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9)
- 2023(3804)
- 2022(3356)
- 2021(3147)
- 2020(2821)
- 2019(6584)
- 2018(6456)
- 2017(13650)
- 2016(7219)
- 2015(8348)
- 2014(8363)
- 2013(8447)
- 2012(7723)
- 2011(6725)
- 2010(7073)
- 2009(6939)
- 2008(7484)
- 2007(6910)
- 2006(6365)
- 2005(6156)
- 学科
- 业(33545)
- 管理(32416)
- 企(31810)
- 企业(31810)
- 济(29985)
- 经济(29934)
- 财(17999)
- 务(15197)
- 财务(15184)
- 财务管理(15152)
- 企业财务(14689)
- 方法(14685)
- 数学(12355)
- 数学方法(12208)
- 制(11544)
- 银(8255)
- 银行(8255)
- 体(7913)
- 行(7737)
- 融(7453)
- 金融(7453)
- 体制(7229)
- 业经(7028)
- 中国(6801)
- 农(6067)
- 公司(5396)
- 贸(5028)
- 贸易(5023)
- 理论(4956)
- 易(4903)
- 机构
- 大学(107257)
- 学院(106230)
- 济(44929)
- 管理(44668)
- 经济(43886)
- 理学(37526)
- 理学院(37234)
- 管理学(36820)
- 管理学院(36620)
- 研究(30314)
- 中国(29236)
- 财(27649)
- 京(22065)
- 财经(21098)
- 经(18983)
- 江(16267)
- 财经大学(15694)
- 中心(15254)
- 所(15125)
- 北京(14744)
- 科学(14679)
- 商学(13959)
- 商学院(13875)
- 州(13571)
- 经济学(12916)
- 研究所(12617)
- 范(11742)
- 师范(11687)
- 经济学院(11531)
- 人民(11090)
- 基金
- 项目(58680)
- 科学(47076)
- 研究(44720)
- 基金(44336)
- 家(36571)
- 国家(36222)
- 科学基金(32577)
- 社会(29058)
- 社会科(27552)
- 社会科学(27544)
- 基金项目(23340)
- 自然(21396)
- 省(21194)
- 教育(21189)
- 自然科(20926)
- 自然科学(20923)
- 自然科学基金(20577)
- 资助(19150)
- 编号(18380)
- 划(17812)
- 成果(16123)
- 部(14265)
- 教育部(12978)
- 人文(12958)
- 性(12860)
- 重点(12553)
- 项目编号(12530)
- 课题(12058)
- 制(11957)
- 创(11746)
共检索到17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增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颐 刘志远
本文以2002年到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中流通股东的分类表决制为研究背景,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监督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市场对再融资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基金持股与再融资否决结果显著正相关,券商持股与再融资否决结果不显著相关,从而表明基金利用了手中的投票权并对方案否决产生关键作用,但券商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基金的表决具有理性特征,以再融资表决结果和基金持股比例构建的交互项与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显著正相关,反映出基金支持了优秀公司的再融资诉求。该结论支持了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的壮大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德仁 黄亮华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0年间的数据研究公司代理成本和独立董事津贴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津贴与独立董事所在公司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监督强化了这一正相关关系,且这两种关系主要出现在代理成本相对较低的公司。文章研究结果意味着,独立董事已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重视公司的代理成本,且可能要求不同程度的津贴水平为其面临的代理问题寻求风险补偿,而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促进了独立董事重视所在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风险补偿。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林志伟 胥佚萱 郭琳
文章通过模型证明大投资者(Blockholders)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对上市公司实施更多的监督,并且大投资者的监督行为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但模型也表明机构投资者是否实施监督及其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增量取决于监督的成本和收益。文章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四个基本结论。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积极地监督上市公司,并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政府干预(用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为政府代表)减少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收益,降低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削弱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积极性。研究结论表明,发展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提升企业价值;但是政府干预限制了机构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问题 分红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司维寰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上市企业必须在有效控制成本粘性和大力发展创新的前提下获得持续竞争力,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但创新过程中种种因素会导致成本粘性的提升,长此以往必定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引入了机构投资者监督这一调节变量。通过研究发现:创新投入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越大其成本粘性程度就越高;机构投资者监督显著削弱了创新投入与企业成本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力度越大,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促进作用越弱。
关键词:
创新投入强度 成本粘性 机构投资者监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春生
文章利用被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舞弊公司及未舞弊公司为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是扮演监督者还是跟随者角色。研究发现,从公司舞弊前一季度到后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并未减持舞弊公司股份,不具备舞弊预测与识别能力;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利用分析师评级结果进行投资决策;机构投资者容易被舞弊公司误导,而分析师评级则有助于减轻机构投资者被误导程度。结果表明,目前机构投资者更多扮演着跟随分析师的消极角色而非有效监督者的积极角色,分析师评级具有一定的决策有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王丽娟
文章采用2015—2017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改善了企业研发补贴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对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不同类型,研究其监督效应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研发补贴绩效的改善更为显著,在考虑产权性质的前提下,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绩效更具影响力。
关键词:
研发补贴 研发补贴绩效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云 吕纤 韩云
政府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行为决策形成差异化影响,围绕企业绿色治理的市场驱动型环境治理机制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路径之一。本文从市场驱动型环境治理机制视角拓展股东积极主义模型,利用文本分析法等测度机构投资者沟通有效程度,探讨机构投资者驱动企业绿色治理的监督效应及内在机理。模型推导发现,机构投资者基于绿色价值创造和社会效用动机,积极沟通介入控股股东绿色经营决策,有效沟通的门槛条件取决于绿色关注、声誉因素、退出威胁和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成本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证实,机构投资者沟通对于公司绿色治理绩效产生正效应,且在绿色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绿色声誉较大、退出威胁更强烈、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或两权分离程度较低时绿色治理作用更显著;机构投资者沟通形成了提高绿色投资效率、驱动绿色创新、抑制绿色代理冲突和促进碳减排的绿色治理传导路径。本文进一步引入环境规制外生冲击,验证了碳排放权交易、新环保法实施与机构投资者沟通形成的绿色治理联动效应。最后,本文提出要发挥机构投资者绿色积极主义行为的市场驱动力作用,从内部传递性和外部联动性角度提升有效沟通程度,促进企业绿色治理机制形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聪
详细分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然后通过机构投资者自身发展演变过程,深入分析了他们作为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在既定的制度背景下,只有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鼓励其长期持股,机构投资者才有动机和能力积极"发言"。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发展现状 监督动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合君 王思雨
本文以2011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网络关注度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行业异质性和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网络关注度越高,公司税收规避程度越低,即投资者网络关注对公司税收规避具有监督效应,且投资者网络关注度在高新技术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监督效应更为显著。研究发现证实了投资者网络关注在治理公司税收规避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丰富了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投资者网络关注度 税收规避 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
公众投资者利益 机构投资者 委托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剑兵 李娜
金融资产的收敛速度反映了企业金融资产动态配置的效果,机构投资者团体作为企业金融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对金融资产收敛速度发挥何种作用尚未明确。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Python运行Louvain算法和Bron-Kerbosch算法识别并计算机构投资者抱团持股比例,探究机构投资者抱团对金融资产收敛速度的作用。结果表明,金融资产动态配置过程中存在“最优值”,机构投资者抱团对金融资产收敛速度产生倒U型调节作用。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抱团影响了金融资产配置过程中的成本以及决策者配置金融资产的意愿,进而作用于金融资产收敛速度。效应识别表明,机构投资者抱团持股比例适度时,发挥了有效监督效应;持股比例过大时,发挥了合谋效应,排除了过度监督效应存在的可能性。进一步检验可知,在非国有、投机以及庞氏融资型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对金融资产收敛速度作用更明显;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治理效应在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团体中、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时作用更强;适度规模的机构投资者抱团能加快企业金融资产收敛速度,进而提升企业未来主业业绩以及外部资本市场稳定性。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治理效应,治理企业“过度金融化”问题以及为金融资产动态配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伟峰 陈彦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经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越高,而且由于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督存在差异,与被投资公司只存在投资关系的机构投资者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监督作用更明显。此外,本文发现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能提高机构投资者监督财务报告质量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