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7)
2023(13011)
2022(10997)
2021(10443)
2020(8863)
2019(20628)
2018(20343)
2017(39020)
2016(20794)
2015(23395)
2014(23363)
2013(22907)
2012(21157)
2011(18860)
2010(18806)
2009(17461)
2008(17339)
2007(15732)
2006(13443)
2005(11560)
作者
(59129)
(50228)
(49593)
(47361)
(31303)
(23944)
(22786)
(19604)
(18793)
(17625)
(16934)
(16846)
(15536)
(15443)
(15352)
(15258)
(15238)
(14516)
(14341)
(14318)
(12357)
(12144)
(12102)
(11587)
(11341)
(11327)
(11110)
(10975)
(10103)
(10067)
学科
(90072)
经济(89979)
(64787)
管理(54238)
(51279)
(42782)
企业(42782)
方法(41252)
数学(37092)
数学方法(36608)
农业(34087)
业经(24230)
(21926)
中国(21584)
地方(17341)
(16546)
(15938)
贸易(15935)
(15840)
(15551)
(13415)
财务(13369)
财务管理(13332)
(13331)
技术(12730)
(12643)
企业财务(12633)
银行(12616)
农业经济(12498)
(12162)
机构
学院(296167)
大学(291932)
(122648)
经济(120252)
管理(117256)
理学(102100)
理学院(101076)
管理学(99156)
管理学院(98616)
研究(95105)
中国(73947)
(66868)
(59681)
科学(58694)
(54207)
农业(51393)
业大(49862)
中心(47880)
(47221)
(44413)
财经(43544)
研究所(42955)
(39686)
(37742)
师范(37363)
经济学(36916)
北京(36553)
(34836)
经济管理(33884)
经济学院(33591)
基金
项目(203463)
科学(160167)
研究(149497)
基金(147938)
(129253)
国家(127827)
科学基金(109691)
社会(95307)
社会科(90014)
社会科学(89987)
(80904)
基金项目(78684)
自然(70393)
自然科(68746)
自然科学(68724)
教育(67906)
自然科学基金(67476)
(66740)
编号(62191)
资助(59950)
成果(49410)
(45398)
重点(45334)
(44253)
(42357)
课题(41021)
国家社会(39734)
科研(39679)
创新(39545)
教育部(38608)
期刊
(134100)
经济(134100)
研究(78808)
(69457)
中国(55069)
农业(47333)
学报(47091)
科学(43222)
(42174)
管理(37165)
大学(36632)
学学(34890)
业经(28867)
(27754)
金融(27754)
技术(26096)
教育(26046)
(22752)
财经(20495)
问题(19241)
经济研究(19055)
(17505)
(17185)
统计(15897)
农村(15118)
(15118)
世界(15101)
农业经济(15097)
技术经济(14849)
(13959)
共检索到427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华为  高琴  
文章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农村住户数据,构建了基于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代理家计调查瞄准框架。基于四类测量方法系统评估和比较了农村低保政策的实际瞄准效果与代理家计调查下的瞄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代理家计调查框架拟合优度较高,代理指标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关系显著;采用代理家计调查瞄准方法时,农村低保的瞄准效果明显优于实际瞄准效果;在改善农村低保瞄准方面,基于OLS分地区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代理家计调查框架比基于OLS总样本回归的代理家计调查框架的效果稍好;代理家计调查方法在降低西部地区漏保率方面效果更好,而在降低东部和中部地区错保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引入代理家计调查方法有助于提升其瞄准效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卓  秦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瞄准精度是识别和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关键。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中的13503个城市家庭为样本,系统研究代理家计调查(Proxy Means Tests,PMT)对城市低保瞄准偏误及其减贫效果的作用。基于OLS统计推断构建城市代理家计调查框架,综合运用对象瞄准法、补差瞄准法分析城市低保识别效率,实证分析FGT指数的变化以检验城市代理家计调查在提升减贫效果方面的表现。研究发现:当前城市低保漏保偏误仍然十分突出,瞄准效率有待提升;代理家计调查在降低漏保率方面优于其在降低错保率方面的表现;与实际瞄准机制相比,代理家计调查在降低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群体内部不平等程度的表现突出。优化城市低保制度体系,可引入城市代理家计调查,以有效解决城市低保瞄准偏差问题,提升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松彪  曾世宏  袁旭宏  
本文利用CHIP2013数据对我国城乡低保资源配置差异和瞄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人力资本和健康状况对城乡低保资源配置的影响是一致的,而家庭规模、年龄、性别、兄弟姐妹个数和就业/上学情况对城乡低保资源配置的影响则存在较大差异。(2)目前我国城乡低保资源配置效率均较低,存在较高的漏保现象。(3)按收入或资产来进行评估时,城市低保的瞄准效果要优于农村低保;但按倾向得分来进行评估时,农村低保的瞄准效果反而要优于城市低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欣  朱可涵  
低保瞄准是实现扶贫资源精准投放的前提。本文使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估算了中国农村的低保瞄准效率,发现农村地区低保救助资源不足、瞄准偏误较大、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现象。其次,本文基于分权制社区瞄准方式下基层政府的效用函数,构建了分析农村低保瞄准的理论框架,引入农户信息水平因素研究低保瞄准。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的信息水平对低保瞄准具有显著影响。在村内设置宣传公示栏,提高农户的信息水平,会减轻乡村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改善低保瞄准效率。最后,本文对农户信息水平如何影响低保瞄准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在地理环境恶劣、信息传播难度大的地区,农户信息水平更能减少低保瞄准偏误,这验证了信息传播的通知作用;在具有宗族势力、精英俘获更严重的村庄,农户信息水平更能改善低保瞄准效率,这验证了信息反馈的监督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明华   田北海  
基于2022年湖北省村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低保政策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依据事前收入“整户保”、核减事前收入“整户保”和核减事前收入“单人保”三种低保资格认定条件,分析了不同低保资格认定方式下的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并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低保瞄准偏差较大,已有研究认定低保应保对象时,忽略了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存在低估漏保率和高估错保率的缺陷。实证检验表明,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改进效应。据此,应加大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手段创新的完善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认定方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明华   田北海  
基于2022年湖北省村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低保政策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依据事前收入“整户保”、核减事前收入“整户保”和核减事前收入“单人保”三种低保资格认定条件,分析了不同低保资格认定方式下的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并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低保瞄准偏差较大,已有研究认定低保应保对象时,忽略了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存在低估漏保率和高估错保率的缺陷。实证检验表明,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改进效应。据此,应加大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手段创新的完善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认定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东梅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贫困农户作为瞄准单位,其运行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实施中目标家庭瞄准的准确性。本文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生计资产指标体系,对低收入农户生计资产进行量化分析,试图达到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家庭准确瞄准的目的。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可以直观地显示农户生计资产的组合及其配置状况,可用来判断农户整体生活状况,并可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准确排序。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方法不失为提高制度瞄准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艳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给予了最贫困的家庭和个人?这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宁夏690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有效地瞄准贫困家庭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并非确定低保对象的依据。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的偏误主要来自于农民对制度的不了解、人情因素以及分配程序的不公开。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新的家庭收入审核机制,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传波  王倩茜  
本文以120个整群抽样自然村的12131户为样本,以自评和村组干部双重认定的贫困户为困难户,分析了应救与实际救助之间的偏差。发现样本村约有6%的困难户,但其中只有28%获得了救助;而在获得救助的群体中有38%的农户既非自评特困户也不是村组干部认定的困难户,这个群体尽管从客观指标来看与参照户(非困难无救助户)相比要略差一些,但远好于"困难未救户"。"困难未救户"虽然仅略好于"困难已救户",但明显比受助非困难户差。在农村救助瞄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董强  刘启明  王妍蕾  韩璐  
本文通过对福建沙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地调查,详细而全面分析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在微观层面该政策如何偏离了其政策目标而导致瞄准偏差和瞄准遗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随着我国扶贫战略从区域扶贫向个人扶贫的转变,2007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资料,本文采用赤贫指数从多维度度量了农户的贫困程度,并将其应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率研究。赤贫指数越低,表示农户越贫困,理论上,这些农户也越应该获得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资格。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瞄准效率不高,瞄准遗漏和瞄准漏出同时存在。其中,在村级层面的分析结果发现,样本村中只有25.5%的最贫困农户在2007年得到了低保;同时,处于赤贫指数最低端的20%和40%的农户分别只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名额的50.67%和73.33%。而在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华为  徐月宾  
为了深入考察贫困测量误差对瞄准效果评估结果的影响,文章使用2010年河南和陕西省的农村低保执行状况调查数据,测算并比较了传统的收入贫困识别策略和多维度贫困识别策略下的农村低保瞄准效果。结果发现,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影响农村居民获得低保的因素还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状况、家庭财产拥有情况。如果仅通过家庭收入来识别贫困,农村低保会存在严重的瞄准偏误。当通过多维度贫困识别策略控制贫困测量误差后,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明显下降,说明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有相当部分是贫困测量误差所导致的。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农村低保的瞄准效果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类型救助项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锦  李实  王德文  
中国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城市贫困问题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城市低保的瞄准度是这一制度成功的关键。本文考察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低保的瞄准实践和瞄准表现,发现低保金发放考虑了家庭收入、财产和人口特征,兼顾了"托底线"和"救急难",这种做法在经济转型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多维审核机制,城市低保的漏保率在38.45%到66.28%之间,错保率在54.59%到69.17%之间,而且2013年低保瞄准效率比2007年有明显改善。评估低保的瞄准效率更适合使用多维标准,而不是只使用收入标准;在低保瞄准政策中对多维评估进行规范也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艳军  
如何将最低生活保障分配给真正的贫困家庭,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在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富审查机制背景下,基于宁夏690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户主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和耐用消费品特征等与家庭收入和消费相关的核心指标,构建了一个新的目标瞄准体系——代理财富审查体系(PMT)。通过随后的目标瞄准效率检验发现,该体系对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具备较好的识别能力。在严格实施代理财富审查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辅助措施,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地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瞄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秀平  李振刚  
农民工培训覆盖的人群具备什么特征,未参与培训者的特点如何?二者的比例、构成如何在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基于来自全国29个省市地区的1 652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府培训的调查数据,从政策执行视角下描摹农民工培训政策运行的内部图景,发现中央层次的政府政策执行者以全部农民工为政策目标群体,地方层次政策执行者运用负面性社会建构与选择性执行策略,培训未覆盖到大多数相对弱势新生代农民工,这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内部的培训机会不平等和分化,不利于这一群体的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要改善农民工培训政策的瞄准效果,应更加清晰界定新生代培训的目标群体,提升政策执行水平,发展面向青年的社会组织,调整培训工作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