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5)
- 2023(1681)
- 2022(1471)
- 2021(1387)
- 2020(1120)
- 2019(2528)
- 2018(2351)
- 2017(4317)
- 2016(2432)
- 2015(2822)
- 2014(2642)
- 2013(2787)
- 2012(2641)
- 2011(2403)
- 2010(2617)
- 2009(2317)
- 2008(2377)
- 2007(2172)
- 2006(1902)
- 2005(1597)
- 学科
- 管理(10331)
- 济(9351)
- 经济(9344)
- 业(9128)
- 企(6787)
- 企业(6787)
- 方法(5042)
- 数学(4563)
- 数学方法(4538)
- 教育(4345)
- 生(3917)
- 研究(3828)
- 研究生(3495)
- 农(3347)
- 服务(3261)
- 制(3100)
- 产品(2544)
- 业经(2481)
- 农业(2378)
- 技术(2334)
- 度(2310)
- 制度(2307)
- 品管(2257)
- 人事(2195)
- 人事管理(2195)
- 疗(2112)
- 医疗(2109)
- 中国(2055)
- 学(2039)
- 财(1936)
- 机构
- 大学(39827)
- 学院(37836)
- 济(16338)
- 经济(15857)
- 研究(15144)
- 管理(14981)
- 理学(13144)
- 理学院(12990)
- 管理学(12771)
- 管理学院(12699)
- 中国(9358)
- 农(8915)
- 京(8780)
- 科学(8503)
- 所(7389)
- 业大(7285)
- 农业(7090)
- 研究所(6719)
- 财(6284)
- 江(6249)
- 中心(5989)
- 院(5784)
- 北京(5331)
- 财经(5163)
- 经济学(5001)
- 省(4889)
- 农业大学(4816)
- 经(4772)
- 范(4763)
- 师范(4687)
共检索到5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柳 刘志彪
创立自主品牌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众多的中国企业通过代工生产学习了技术并形成了生产能力,但长期来看,必须形成自主品牌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节约化发展。然而,对企业来说,代工还是自创品牌却是内生于经济利益的理性选择。本文通过一个内生性选择的模型,刻画了企业从代工阶段过渡到自创品牌阶段的过程,从中找出企业选择自创品牌的内生激励条件,并进一步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代工 自主品牌 技术外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德鹏 黄嘉涛
从激励角度探求制约制造商机会主义行为的方法,通过访谈,归纳得到淘汰激励、声誉激励、信任激励、订单激励等四种主要的零售商激励方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这四种激励方式与制造商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淘汰激励和信任激励对制造商依从行为均存在正向效应;订单激励对制造商行为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声誉激励对制造商行为的影响存在无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智彬
城市品牌的建设主体是多元的。分析了政府监管博弈主体关系中政府与参与城市产品生产的社会企业之间的良性激励设计,并分析了政府与社会企业的监管博弈扩展,说明了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保持政府承诺的可信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品牌 激励设计 信度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宁宇 郑长军
传统研究容易忽略政府间接干预下自主经营企业内生激励对自身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政治关联——政治负担这一政府间接干预机制,建立了以企业内生激励为视角的竞争模型来重新认识企业的行为决策。文章发现,尽管造成企业效率低下,但主动政治负担建立政治关联获取相关效用成为面临市场竞争的改制企业的最优选择,揭示了目前仍广泛存在的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机理。在此激励扭曲下,消费者剩余提升的同时社会福利总体水平依然低于最优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如果效率扭曲无法通过完善竞争环境来纠正,改革开放的红利将逐渐消失。本文认为,在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推进政府"简政放权",遏制政府间接干预是进一步企业改革提升效率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利风
在内生信息结构下讨论激励问题是目前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发展趋势。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思路展开分析:委托人有一项目需要代理人去实施,代理人可以在项目实施前搜集有关项目的信息;委托人必须考虑代理人进行信息搜集获得私人信息产生的激励问题。
关键词:
内生信息 激励 信息搜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丙宣 华逸婕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升乡村内生能力。基于激励结构与内生能力的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了赶超战略时期的乡村衰退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赶超战略中以GDP为中心的激励结构造成了资源的错配和乡村内生能力的弱化,导致乡村衰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包容性制度建设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乡村内生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虽然有时空差异,但是,应该从外生性发展向内生性发展转变,从经济发展向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转变,需要依赖乡村内生能力的提升和乡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能力 资源禀赋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清华
高科技产品的技术信息含量高且更新换代快 ,消费者高度关注 ,其营销策略要注重消费者学习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科技产品市场比一般产品市场更具有不完全竞争性 ,提出了高科技产品如何使消费者从品牌认知到品牌忠诚的营销策略以及特殊的价格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棱杰 隆正伟
当企业只观察到由两个成员组成团队的总产出,并以此来激励员工时,企业只能采取线性激励。本文在此情形下,分别研究当两成员努力之间存在和不存在互补性时,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角度的团队成员最优线性激励机制。同时,给出企业在两种情况下所确定的两个成员的最优线性激励系数,由此证明当团队成员努力程度间存在互补性时,企业对于团队成员的最优线性激励系数应大于不存在互补性情况下的最优线性激励系数。结果表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下,企业的最优线性激励系数与两个成员努力的生产弹性系数呈现正相关。
关键词:
最优激励 弹性系数 线性激励系数 互补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苑甜甜 宗义湘 王俊芹
本文基于拓展的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分析框架,选取河北省设施葡萄主产区360份种植户的实地访谈数据,运用形成型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外部激励对农户有机质改土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内在感知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禀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外部激励可以有效提高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内在感知对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外部激励和有机质改土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家庭禀赋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家庭禀赋在外部激励—技术采纳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因此,应选择适合与灵活的政府规制手段,充分发挥溢价激励的作用,以提高农户有机质改土技术的采纳动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国平 谢依澜
现阶段企业员工培训仍然还停留在"组织如何做好培训"的层面上,很少有企业将员工作为培训开发主体让其进行自主培训。本文首先阐述了员工自主培训行为的意义,然后以R公司为例,对员工自主培训行为的激励过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案例提炼了激励员工自主培训行为的一般性操作流程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
员工培训 自主培训 自我开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基南
本文在产业链全球配置的基础上,分析了代工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的实施路径为OEM、ODM和OBM。在OEM阶段,代工企业品牌战略的要点是通过实施成本领先的战略,通过规模经济和不断提高效率,争取更多的外包业务和代工订单,建立和强化生产和制造流程中的优势;从OEM转向ODM的阶段,要从成本领先战略逐步转向产品差异化战略;从ODM转向OBM的阶段,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通过组织学习,独立承担“微笑曲线”的两端——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品牌战略 贴牌生产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宗益 刘东 夏晓玲 戴元淑 郑小林
分析了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生学术素质培养、学术激励机制建设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探讨了以博士生培养制度创新构建博士生培养体系的内生激励机制的对策,简要介绍了重庆大学在内生激励机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正中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把握新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系统性重构产业体系、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在深入研究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税收激励机制、系统回顾产业变革的历史演化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支撑新质生产力孕育产业新变革的政策激励新格局,精心设计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税收激励机制设计,着重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未来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税收激励 科技创新 产业革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王勇
企业的委托代理本质上要求对企业家实行长期的激励约束。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态势和赢利能力市场价格的企业品牌价值,其内容和特点决定了运用这一综合指标对企业家进行长期激励约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运用企业品牌价值激励约束企业家,符合委托代理理论及相应的假设,也符合企业家的工作性质,简洁、客观、易行,既容易为双方接受和理解,又能有效避免因考核引起的许多矛盾,实现所有者和企业家的和谐与双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企业的委托代理本质上要求对企业家实行长期的激励约束。以企业品牌价值这一综合指标来设计企业家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符合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家工作性质,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任期企业品牌价值净值法、任期企业品牌价值贡献率法和任期企业品牌价值贡献率行业比较法,是可供选择的不同激励约束方案。各种激励约束方案,都可区分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运用年薪和奖励薪金关于企业品牌价值增值的函数,以现金、限制性股票期权和虚拟股份的支付方式具体运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