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4)
- 2023(17680)
- 2022(15275)
- 2021(14285)
- 2020(12128)
- 2019(28050)
- 2018(27285)
- 2017(52243)
- 2016(28289)
- 2015(31736)
- 2014(31246)
- 2013(30891)
- 2012(28057)
- 2011(24992)
- 2010(24887)
- 2009(23045)
- 2008(22111)
- 2007(18725)
- 2006(16064)
- 2005(13888)
- 学科
- 济(110336)
- 经济(110215)
- 管理(83011)
- 业(80343)
- 企(67453)
- 企业(67453)
- 方法(54994)
- 数学(48154)
- 数学方法(47592)
- 财(31995)
- 中国(30656)
- 农(28928)
- 业经(23925)
- 学(23427)
- 贸(22185)
- 贸易(22171)
- 务(21902)
- 财务(21827)
- 财务管理(21753)
- 易(21635)
- 企业财务(20545)
- 制(19941)
- 农业(19411)
- 地方(19357)
- 技术(17747)
- 环境(17207)
- 和(16921)
- 理论(16507)
- 银(15947)
- 银行(15883)
- 机构
- 大学(398087)
- 学院(395173)
- 济(160771)
- 管理(158054)
- 经济(157711)
- 理学(138776)
- 理学院(137305)
- 管理学(134882)
- 管理学院(134202)
- 研究(131470)
- 中国(99006)
- 京(84512)
- 科学(82543)
- 财(72670)
- 农(67221)
- 所(65742)
- 业大(62368)
- 研究所(60202)
- 财经(59847)
- 中心(59501)
- 经(54855)
- 江(54015)
- 农业(53217)
- 北京(52554)
- 经济学(48907)
- 范(48783)
- 师范(48194)
- 院(47826)
- 财经大学(45073)
- 经济学院(44298)
- 基金
- 项目(280296)
- 科学(220112)
- 基金(206083)
- 研究(198271)
- 家(182423)
- 国家(180990)
- 科学基金(155030)
- 社会(126572)
- 社会科(120150)
- 社会科学(120116)
- 基金项目(109599)
- 省(107053)
- 自然(103393)
- 自然科(101026)
- 自然科学(100996)
- 自然科学基金(99190)
- 划(91394)
- 教育(91001)
- 资助(85333)
- 编号(78439)
- 重点(63080)
- 部(62348)
- 成果(61808)
- 发(58402)
- 创(58312)
- 科研(54645)
- 创新(54518)
- 课题(53390)
- 教育部(53375)
- 国家社会(52906)
- 期刊
- 济(162518)
- 经济(162518)
- 研究(111282)
- 中国(71635)
- 学报(67945)
- 科学(60457)
- 农(59337)
- 财(57361)
- 管理(55638)
- 大学(51218)
- 学学(48757)
- 农业(41229)
- 教育(35789)
- 技术(31974)
- 融(29793)
- 金融(29793)
- 财经(28751)
- 经济研究(28004)
- 业经(25959)
- 经(24601)
- 业(22173)
- 问题(21478)
- 版(19637)
- 科技(19288)
- 技术经济(18280)
- 贸(18000)
- 理论(17540)
- 财会(17519)
- 业大(17494)
- 图书(17327)
共检索到557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代理成本对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本文在对我国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在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四个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财务杠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因此,建立在英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
关键词:
代理成本 代理冲突 审计质量 审计师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文章在对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建立在英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在公司规模、成长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仅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成长性、财务杠杆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关键词:
代理成本 代理冲突 审计质量 审计师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辉
根据代理理论,独立审计的产生源自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求。代理冲突的程度将导致不同的审计质量需求,因此产生对异质审计师的需求。西方大量关于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师变更的经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这一结论建立在有效的价格保护机制前提之下,对于市场发展和公司代理关系均与英美有较大差异的转型经济(包括我国)未必成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美群 杨映月
文章以代理理论为出发点,对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总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与审计师的选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审计师选择负相关;地理位置对审计师选择有重要影响。针对创业板市场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代理成本 审计师选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蔺欣 刘金金 刘茜
IPO发行制度规定企业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发审委中有审计师担任委员,所以审计师在IPO过程中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IPO公司雇佣的中介机构,又是IPO资格的审核者。那么IPO公司会不会利用审计师的这种双重身份,通过购买审计师的服务来协助其对发审委委员寻租,最终顺利通过IPO审核呢?本文基于寻租动机,研究具有什么特征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有审计师在发审委中担任委员的事务所。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寻租的视角来提供经验支持,丰富了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将 宋淑婵
海外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会计审计行为,但当前海归高管如何影响审计师选择问题尚未引起关注。基于此,选择2010—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①海归高管更加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②当代理成本增加时,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倾向更强;③国有产权性质强化了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动机。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和进一步补充测试中海归高管影响代理成本和海归高管通过审计师选择影响企业价值的两大检验结果,基本上证实代理成本是驱动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动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隆
本文以2010~2012年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IPO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试图验证IPO公司股权制衡度、代理成本、IPO前公司规模与审计质量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重点考察了代理成本对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针对以上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娜 李世刚
近年来,获得境外居留权的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其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以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为视角,手工收集2004~2015年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数据,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审计师选择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基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董事会成员境外居留权更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进行审计,同时也付出了更高的审计费用,研究结论对于现阶段规范国有企业有关人员的境外居留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瑶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的核心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国有股东不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文章针对中国A股IPO市场审计师的选择问题,选取IPO抑价、审计师质量等变量,实证研究国有股东在A股IPO市场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动机。发现国有股东不太愿意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原因不是国有股东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履行了保险作用,不是国有股东能够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降低IPO融资成本,也不是高质量审计师有更强能力限制国有股东或管理者的代理问题,而是国有股东损害了高质量审计师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文章丰富和深化了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师声誉机制的认识
关键词:
国有股权 IPO 审计师选择 审计师声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何晓东 余玉苗
本文基于我国2002年至2004年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以经济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保险角色理论为指导,提出影响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认识我国IPO市场审计师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并针对我国IPO市场审计师服务的现状,提出引导市场增加对高质量审计需求的方法和激励事务所自愿创立声誉的建议。
关键词:
IPO 审计师选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易玄 谢志明
公司通过权衡信号成本与信息收益,选择一种或多种市场信号,包括审计师选择、留存股权和盈余披露等。各信号间的内生性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我们以2000—2002年中国155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系统实证,发现:我国IPO市场审计师选择、盈余预测与留存股权并非替代信号,风险越大公司越倾向保留较低股权;盈利预测对股权留存并没有显著影响;审计收费对公司审计师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审计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留存股权 盈余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筱 胡春晖
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事务的推陈出新和生活的快节奏。被誉为"经济警察"的审计师,在经济世界里承受着各种压力,并为经济事务投入自己的情感与人格,这种付出属于心理成本范畴。李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成方 刘慧龙
审计师选择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国有股权在中国A股IPO市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我们发现,国有股比例越高,公司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的概率越低;当国有股权比例较低时,高质量的审计师能够降低IPO发行抑价,但是,国有股比例的提高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降低IPO抑价的作用,并且,国有股比例越高,IPO抑价越高。这说明国有股权对IPO中的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既不是因为国有股比例的提高容易导致公司与低质量的审计师合谋,也不是因为国有股权可以代替高质量的审计师在降低IPO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因为国有股权会损害高质量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发挥,进而损害了其在降低IPO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作用。本...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国有股权 审计师声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健 王伟 张雪华
以2002~2012年我国133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师选择与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四大审计的IPO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稳健性均显著低于非四大审计的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但本土十大与非十大审计的IPO公司之间的盈余稳健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兰 许日 王春飞 伍利娜
因被同一实际控制人所控制,企业集团中的上市公司审计问题呈现出与单个公司不同的特征。以往研究通常关注单个公司,对于集团内多家上市公司的统一审计研究,也仅侧重于经济后果的影响方面。那么,形成企业集团统一审计的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运用Logit模型对2003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隶属于企业集团的1064个样本进行回归,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东间的代理冲突越严重,越有可能选择集团统一审计;集团内存在地缘关联的公司,更可能选择集团统一审计。进一步研究虽然没有发现上市公司选择集团统一审计是出于业务协同,从而在经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审计师选择 统一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师选择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与审计定价——基于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研究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数据的研究
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师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3年数据的研究
独立审计师选择与公司治理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自愿审计、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
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证券分析师跟踪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治理、产权性质与代理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