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9)
- 2023(7680)
- 2022(6154)
- 2021(5465)
- 2020(4770)
- 2019(10614)
- 2018(10533)
- 2017(21308)
- 2016(11253)
- 2015(12391)
- 2014(12090)
- 2013(12276)
- 2012(11083)
- 2011(9284)
- 2010(9609)
- 2009(9541)
- 2008(10120)
- 2007(9208)
- 2006(8069)
- 2005(7577)
- 学科
- 业(78148)
- 企(75059)
- 企业(75059)
- 济(60220)
- 经济(60157)
- 管理(57039)
- 方法(28477)
- 财(26384)
- 业经(24961)
- 务(22814)
- 财务(22812)
- 财务管理(22803)
- 企业财务(21584)
- 数学(20957)
- 数学方法(20910)
- 农(19382)
- 农业(15202)
- 技术(14761)
- 策(12706)
- 制(12401)
- 企业经济(12138)
- 划(12015)
- 经营(11395)
- 和(10912)
- 体(10722)
- 理论(10507)
- 中国(10324)
- 技术管理(10135)
- 体制(9766)
- 决策(9075)
- 机构
- 学院(170117)
- 大学(162106)
- 济(79452)
- 经济(78365)
- 管理(74866)
- 理学(64420)
- 理学院(63992)
- 管理学(63508)
- 管理学院(63199)
- 研究(45584)
- 财(39863)
- 中国(39742)
- 京(32245)
- 财经(31545)
- 经(28641)
- 江(26157)
- 农(25320)
- 经济学(23996)
- 商学(23701)
- 商学院(23514)
- 科学(23457)
- 财经大学(23198)
- 所(21868)
- 经济学院(21859)
- 业大(21180)
- 中心(21045)
- 经济管理(20930)
- 州(20330)
- 北京(19924)
- 农业(19770)
- 基金
- 项目(102785)
- 科学(84328)
- 基金(78100)
- 研究(77523)
- 家(65210)
- 国家(64567)
- 科学基金(59272)
- 社会(53094)
- 社会科(50564)
- 社会科学(50553)
- 基金项目(41369)
- 省(40815)
- 自然(37687)
- 自然科(36911)
- 自然科学(36902)
- 自然科学基金(36389)
- 教育(34579)
- 划(31787)
- 资助(31611)
- 编号(30173)
- 业(29774)
- 创(25309)
- 部(23462)
- 成果(22552)
- 创新(22493)
- 重点(22186)
- 国家社会(22140)
- 制(22082)
- 发(21802)
- 人文(21612)
共检索到253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勇
文章选取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代理成本、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代理成本在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会显著增强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窦欢 陆正飞
本文采用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关联存款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呈现U型关系,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关联存款占现金的比重会随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进一步考察发现,与关联存款占比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关联存款占现金比重高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更低。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关联存款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鹏
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多个大股东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并存增加了企业现金持有,这种增加效应主要出于大股东的“预防性动机”和“战略性动机”;而且其影响在民营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加明显。这种“高持现”并非大股东之间“共谋”的结果;相反,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提升了企业价值。因而,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引入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治理机制,发挥大股东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同时,保持充足的现金储备,把握市场机遇,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淳 刘思淼 陈玥
已有多元化经营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也是"多元"的,不同公司特征和不同影响链条下多元化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以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分别从市场价值和公司绩效视角分析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并不显著,但按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分组回归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高时,能够有效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使得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提高现金持有价值;而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时,严重的代理冲突会导致多元化经营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损失效率,从而导致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以 吕玉言 杨夏妮
以往文献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因素的探讨中,还没有加入合约实施效率这一重要指标。基于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代理成本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以及两者间关系在不同地区合约实施效率下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代理成本在合约实施效率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但合约实施效率的提升会抑制代理成本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合约实施效率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代理成本在合约实施效率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对政府改善地区制度环境和企业规范内部治理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非控股大股东可以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有效的制约。传统研究认为,非控股大股东通过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来实现公司治理,但对退出威胁机制的作用关注不足。本文以1999-2015年中国沪深A股26 485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退出威胁在股权分置改革、股价崩盘风险和股市行情等情境下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两类代理成本。平均来说,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第一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68个百分点,第二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14个百分点,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之所以能发挥治理作用,是因为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在乎公司股价;进一步检验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价崩盘风险越高或当股市处于熊市阶段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退出威胁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监管层和投资者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毅 石水平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深市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大股东杠杆增持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并将债务违约风险引入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研究框架中,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杠杆增持与融资约束显著负相关;债务违约风险与融资约束显著正相关;债务违约风险显著削弱大股东杠杆增持与企业融资约束间的负相关程度。
关键词:
大股东杠杆增持 融资约束 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婧清 刘树海 张俊民
为了促进公司采用匹配于其治理环境的现金政策,从"掏空"与"支持"双重动机视角研究了大股东治理体制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机理。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13年的数据,使用门槛回归模型,将大股东治理体制细分为"制衡"与"独裁"两种类型,检验和比较了不同治理体制下的现金持有价值。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制衡"型体制,"独裁"型体制下现金持有价值较低,并且这种差距在非国有公司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独裁"型体制增强了非国有公司中大股东的"掏空"与"支持"动机,以及国有公司中的"掏空"动机,但是并未增强国有公司中的"支持"动机。结论为,"制衡"型体制下公司应当持有较多现金,"独裁"型体制下应当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从二元股权结构向全流通市场过渡期间,有效调控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认为在中国现行制度环境下上市公司内部人、政府与投资者间所形成双重代理问题(twin agency problems)决定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其本质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占。通过收集上市公司大股东出售解禁股情况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指出股改对价方案对投资者补偿不足而形成巨大的流通权溢价空间,并且如果公司中双重代理成本越大,大股东出售解禁股激励就越强,出售水平也越高。给定上市公司的股改对价水平,较低的双重代理成本降低大股东出售解禁股的动力,从而降低投资者未来从公司获得收益的风险。本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旭辉 黄雷
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2010年具有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分析发现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均是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重要因素,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负相关;次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与股权代理成本正相关;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力 韩亮亮
本文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0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计量代理成本,采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反映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代理成本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力 陈光
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是对较为稀缺的控制权资源和原来上市公司的股权配置状况进行重新安排的行为。对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看该控制权转移行为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公司价值并降低了代理成本。本文拟通过分析控制权转移前后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私有部分和共享部分比例的变化,构建控股股东"边际代理比率",并以此作出从代理成本角度对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新峰 李四海
企业捐赠背后的真实动机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代理理论,本文从企业内部个人收益角度探讨企业捐赠是否存在借他人资源谋个人私利的"慷他人之慨"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利用非国有产权企业样本考察了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捐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非国有产权企业捐赠中存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少,企业捐赠意愿越强烈、捐赠水平越高。并且,董事长权力的增大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捐赠行为代理冲突。同时本文通过国有企业与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的对比分析,对非国有企业捐赠行为代理冲突进行侧面论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我国当前制度背景下,代理人捐赠行为的个人收益可以从政治资源的获取与维护中得到体现。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就企业捐赠行为背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进行探讨,是对企业捐赠等社会责任领域文献的补充以及企业代理成本研究视域的拓展,同时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我国企业捐赠行为的现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毅
以2005~2011年沪深两市A股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保护、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间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按照投资者保护程度的高低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8%时,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48%时,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大股东持股比例 现金持有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