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5)
2023(4072)
2022(3623)
2021(3348)
2020(3108)
2019(7335)
2018(7551)
2017(16394)
2016(8545)
2015(9959)
2014(9905)
2013(10057)
2012(9470)
2011(8403)
2010(8653)
2009(8674)
2008(8961)
2007(8257)
2006(7697)
2005(7161)
作者
(24737)
(20322)
(20100)
(19197)
(12806)
(9576)
(9523)
(7558)
(7504)
(7444)
(6629)
(6612)
(6445)
(6258)
(6064)
(6059)
(5958)
(5932)
(5907)
(5880)
(5043)
(4932)
(4813)
(4685)
(4568)
(4464)
(4449)
(4410)
(4022)
(3823)
学科
(40126)
经济(40080)
(35105)
管理(34887)
(31090)
企业(31090)
方法(22000)
数学(20006)
数学方法(19905)
(19152)
(15067)
财务(15057)
财务管理(15035)
企业财务(14576)
中国(10817)
(10680)
(8096)
业经(8031)
(7936)
银行(7932)
(7442)
(7137)
(6913)
贸易(6907)
(6785)
(6685)
金融(6685)
体制(6424)
技术(6088)
(5428)
机构
大学(136581)
学院(133497)
(60558)
经济(59477)
管理(56904)
理学(48427)
理学院(48076)
管理学(47654)
管理学院(47401)
研究(37688)
(34520)
中国(32747)
(27765)
财经(27234)
(24569)
财经大学(20353)
经济学(18720)
科学(18238)
(18183)
北京(18152)
(18075)
中心(17819)
经济学院(17123)
商学(17002)
商学院(16899)
研究所(15456)
(15362)
经济管理(14344)
业大(14329)
(14026)
基金
项目(75471)
科学(60234)
研究(57332)
基金(57313)
(47546)
国家(47211)
科学基金(41730)
社会(37994)
社会科(36282)
社会科学(36273)
基金项目(30627)
(26995)
教育(26217)
自然(25888)
自然科(25293)
自然科学(25285)
自然科学基金(24901)
资助(24390)
编号(24343)
(22789)
成果(21217)
(18513)
项目编号(16778)
教育部(16644)
人文(16588)
重点(15878)
国家社会(15706)
(15125)
(15100)
大学(14902)
期刊
(64508)
经济(64508)
研究(42164)
(29614)
管理(21248)
中国(19532)
(16799)
金融(16799)
学报(15109)
财经(14328)
科学(13648)
(12068)
大学(11686)
经济研究(11429)
学学(10804)
(10590)
技术(10087)
业经(9773)
理论(9471)
(9386)
图书(9314)
问题(9299)
财会(8957)
国际(8629)
实践(8583)
(8583)
会计(8372)
教育(7614)
技术经济(7415)
农业(7061)
共检索到20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良元  陈君宁  张子刚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投资非效率现象难以避免。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减少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吉甫  
本文利用投资价值效应的一般原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重新进行了审视和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公司经营业绩均与其投资支出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关系,且投资支出比例分别在0.47727和0.36971时公司经营业绩达到最高。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既包含投资不足,又存在过度投资,因而是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石  王万超  
本文利用2007-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针对利率水平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政府政策利率与上市公司债务利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利率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但对公司投资不足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玉周  周瑾  
企业的投资行为,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发展,而且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学术界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文章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基于股东、经理层、债权人、国家体制总结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对现有文献的理论观点、存在问题、关键贡献进行系统阐述,希望能够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便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丰团  
投资决策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是公司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但是由于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等因素往往会导致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对于非效率投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抑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化峰  
投资决策理论研究大多建立在理性的决策者和市场有效的条件下,但现实的市场是非强势有效的,并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在非有效市场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投资非效率行为。本文将非效率投资行为分为投资不足、投资过度和盲目投资,并对这三种投资行为的理论意义进行了解释,然后从公司治理、投资项目评价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非效率投资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市场竞争环境和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等要求提出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对提高投资效率有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功富  宋献中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洁、有效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并以沪深301家工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发现,2001—2006年间,样本公司最优投资率平均为年初固定资产净值的24.4%;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等的影响,39.26%的公司投资过度,实际投资平均水平超出其最优投资的100.66%;60.74%的公司投资不足,实际投资平均水平仅达到其最优投资的46.31%。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冉茂盛  田丹  黄凌云  阚磊  
文章以2005年~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针对股权集中条件下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监督组中股权集中度与投资效率呈"U"型关系,股权制衡效果明显,过度投资得到有效抑制;反之,在共谋组中股权集中度与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此时股权制衡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过度投资几率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邢敏  闫存岩  李博  
投资行为是企业资金积累的重要基础和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行业投资过度、盲目多元化投资等非效率投资行为还普遍存在。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朝晖  许文瀚  
基于行为财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管理者文本信息操纵和数字信息操纵之间的关系。以我国2010—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借助网络爬虫(Web Crawler)提取并分析年报中的管理层语调。研究发现:管理者在年报中的语调操纵对盈余管理起到了配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语调操纵对盈余管理的配合效应将随着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增加而增强。研究结论表明,管理者的数字信息操纵和文本信息操纵是相互配合的,它们共同起到了掩盖管理者动机的目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晓芳  徐杨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通过对信号传递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影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Richardson(2006)的改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实证证据。接着将样本分为过度投资组和投资不足组,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回归,得出较高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抑制企业的非效率行为的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李玲  李炜  
文章以2011—2014年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156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就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大背景下,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国有性质企业问题较非国有企业更为严重;农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非效率投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股权制衡与非效率投资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华红  殷冰洁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的虚位等特殊性可能对非效率投资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类型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了A股上市公司除金融行业外行业2003~2007年连续五年的数据,对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是否存在非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许倩  
文章以2007—2010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分成国有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两组,采用经典的Vogt模型对样本进行非效率投资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过度现象显著的存在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与此相反,我国非国有上市公司呈现出显著的投资不足现象。另外,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不存在由于融资约束导致的非效率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涛  王惠景  
文章选取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比较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不同效果,同时考虑到国有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结合股权性质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影响的不同。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效果要优于股票期权激励,且这种效果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