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5)
2023(7529)
2022(6535)
2021(5983)
2020(5441)
2019(12667)
2018(12492)
2017(24868)
2016(13769)
2015(15987)
2014(16181)
2013(16354)
2012(15635)
2011(14237)
2010(14417)
2009(13536)
2008(13897)
2007(12635)
2006(10720)
2005(9495)
作者
(42165)
(35805)
(35405)
(33925)
(22974)
(17249)
(16357)
(13771)
(13381)
(12807)
(12199)
(12165)
(11335)
(11249)
(11242)
(11134)
(11114)
(10412)
(10387)
(10378)
(8951)
(8842)
(8825)
(8134)
(8101)
(8088)
(8050)
(7824)
(7238)
(7215)
学科
(65383)
经济(65311)
(39550)
管理(39367)
方法(36755)
数学(33313)
数学方法(33056)
(31829)
企业(31829)
(17460)
(16313)
中国(14668)
(13609)
(12202)
贸易(12200)
(11803)
地方(11661)
业经(11579)
(11354)
财务(11337)
财务管理(11304)
农业(10910)
企业财务(10806)
(10719)
(9418)
金融(9414)
(9156)
(9133)
银行(9101)
理论(8629)
机构
大学(216048)
学院(211790)
(89324)
经济(87604)
管理(81490)
理学(71083)
研究(70344)
理学院(70256)
管理学(69073)
管理学院(68664)
中国(52197)
(44665)
科学(43741)
(41585)
(38524)
(36476)
财经(34020)
研究所(33352)
业大(32785)
中心(32703)
(31681)
(30947)
农业(30765)
经济学(28965)
(27845)
北京(27741)
师范(27551)
经济学院(26599)
财经大学(25455)
(24667)
基金
项目(141380)
科学(111445)
基金(104885)
研究(100023)
(91740)
国家(91034)
科学基金(77455)
社会(64384)
社会科(61115)
社会科学(61093)
基金项目(55823)
(53975)
自然(50795)
自然科(49667)
自然科学(49647)
自然科学基金(48803)
教育(47487)
(46410)
资助(44160)
编号(39484)
(33189)
成果(32727)
重点(32257)
(29705)
(28783)
教育部(28520)
科研(28032)
课题(27322)
创新(27037)
人文(27032)
期刊
(91344)
经济(91344)
研究(59165)
学报(36274)
中国(35324)
(33535)
(32678)
科学(32398)
大学(26817)
管理(26146)
学学(25346)
农业(22366)
(19099)
金融(19099)
教育(18980)
财经(17590)
技术(16844)
(14999)
经济研究(14951)
业经(13973)
问题(12999)
(12267)
统计(11444)
技术经济(11294)
(11072)
(10997)
理论(10437)
商业(10077)
(10031)
实践(9413)
共检索到300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大安  苏志煌  
标准化的委托代理模型并未对代理人类型差异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从代理人机会主义倾向存在程度差别的现实判断入手,对基于代理人类型差异的委托代理治理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分析。通过对标准化委托代理模型的简要评价以及拓展分析,我们从理论层面证明,区分代理人类型的合约机制,对抑制代理人机会主义倾向从而提高委托人可保证收入或剩余收益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论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主要结论所做的实证检验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偏好从内部选择代理人,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从内部选择代理人的决策在短期内有可能提高企业资本投入的回报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凌士显  
保险行业中的不诚信问题是极为引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保险营销中保险人与投保人、保险人与保险代理人、投保人与保险代理人等三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发现不诚信问题主要是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不完全契约及监管不足等因素,致使保险代理人在最终选择了不诚信行为来实现其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最后,从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改变保险代理人身份定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树林  王晓明  宋良  
在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经营形势整体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仍没解决,内部主导型董事会占主体及大股东的内部控制导致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外部接管市场虽有初步发展,还存在制度方面的限制。针对上市公司诸多的治理缺陷,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当务之急是减持国有股,积极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外部市场约束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使并购主体多元化,并购行为市场化,最终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性玉  田建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合适的管理费设计将激励基金管理人努力工作从而使自己和基金投资人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却发现我国现行的基金管理费计提方法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为:上一期基金管理费与本期基金净值增长率不相关;本期基金管理费+本期基金托管费与本期基金净值增长率正相关;开放式基金管理费对基金增长率的影响比封闭式基金管理费对基金增长率影响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永平  吴文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宋   夏志勇  
本文在阐明失业及失业保险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 ,从失业保险市场保险供给者与保险需求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 ,构建了其委托人———代理人博弈模型 ,科学地分析了失业保险市场的内在经济规律 ,为保险企业准确地厘定保险费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岳杰  
委托代理关系,是某人或某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审计关系,是指一项审计行为必然涉及的审计员、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之间所形成的经济责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传志  叶民强  
在非对称的博弈中,通常将博弈中拥有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代理人",无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委托人"。纳税人与税务代理人之间即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处于劣势的"委托人"要促使处于优势的"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选择对纳税人最有利的行为,关键是要在这种委托——代理框架下寻求一种最优激励机制,而这种最优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税务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晓琳  张庆洪  
本文作者在进行针对代理人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代理人的效用函数和产出函数,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寿险个人代理人的最优激励合约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邱国峰  陆锦周  于忠江  
本文分析了社会审计契约中委托代理关系及审计信息不对称表现及形成原因,通过建立社会审计的委托代理模型,揭示了在审计人和委托人均完全理性的假设下,委托人可以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审计人尽最大努力完成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审计收费制度的不合理性、转轨经济环境下社会审计合约具有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并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冯巧根  
会计控制本质上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了广义会计控制,认为企业内外部的会计监督与财务控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管),都可以归结为会计管理问题。基于这种会计管理的三层次会计控制体系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其辉  
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政府预算领域,指出政府预算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预算资金需求方、政府预算部门和立法监督机构等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由此导致了寻租和腐败等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监督弱化和激励不足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才是解决政府预算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利平  
腐败既是在信息不对称和既定的制度约束下,具有个人偏好的理性人进行个人得失算计的结果,又是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产物。本文拟从这种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失灵的潜在原因以及现实条件来论析腐败的成因,以期为治理腐败提供理论依据。 一、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 我们知道,官员是执行民意、并由民众委托执行民众拥有的公共权力的人。在民众与官员之间存在一种隐含的契约。按照这种契约,民众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官员执行以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陈斌  
通过引入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偏好理论及效用模型,改变传统委托—代理模型中代理人具有自利偏好的假设前提,探讨代理人在关注物质利益和其他人的动机时所表现出嫉妒、内疚、自豪以及利他等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理性心理在显著改变激励效率及契约结构形式的同时,也会影响委托人的收益,而且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会更加复杂,他会在非理性心理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楚红丽  
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入,厘清公立高校所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和解决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迫在眉睫。公有产权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激励、约束和竞争制度来排斥信息效率低下和激励不相容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