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8)
- 2023(2385)
- 2022(2103)
- 2021(1954)
- 2020(1807)
- 2019(4155)
- 2018(4124)
- 2017(8579)
- 2016(4282)
- 2015(4653)
- 2014(4613)
- 2013(4673)
- 2012(4218)
- 2011(3579)
- 2010(3701)
- 2009(3541)
- 2008(3831)
- 2007(3498)
- 2006(3075)
- 2005(2789)
- 学科
- 管理(18060)
- 济(17852)
- 经济(17834)
- 业(17672)
- 企(16385)
- 企业(16385)
- 财(10028)
- 方法(9155)
- 数学(8072)
- 数学方法(8035)
- 务(7620)
- 财务(7620)
- 财务管理(7603)
- 制(7218)
- 企业财务(7038)
- 银(5836)
- 银行(5836)
- 融(5587)
- 金融(5587)
- 行(5567)
- 体(4865)
- 体制(4596)
- 中国(3574)
- 业经(3237)
- 贸(3064)
- 贸易(3063)
- 易(2967)
- 农(2853)
- 制度(2837)
- 度(2837)
- 机构
- 大学(60471)
- 学院(58749)
- 济(27291)
- 经济(26707)
- 管理(26197)
- 理学(22255)
- 理学院(22101)
- 管理学(21882)
- 管理学院(21773)
- 研究(16874)
- 中国(16356)
- 财(15519)
- 京(12157)
- 财经(12061)
- 经(10997)
- 财经大学(9182)
- 中心(8962)
- 商学(8256)
- 商学院(8204)
- 经济学(8135)
- 江(8132)
- 北京(8018)
- 所(7857)
- 科学(7455)
- 经济学院(7273)
- 融(6938)
- 金融(6801)
- 研究所(6758)
- 州(6730)
- 经济管理(6554)
- 基金
- 项目(36504)
- 科学(29687)
- 基金(28569)
- 研究(26778)
- 家(23819)
- 国家(23612)
- 科学基金(21521)
- 社会(18067)
- 社会科(17327)
- 社会科学(17323)
- 基金项目(15253)
- 自然(14380)
- 自然科(14120)
- 自然科学(14119)
- 自然科学基金(13893)
- 省(12365)
- 教育(12309)
- 资助(12117)
- 划(10950)
- 编号(10377)
- 部(9015)
- 成果(8355)
- 教育部(8196)
- 人文(8122)
- 制(7546)
- 重点(7537)
- 创(7441)
- 国家社会(7373)
- 大学(7307)
- 性(7273)
共检索到92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德仁 黄亮华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0年间的数据研究公司代理成本和独立董事津贴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津贴与独立董事所在公司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监督强化了这一正相关关系,且这两种关系主要出现在代理成本相对较低的公司。文章研究结果意味着,独立董事已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重视公司的代理成本,且可能要求不同程度的津贴水平为其面临的代理问题寻求风险补偿,而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促进了独立董事重视所在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风险补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瑞兰 孙守用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可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独立董事在行使职能时所可能承担的成本以及所可能得到的激励的角度出发 ,详细解剖了影响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 ,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一整套建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督成本 激励 行为选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海燕 孙健 韦德洪
本文以2006~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根据投资目标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独立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越低,而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两类代理成本影响有限。在进一步考虑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后,发现独立机构持股在控股股东偏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情况下更能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表明在此情况下,独立机构对管理层自利行为有更大的监督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及混和截面数据模型(PoolingData)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治理效率的实际影响。发现引入机构投资者后,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发生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样本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后一期独立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从而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在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上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从而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变为市场效率的自觉要求,并且由此提高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效率的新思路。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机构投资者 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晴 王华
独立董事责任险(独董险)强化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信息监督动机。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机构投资者提高治理效率。实证分析认为,独董险和机构投资者形成显著的共同治理效果。一方面,对于管理层代理问题,独董险与机构投资者的共同机制对管理费用率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形成对显性代理行为的有效监督;机构投资者对ROA有显著的提升能力,一定程度弥补了独立董事对隐性代理行为监督上的不足。另一方面,独董险和机构投资者对国有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提高作用。独董险可以强化对披露信息的监督动机,机构投资者有助导入国有公司缺失的独立董事外部声誉约束。在信息监督过程需要较多时间和专业知识投入的情况下,两者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作用形成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义宏 吴志刚
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个人利益与控股股东利益不存在关联性的假设在事实上被拒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岩磊 余灼萍
文章以2010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并购前后各两年即2008年、2009年与2011年、2012年的绩效指标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和自由现金流作为代理成本的代替指标;同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检验机构投资者对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指标(Tobin_Q)和财务绩效指标(每股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会损害到并购后公司的绩效,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升并购公司绩效,并可以抑制并购公司代理成本对并购绩效的损害。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成本 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祝继高 叶康涛 陆正飞
本文基于中国强制披露的董事会投票数据,从董事会决策的视角,对比分析了非控股股东董事和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监督行为差异。本文发现,相比控股股东董事和内部董事,非控股股东董事更有可能投非赞成票,而独立董事更不可能投非赞成票。本文还发现,非控股股东董事在业绩差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有可能投非赞成票;独立董事在业绩差的企业中更有可能投非赞成票,但在国有企业中更不可能投非赞成票。上述结果表明,在业绩差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非控股股东董事的监督作用更为明显,而独立董事的监督行为则表现出很强的风险规避倾向。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董事投非赞成票能够改善公司未来会计业绩。总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股权集中且投...
关键词:
非控股股东董事 独立董事 董事投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阿平 林雨 张丽花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有效性 双重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长江 杨昱琪 兰凯
公司ESG绩效的提升需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的合力。独立董事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安排,能够通过协调代理问题影响ESG绩效。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代理成本与ESG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提升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第一类代理成本在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提升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均未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进辉 黄泽悦 朱军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主要工作所在地信息,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地理距离对公司代理成本的经验影响关系。本文发现,独立董事地理距离与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均呈现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意味着独立董事距离任职公司太远或太近都不利于其发挥监督职能,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欠发达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地理距离对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影响会因公司的产权性质和外部的制度环境而存在强弱差异。此外,本文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与任职公司间的地理距离越远,其越可能缺席公司的董事会会议,从而提供了地理距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运森
以往,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过于关注独立董事的属性特征,使得结论互相矛盾。更有甚者,认为独立董事只是"花瓶"。本文则从独立董事所处董事网络的位置特征出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衡量了独立董事在整个董事网络中位置的差别及其对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股东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及大股东—中小股东的第二类代理问题都越低,但公司的产权背景会削弱这种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资产运营越有效率,即代理效率也越高。结论表明,不同董事网络背景的独立董事治理行为是有差异的,这为"独立董事作用之谜"的解决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进辉 黄泽悦 朱军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主要工作所在地信息,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地理距离对公司代理成本的经验影响关系。本文发现,独立董事地理距离与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均呈现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意味着独立董事距离任职公司太远或太近都不利于其发挥监督职能,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欠发达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地理距离对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影响会因公司的产权性质和外部的制度环境而存在强弱差异。此外,本文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与任职公司间的地理距离越远,其越可能缺席公司的董事会会议,从而提供了地理距离影响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直接履职行为证据。本文的研究既丰富了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也把关于地理区位特征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研究扩展到了独立董事领域,相关研究结论能够帮助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根据独立董事的地理区位特征更好地识别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助于加深理解和科学评价中国独立董事的治理行为及其治理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本文基于代理问题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监督影响公司价值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通过拓展Cohn&Rajan(2013)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机构投资者监督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存在不同代理成本下的门槛效应,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概率和预期收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本文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代理成本,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2010—201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提升公司价值,在代理成本较高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仅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增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