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0)
- 2023(17036)
- 2022(14356)
- 2021(13423)
- 2020(11232)
- 2019(25738)
- 2018(25527)
- 2017(48576)
- 2016(26560)
- 2015(29953)
- 2014(29833)
- 2013(29929)
- 2012(27413)
- 2011(24590)
- 2010(24933)
- 2009(23105)
- 2008(23176)
- 2007(20849)
- 2006(18845)
- 2005(17119)
- 学科
- 济(115038)
- 经济(114911)
- 业(101418)
- 管理(96152)
- 企(91730)
- 企业(91730)
- 方法(46964)
- 数学(36572)
- 数学方法(36204)
- 业经(35098)
- 财(34406)
- 农(33094)
- 中国(30871)
- 地方(26319)
- 务(25029)
- 财务(24945)
- 财务管理(24905)
- 企业财务(23633)
- 农业(23390)
- 制(23174)
- 技术(22724)
- 理论(21514)
- 学(21411)
- 和(21178)
- 贸(19306)
- 贸易(19290)
- 划(19112)
- 策(18939)
- 易(18642)
- 银(18129)
- 机构
- 学院(380860)
- 大学(377976)
- 管理(156646)
- 济(152386)
- 经济(148910)
- 理学(132490)
- 理学院(131026)
- 管理学(129142)
- 管理学院(128419)
- 研究(125179)
- 中国(98070)
- 京(82653)
- 科学(76197)
- 财(73255)
- 所(63247)
- 农(61459)
- 江(59537)
- 中心(57099)
- 研究所(56794)
- 财经(56743)
- 业大(54411)
- 北京(52742)
- 经(51440)
- 范(49675)
- 师范(49235)
- 州(48420)
- 农业(47728)
- 院(45461)
- 经济学(43655)
- 财经大学(41753)
- 基金
- 项目(247352)
- 科学(195311)
- 研究(184941)
- 基金(177700)
- 家(153250)
- 国家(151799)
- 科学基金(131857)
- 社会(115490)
- 社会科(109400)
- 社会科学(109370)
- 省(98338)
- 基金项目(94442)
- 自然(85050)
- 教育(84212)
- 自然科(83079)
- 自然科学(83060)
- 自然科学基金(81617)
- 划(81096)
- 编号(76727)
- 资助(72581)
- 成果(62200)
- 发(55511)
- 重点(54581)
- 部(53721)
- 创(53617)
- 课题(52641)
- 创新(49348)
- 项目编号(47689)
- 业(46745)
- 国家社会(46541)
- 期刊
- 济(181288)
- 经济(181288)
- 研究(115713)
- 中国(80681)
- 管理(65221)
- 财(60025)
- 农(56671)
- 学报(54625)
- 科学(52998)
- 教育(45424)
- 大学(42003)
- 学学(39254)
- 农业(39170)
- 融(36662)
- 金融(36662)
- 技术(36292)
- 业经(31770)
- 财经(28176)
- 经济研究(26951)
- 经(24192)
- 业(23739)
- 问题(22904)
- 图书(20913)
- 技术经济(20894)
- 现代(19289)
- 科技(18559)
- 理论(18358)
- 商业(18149)
- 财会(17389)
- 会计(16622)
共检索到58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劲 孙延明
对于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而言,如何取得技术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在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上,是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力。尽管当前对代工企业知识管理日益关注,但很少有实证研究探讨知识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实证检验了代工企业知识管理对其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影响,其中知识管理以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三个主要活动为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运用对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代工企业 知识管理 产品开发 研发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劲 孙延明
文章从组织学习视角对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然而,过去这一主题的研究或者聚焦于组织间学习,或者聚焦于组织内学习。文章则从整体性视角同时考虑了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并实证检验了组织间学习、组织内学习与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对组织内学习和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内学习对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代工 组织学习 产品开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小娟 万映红
通过文献回顾,提出企业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假设,通过对211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模型及假设。研究论证了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企业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小娟 万映红
通过文献回顾,提出企业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假设,通过对211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模型及假设。研究论证了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企业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代工模式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本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整合组织间学习理论和组织内学习理论,分析代工企业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理论过程,建立代工企业从知识获取到研发能力提升过程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鸿海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的消化和知识创新等过程,代工企业通过建立学习机制提高合作双方的互动程度,通过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知识的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等措施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欣
本文从分解知识管理能力开始,提出创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4项基本构面。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将二者的关系进行整体化、动态化分析,给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意企业绩效的基本流率入树模型、最小基模和正负反馈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四项建议。
关键词:
知识管理能力 企业绩效 创意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 付振通
文章通过相关概念界定,从耦合器、作用过程与耦合目标三方面揭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推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能力 耦合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水英
文章选取2000~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的6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知识资本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积极的贡献;在知识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积极的贡献,而结构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不明显。最后,针对这些发现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梅冰青 吴耀威
知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它在跨国公司与代工企业之间有效转移。本文根据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模拟生物回声模型来对跨国公司-代工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并构建知识转移行为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主体知识转移行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出了跨国公司-代工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活动时应采用的策略。回声模型的应用和博弈模型的建立与运行为研究主体知识转移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淑娟
利用探索性案例,从时间纵向发展角度探讨了万向集团从OEM代工厂商向IBM国际品牌服务商升级的创新驱动过程以及相应的核心能力构建的SECI过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进行价值链升级依赖自主创新驱动,但价值链不同阶段存在创新能力差异,探究其本质在于各阶段核心知识差异。知识通过SECI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创造出来,即代工企业获得发包企业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知识交换和知识转化创造出新知识,重新构建现有知识,为不同价值链环节积累内部创新能力,依靠内生创新驱动价值链升级。
关键词:
代工企业 知识创造 价值链升级 自主创新
[期刊] 预测
[作者]
叶江峰 任浩 郝斌
运用联盟管理能力高效获取和利用企业外部异质性知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上海、江苏和浙江261个创新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企业间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联盟管理能力如何对这种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联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粘结能力)正向调节企业间知识异质性与创新绩效间的曲线关系。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外部异质性知识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参考。
关键词:
企业间知识异质性 联盟管理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小勇 牛东晓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本文对企业知识及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与专家学者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广泛交流,提出了知识管理评价理论模型和内容框架,并设立了以度量卡作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评估工具。最后,将此评价体系应用于企业实际测评,发现该评价工具对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提供了较好的知识管理手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韩莉娜
构建知识管理-机制创新的二维分析框架,对传统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4种企业组织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影响企业长期成长的因素及原因,得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研究发现:(1)传统企业以获取短期盈利为目标,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运营成本来获取市场份额,内生创新动力不强,在成长性上不如研发型企业;(2)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是研发型企业最优组织形态,既能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优势,也能融合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体制优势;(3)构建开放型嵌入式知识网络管理系统,采用低成本、开放式、共享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实施柔性化的人才引培机制是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泰萍 孟续铎
在外资代工企业的专制生产体制下,劳动关系双方的冲突和矛盾突显,各种工人抗争行为频繁发生。劳动关系矛盾的尖锐化和工人抗争的多发频发促使外资代工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调节,希望通过新制度的引入达到新的控制。但由于外资代工企业的专制生产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制度调节的效果并不明显,各种劳动关系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解决外资代工企业的劳动关系问题还需要生产体制的根本性改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卫华 刘一霖 潘简
企业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研发操纵导致的税收激励扭曲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已引起高度关注。文章以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者能力对研发操纵和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的提升能够显著抑制研发操纵行为,由于研发操纵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创新质量,因此高能力管理者能够通过抑制研发操纵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研究显示,在我国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背景下,不同的管理者能力对于研发操纵的抑制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低能力管理者更可能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逐步深入,管理者能力对于研发操纵的机会主义倾向能够得到显著遏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