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9)
- 2023(8225)
- 2022(6762)
- 2021(6299)
- 2020(5075)
- 2019(11778)
- 2018(11039)
- 2017(20525)
- 2016(11124)
- 2015(12708)
- 2014(12086)
- 2013(11837)
- 2012(11076)
- 2011(9573)
- 2010(9787)
- 2009(9243)
- 2008(8753)
- 2007(7439)
- 2006(6438)
- 2005(6086)
- 学科
- 济(49012)
- 经济(48964)
- 管理(35050)
- 业(34075)
- 企(28461)
- 企业(28461)
- 方法(24525)
- 数学(22019)
- 数学方法(21913)
- 财(17754)
- 中国(17314)
- 务(12623)
- 财务(12611)
- 财务管理(12543)
- 企业财务(12167)
- 审计(12153)
- 贸(11347)
- 贸易(11329)
- 易(11196)
- 农(11125)
- 制(10435)
- 业经(9769)
- 融(7979)
- 金融(7979)
- 银(7845)
- 银行(7844)
- 农业(7585)
- 行(7490)
- 体(7403)
- 出(6729)
- 机构
- 大学(157072)
- 学院(152453)
- 济(76565)
- 经济(75583)
- 管理(60729)
- 研究(54309)
- 理学(52741)
- 理学院(52267)
- 管理学(51796)
- 管理学院(51514)
- 中国(45946)
- 财(36817)
- 京(34405)
- 财经(29961)
- 经(27804)
- 科学(26854)
- 所(25966)
- 经济学(25820)
- 中心(24763)
- 经济学院(23493)
- 研究所(22896)
- 财经大学(22819)
- 北京(21786)
- 江(19756)
- 院(19671)
- 农(18799)
- 商学(18567)
- 商学院(18393)
- 业大(17051)
- 范(16951)
- 基金
- 项目(101194)
- 科学(82155)
- 基金(79085)
- 研究(76190)
- 家(68616)
- 国家(68164)
- 科学基金(59356)
- 社会(53233)
- 社会科(50954)
- 社会科学(50944)
- 基金项目(40274)
- 自然(35877)
- 自然科(35105)
- 自然科学(35098)
- 自然科学基金(34528)
- 教育(34307)
- 省(33251)
- 资助(33164)
- 划(29465)
- 编号(28868)
- 部(25384)
- 国家社会(24537)
- 成果(24281)
- 中国(23095)
- 重点(22889)
- 教育部(22751)
- 人文(21299)
- 发(21039)
- 创(20932)
- 性(20170)
共检索到234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艳艳 陈汉文 于李胜
研究高质量审计需求对于我们我们深化认识国内审计市场,合理创造和诱导高质量审计需求,提高审计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的研究发现,代理冲突严重的企业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向市场传递信号,以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并且在我国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与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随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审计质量需求增加会加剧,支持了审计需求的壕沟效应。另一方面,在我国,高质量审计确实能够有效制约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同时市场也能够识别企业的选择行为,并对此作出积极反应,高质量审计能够提高盈余的信息含量,降低代理成本。
关键词:
代理冲突 高质量审计需求 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德球 叶陈刚 李楠
本文分别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CEO等三个维度分解家族控制权配置模式,考察控制权配置对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的供给方面,超额审计费用随着代理冲突的提高而增强,与两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正相关,与家族CEO负相关。在审计师的需求方面,"四大"审计师需求与两权分离度和家族CEO负相关,与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正相关。研究结论表明,在不同的代理冲突下,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差异性特征反映了家族企业控制人在发送可承诺信号和攫取公司资源之间的利益权衡选择。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代理冲突 审计供给 审计需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吴斯卉
以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投资机会集、所有权性质以及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投资机会集越高则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审计师以缓解代理冲突,同时由于非国有公司治理水平相对更弱,作为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非国有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动机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处于市场化进程较慢、法治水平较低以及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机会集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丽华 王振山 李海霞
政治关联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市场化程度不高、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不够健全的制度环境下,政府在经济金融资源配置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积极地寻求并建立与政府之间的联系。然而,政治关联在给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弱化企业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和交易成本动机(即政治关联的融资约束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会加剧企业的代理问题,从而强化企业现金持有的代理动机(即政治关联的代理冲突效应)。那么,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决策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选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现金持有 融资约束 代理冲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丽华
本文选取2005~2013年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政治关联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政治关联与现金持有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基于企业终极控制人性质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中央国有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的动机对政治关联并不敏感,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的动机对政治关联是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加剧了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导致有政治关联的国有上市公司持有相对较多的现金。
关键词:
政治关联 代理冲突 现金持有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洪涛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主要源于委托代理冲突,股权结构又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从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股权制衡、股权流动性和股权激励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特殊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越集中和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而增强股权制衡、加大股权流动性和增加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过度投资 代理冲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李世辉 易玄
本文从股权契约财务冲突的视角研究审计合谋问题,以2005~2006年中国工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股权结构与股权契约主导性冲突模式、审计合谋变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股权结构由分散趋向集中,股权契约主导性冲突模式与审计质量变化模式具有反向特征,与审计合谋发生模式具有同向特征。研究所揭示的中国企业财务冲突与审计合谋之间的特殊联动形态,有助于判断和鉴别企业是否存在审计合谋。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财务冲突 审计合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车伟娜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重代理冲突对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控股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可操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变量与上市两个变量的交乘项与可操控应计利润均显著相关。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发现:一方面控股股东为谋取个人私利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掩饰自己的私利行为,而内部资本市场成为其进行掩饰的重要途径,这一系列行为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盈余质量;另一方面管理层利用其占有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为谋求个人私利具有很强的盈余操控动机,而内部资本市场同样成为其进行盈余操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双重委托代理冲突 内部资本市场 盈余质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洪灵 陈汉文
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审计收费为视角,实证地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控制权安排对外部审计需求的治理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能力可以导致差异化的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而当上市公司为国有最终控制时,则会削弱其高质量的外部审计需求。检验结果不支持我国目前的董事会制度(特别是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具有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治理效应。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对董事会进行改革,以使董事法律责任、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需求 审计费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西婵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5年数据为样本,就高质量的审计是否改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质量的审计既利于缓解投资不足,又有利于抑制投资过度。第二,相对于投资过度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对投资不足的改善作用更显著。这是因为一方面审计监督对投资过度的抑制必须依赖于其对公司内部治理的改善才能起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信息较不透明,高质量审计的信号传递有利于较好地缓解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地改善因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第三,在事务所规模、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三个审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小平 刘西友
以我国证券市场2000年至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审计质量对业绩—薪酬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审计在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功能。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为审计质量代理变量的检验表明,前十大事务所的业绩—薪酬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审计质量显著影响会计业绩在薪酬契约中的作用。这些证据表明,"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在缓解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中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功能。
关键词:
业绩—薪酬敏感性 审计质量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新途
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财务冲突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笔者以2004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一般性在于债权冲突类型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关。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冲突类型与企业所有权性质相关:即相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债权冲突;相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债务存在过度投资的债权冲突。
关键词:
债权冲突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美英
本文以沪市A股2007—2009年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探讨公司产生内部控制审计需求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越高;第一大股东为绝对控股股东、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股权性质与内部控制审计需求正相关。随着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内部控制审计需求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支持了内部控制审计需求的代理假说。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需求动因 代理理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杨小燕 黄洁
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价值的视角考察作为信息中介的高质量审计能否透过改进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风险从而提升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能够与债务治理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其中短期债务与高质量审计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而所有权性质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都会对高质量审计和债务治理机制的协同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质量审计 债务治理效应 公司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以2003~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借款的交互作用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可以显著地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该缓解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随着高质量审计的引入,银行借款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效应更显著,表明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进一步检验还发现,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债务治理机制间的协同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金融发展程度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资本非效率配置:融资约束抑或代理冲突?——来自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银行债权治理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代理冲突、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研究
家族控制、双重委托代理冲突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声誉机制、代理冲突与企业捐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融资约束、代理冲突与农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融资约束抑或代理冲突?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动因研究
股票流动性、代理冲突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应
自愿中报审计的需求动机、会计信息质量与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6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