错配指数对此给出了自洽的解释。1980~2013年全球64个经济体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存在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规模及其风险特性的最优金融结构,采取违背最优金融结构的金融模式,不管是放松金融工具创新的监管、过度重视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还是过度压抑小额信贷、民间借贷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均会恶化收入不平等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游启明  
大国间因权力增长不平衡而出现权力转移是国际政治的常态。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厘清权力转移现象的本质,也能为发展国家间关系提供启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转移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地探讨。作为理论的开创者,奥根斯基在批判均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权力转移理论的核心假设。随后学者们从概念以及推论两个层面进一步深化了权力转移理论。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理论努力,权力转移理论对国家目标、大国间权力的动态关系和国际秩序的研究都呈现出进步性,但它也需要深化对权力转移原因的探讨,并改变权力转移理论的"现状偏见""主导国偏见"和"能动型崛起国"缺位问题。中国学界可以批判地利用这一理论框架,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国际战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有效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微观基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理论视角,研究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不平等指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努力不平等可通过激励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创新,机会不平等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扭曲与错配抑制企业创新能力。(2)实证检验表明,由于努力不平等的促进作用与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无显著作用,且机会不平等通过降低社会流动预期和社会信任间接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其中降低社会流动预期效果更为显著。(3)合理企业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制度、财政适度的"有为政府"以及高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本能够降低机会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4)不平等指标对企业非核心创新影响较大,对企业核心创新影响较小。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创新产业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华  徐建斌  
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引起社会普遍不满和对社会稳定构成实质威胁的是居民主观层面所不认可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尝试考察我国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将主观收入不平等合理分解为认可的不平等和不认可的不平等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本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居民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不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此外,公平认知对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当前政府的改革应该从消除体制性障碍入手,特别是要消除行业垄断、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等,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为形成合理的收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切。鉴于税制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然后在对中国199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虽然所得税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企业所得税却相比个人所得税更为有效;二是商品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为明显的累退性;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结构以及人力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尽相同;四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国具有显著的递延惯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以及税制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