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19)
- 2023(2935)
- 2022(2471)
- 2021(2230)
- 2020(1844)
- 2019(4526)
- 2018(4208)
- 2017(8807)
- 2016(4678)
- 2015(5336)
- 2014(5246)
- 2013(5336)
- 2012(4696)
- 2011(3860)
- 2010(3804)
- 2009(3849)
- 2008(4203)
- 2007(3917)
- 2006(3396)
- 2005(3166)
- 学科
- 济(23266)
- 经济(23250)
- 管理(20486)
- 业(20456)
- 企(18535)
- 企业(18535)
- 方法(12888)
- 数学(11776)
- 数学方法(11743)
- 财(10689)
- 务(9090)
- 财务(9088)
- 财务管理(9083)
- 企业财务(8459)
- 制(5360)
- 中国(5324)
- 融(5079)
- 金融(5079)
- 银(4953)
- 银行(4951)
- 农(4691)
- 行(4588)
- 业经(4293)
- 市场(3973)
- 贸(3461)
- 贸易(3454)
- 划(3363)
- 体(3334)
- 易(3305)
- 体制(2953)
- 机构
- 大学(69887)
- 学院(68622)
- 济(35350)
- 经济(34803)
- 管理(30126)
- 理学(25660)
- 理学院(25525)
- 管理学(25356)
- 管理学院(25248)
- 研究(19915)
- 中国(18963)
- 财(18669)
- 财经(14908)
- 京(13870)
- 经(13584)
- 经济学(11984)
- 财经大学(11388)
- 经济学院(10769)
- 中心(9882)
- 江(9743)
- 商学(9281)
- 商学院(9210)
- 所(9117)
- 融(8901)
- 金融(8755)
- 北京(8632)
- 经济管理(8394)
- 科学(8338)
- 农(8062)
- 州(7804)
- 基金
- 项目(41420)
- 科学(34134)
- 基金(32966)
- 研究(30402)
- 家(27410)
- 国家(27249)
- 科学基金(24920)
- 社会(21987)
- 社会科(21048)
- 社会科学(21040)
- 基金项目(17448)
- 自然(15778)
- 自然科(15455)
- 自然科学(15454)
- 自然科学基金(15239)
- 省(15041)
- 资助(14049)
- 教育(13913)
- 划(12230)
- 编号(11134)
- 部(10291)
- 国家社会(9479)
- 教育部(9478)
- 人文(9466)
- 重点(8986)
- 创(8793)
- 制(8658)
- 成果(8567)
- 大学(8504)
- 创新(8264)
共检索到106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邵军
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内容包括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界定及代理成本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评价现有文献,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为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
代理成本 内部资本市场 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王娃宜
本文选取深沪两地140家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与100家非集团国有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均显示:(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的主导代理关系为管理层代理关系,而非控股股东代理关系,即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代理问题,国有控股股东由于"缺位"并没有将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其进行利益侵占的隐蔽渠道;(2)从集团总部层面来讲,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但从成员公司的层面来讲,总部与成员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使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受损。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双重代理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当企业拥有多个业务部门时,拥有相应的投资机会的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会展开竞争,作为企业总部的集团为了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需要将各投资机会产生的现金流集中起来重新分配,以提高内部投资效率。这种资金再分配使得企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当企业外部融资市场出现信用约束,也即具有正NPV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融不到资金或者融得的资金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目前可控制的资金在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童勇 王彦
近年来,我国企业“脱实向虚”倾向明显,闲置资金并未完全用于润泽自身实业发展,对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文章选取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金融化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内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性均存在非线性关系,前期主要发挥促进作用,后期则表现为负面影响。同时,代理成本的增加会平滑企业金融化对内部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性质和行业特征的企业受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深入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关系,为扩大企业集团内部投资的正外部性,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供给性结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崔志霞 杨国莉 黄秋敏
受"现金为王"管理理念的影响,持有现金成为企业满足日常流动性需求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选择策略。文章利用中国深沪证券交易所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实际控制人角度来识别集团内成员企业,实证检验了委托代理关系影响下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较高;(2)由于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治理效应,企业举债有利于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3)集中的股权结构提高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而分散的股权结构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增加了现金持有水平,支持了大股东监督激励假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剑
本文选取了2010—2018年的A股上市企业相关数据,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企业发展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路径进行分析,并针对内部资本效率存在的无效问题,引入企业内部控制这因素进行考虑。在内部实证指标的选取上,考虑了内部资本市场活跃、效率,以及内部控制的建设、信息披露以及审计质量等细分指标对发展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内部控制质量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建新
通过构造了一个多分部企业内部跨期资本配置模型,本文考察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管理激励和配置效率问题,这是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的一个综合和扩展。本文的模型把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论”和“无效率论”结合到一起,分析表明,在通过内部资本市场重新配置资本并能诱使两个经理努力工作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两个单分部企业组合的效率,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种结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奋强
笔者以2004年~2010年中国深、沪两市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内部资本市场企业与非内部资本市场企业资本投资效率判定模型,间接比较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投资效率;通过引进企业所有权性质,研究不同所有权性质下内部资本市场运行中的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内部资本市场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相对较高,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资本投资效率,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的资本投资效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彬 潘爱玲
并购作为企业集团实现特定战略诉求的秩序化、系统性资本运营活动,必然会从规模、性态等方面改变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体系乃至最终影响其运行效率。研究发现:公司并购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即虽然公司并购会线性扩张内部资本市场的空间边界、行业边界、产权边界并使其规模总量得以递增,但结构重塑所诱发的母子公司关系不规则演变风险、控制权重置及其衍生冲突等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反向降低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由此亟需探讨内部资本配置视角下最优并购模式的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俊华 周全 韩贺洋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关键是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文章回顾了已有的国外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指出了它们的缺陷,并构建了新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该模型改进了投资机会指标,增加了验证因子和时间滞后因子,三因子包括分部上期相对获利能力、本期资本流向及下期相对资产报酬率,如果三因子符号相同,则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该模型还可测度企业集团"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文章还以万科为例检验和应用新模型,得出引进大股东监督能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结论。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投资机会 投资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龙 谢建国
本文首先检验了ICM的存在性,然后,运用敏感性托宾Q和敏感性现金流法度量系族企业ICM有效性,并构建了资产集中度指数和公司治理综合指标,最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资产集中度和公司治理对系族企业ICM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资产规模越大,资产集中程度越高,ICM效率越低;系族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ICM效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资本市场可能存在过度融资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峰娟 邹存良
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但多元化程度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并没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本文以同一控制主体下的华润置地、华润励致、华润创业为样本,分析了多元化程度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以连续5年的分部财务数据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元化程度对内部资本配置效率有直接影响。从专业化到多元化发展的初期,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会得到提高;超过一定程度后,多元化上升会降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本文的贡献在于以企业的分部财务数据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了直接研究,并提供了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相关的初步证据,也为以后大样本研究提供一种方法和基础。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多元化程度 资本市场效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建新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密切相关。本文考察了股权分散和股权集中情形下,双层代理和大股东控制问题是如何影响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分析表明,在公司治理不完善时,部门经理的寻租行为和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都会导致内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内部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