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2)
- 2023(3534)
- 2022(3078)
- 2021(3063)
- 2020(2748)
- 2019(6599)
- 2018(6735)
- 2017(13119)
- 2016(7194)
- 2015(8415)
- 2014(8414)
- 2013(8036)
- 2012(7002)
- 2011(6279)
- 2010(6671)
- 2009(6109)
- 2008(5950)
- 2007(5179)
- 2006(4562)
- 2005(3984)
- 学科
- 济(29119)
- 经济(29097)
- 管理(20115)
- 业(19008)
- 方法(17348)
- 企(16794)
- 企业(16794)
- 数学(15951)
- 数学方法(15478)
- 中国(6811)
- 农(6440)
- 理论(6433)
- 财(5842)
- 业经(5525)
- 学(5120)
- 教学(4839)
- 制(4742)
- 贸(4671)
- 贸易(4665)
- 易(4543)
- 地方(4288)
- 技术(4169)
- 农业(3963)
- 和(3929)
- 务(3921)
- 财务(3890)
- 财务管理(3876)
- 银(3829)
- 划(3828)
- 银行(3828)
- 机构
- 学院(98509)
- 大学(96580)
- 管理(39961)
- 济(36796)
- 经济(35946)
- 理学(35043)
- 理学院(34625)
- 管理学(33496)
- 管理学院(33337)
- 研究(28253)
- 中国(21850)
- 京(20113)
- 科学(18246)
- 财(16383)
- 江(14651)
- 业大(14561)
- 农(14256)
- 所(14091)
- 中心(13577)
- 财经(13017)
- 研究所(12818)
- 北京(12673)
- 范(12637)
- 师范(12512)
- 州(12023)
- 技术(11880)
- 经(11757)
- 农业(11120)
- 经济学(10746)
- 经济管理(10261)
- 基金
- 项目(66297)
- 科学(52395)
- 研究(47503)
- 基金(47460)
- 家(41146)
- 国家(40821)
- 科学基金(35832)
- 社会(28768)
- 社会科(27277)
- 社会科学(27267)
- 省(27256)
- 自然(24709)
- 基金项目(24562)
- 教育(24241)
- 自然科(24235)
- 自然科学(24232)
- 自然科学基金(23769)
- 划(22754)
- 资助(21225)
- 编号(20020)
- 成果(15736)
- 重点(14981)
- 部(14273)
- 课题(14161)
- 创(14093)
- 发(13395)
- 创新(13035)
- 大学(12796)
- 科研(12678)
- 教育部(12470)
共检索到141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陈斌
通过引入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偏好理论及效用模型,改变传统委托—代理模型中代理人具有自利偏好的假设前提,探讨代理人在关注物质利益和其他人的动机时所表现出嫉妒、内疚、自豪以及利他等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非理性心理在显著改变激励效率及契约结构形式的同时,也会影响委托人的收益,而且非理性代理人的行为会更加复杂,他会在非理性心理与自利之间寻求平衡。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非理性心理 社会偏好 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宋 夏志勇
本文在阐明失业及失业保险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 ,从失业保险市场保险供给者与保险需求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 ,构建了其委托人———代理人博弈模型 ,科学地分析了失业保险市场的内在经济规律 ,为保险企业准确地厘定保险费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失业 保险 博弈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钦兰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在旅游业经营中大量运用。从非对称信息的委托人-代理人角度分析旅游供应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业务合作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在旅游业中运用的模型类型和运用情况进行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吴传文
本文对委托——代理问题模型中的一个前提假设条件——经理效用函数的假设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效用理论、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的一些观点,认为这个前提假设缺乏合理性。
关键词:
模型 假设 不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俊峰 尹贻林 陈伯乐
"代建制"产生于中国国内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实践,是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代建人可以是政府部门、项目法人、使用单位。目前代建人取费偏低制约了代建制的发展,鉴于此情况文章分析了现行代建人取费状况,以代建制模式下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构建了代建制框架下的代建人取费模型,试图解决公有制产权下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伟斌 杨义群 荣先恒
本文基于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和博弈确定性模型的分析 ,探讨了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彼此的影响 ,并结合期权激励理论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随机模型。随后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随机模型在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博弈 随机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阳穆哲
本文从委托 -代理理论角度 ,建立腐败问题的委托人、代理人与寻租者的三方决策模型 ,并结合对模型的求解给出针对三方行为特点的反腐败的最优政策建议。
关键词:
腐败 委托人 代理人 寻租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春晖
1经纪与信息经纪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已绝迹几十年的经纪活动,而今又慢慢地活跃起来。经纪活动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经纪,指的是市场上为供求双方或产销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和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团体或个人就称为经纪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报告了一个包含多个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实验,其特点在于委托人拥有是否公开合同信息的权利以及不同代理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同。通过对合同选择、执行和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委托人更倾向于在不同代理人之间隐藏合同信息或者提供更为相近的合同;委托代理双方的礼物交换效应非常明显,但是其程度受到纵向不公平、信息结构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这些结果的根源在于部分经济个体表现出的公平考虑等社会偏好。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合同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合同理论 委托代理 礼物交换 实验经济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凌士显
保险行业中的不诚信问题是极为引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保险营销中保险人与投保人、保险人与保险代理人、投保人与保险代理人等三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发现不诚信问题主要是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不完全契约及监管不足等因素,致使保险代理人在最终选择了不诚信行为来实现其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最后,从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改变保险代理人身份定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梦龙 尹贻林 彭冯
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杭州商学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纬
当一个人(代理人)为另一个人或机构(委托人)工作,但后者支付给前者的报酬无法完全精确地取决于前者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因为信息是稀缺资源),而后者又无法使用非经济手段使前者努力工作时,就会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党兴华 魏华
投资管理公司的参与各方,由于所掌握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但与一般企业比较又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运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和构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投资管理公司中投资者和公司经理人之间的激励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最优激励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