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3)
2023(9193)
2022(8386)
2021(8058)
2020(6687)
2019(15869)
2018(15785)
2017(30205)
2016(16902)
2015(19182)
2014(19172)
2013(18842)
2012(17079)
2011(15376)
2010(15225)
2009(13508)
2008(13008)
2007(11062)
2006(9497)
2005(8037)
作者
(48302)
(39847)
(39716)
(37696)
(25479)
(19158)
(18032)
(15917)
(15221)
(14192)
(13843)
(13245)
(12555)
(12525)
(12316)
(12243)
(12158)
(12027)
(11319)
(11317)
(10051)
(9849)
(9624)
(9078)
(9055)
(8991)
(8973)
(8779)
(8106)
(7967)
学科
(60965)
经济(60895)
管理(47397)
(44663)
(38120)
企业(38120)
方法(30569)
数学(25950)
数学方法(25639)
(16633)
中国(15378)
(15144)
业经(14183)
(14056)
理论(13605)
地方(12418)
(11042)
农业(11017)
教育(10878)
技术(10571)
(10406)
贸易(10400)
(10073)
(9679)
环境(9678)
(9356)
财务(9298)
财务管理(9284)
(9192)
企业财务(8794)
机构
大学(233065)
学院(231632)
管理(95053)
理学(83327)
(83031)
理学院(82408)
经济(81018)
管理学(80972)
管理学院(80568)
研究(74344)
中国(51996)
(49737)
科学(49382)
(38148)
业大(37312)
(37283)
(36249)
研究所(34518)
中心(33117)
(32491)
(32327)
师范(31979)
北京(31269)
财经(30044)
农业(29986)
(27437)
(27391)
(26945)
技术(26920)
师范大学(25766)
基金
项目(166410)
科学(129425)
研究(122250)
基金(118211)
(103030)
国家(102137)
科学基金(87526)
社会(72935)
社会科(68846)
社会科学(68826)
(66710)
基金项目(64114)
自然(58858)
教育(57593)
自然科(57458)
自然科学(57444)
自然科学基金(56381)
(56067)
编号(51401)
资助(48809)
成果(41496)
重点(37056)
(36022)
课题(35495)
(35061)
(34608)
创新(32466)
科研(31912)
项目编号(31686)
大学(31206)
期刊
(87932)
经济(87932)
研究(65041)
中国(42831)
学报(39129)
科学(35397)
(34208)
管理(34004)
教育(33390)
大学(28988)
学学(27045)
(25551)
农业(24354)
技术(21254)
业经(15343)
(14605)
金融(14605)
图书(14278)
财经(13528)
经济研究(13094)
科技(12396)
(12245)
理论(11973)
问题(11387)
(11335)
实践(11323)
(11323)
情报(10800)
技术经济(10687)
(10633)
共检索到322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浴源  武永祯  曲占礼  王文涛  
通过对仙客来 3个品种接入到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 ,对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芽、根的培养基的激素 ,接种方法 ,假植等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 ,以种子播入培养基中产生的幼苗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 +BA 1 5mg/L +NAA 1 0mg/L ;诱导分化芽的培养基是MS +BA 1 0mg/L +NAA 0 5mg/L ;诱导根的是MS +NAA 1 0~ 1 5mg/L。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别。并且完全可以消除内生菌的污染。培养 6 0d后调查 ,愈伤组织生长量达14 8 0mm2 ,每块愈伤组织分化的芽数 16 2个 ,发根率达 81 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小霞  姜春前  陈祥义  曲昇  杨文姝  
以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引进的刺山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预处理、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诱导阶段,较低的激素水平能促进幼芽萌发,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5 mg.L-1NAA+20 g.L-1庶糖;继代增殖阶段,丛芽增殖系数与6-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6-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6-BA上培养,芽苗多且细弱,不适合做生根诱导,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25 mg.L-1NAA+30 g.L-1庶糖;生根培养阶段,其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 m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盛莲  雷振生  吴政卿  赵献林  方保停  杨会民  王美芳  何宁  杨攀  李巍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号、豫麦18号和兰考906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AgNO3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AgNO3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绿点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gNO3浓度间以MS培养基上附加2.5~5.0 mg/L处理较高。不同浓度Ag-NO3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相关系数为0.920,达0.01显著水平。可见,在小麦幼胚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加入Ag+提高再生频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邓建军  张悦  刘昌勇  
为了探索白花泡桐的幼化技术,以13个白花泡桐优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嫩芽为最适合的外植体;MS+BA 4.0 mg.L-1+NAA 0.3mg.L-1为初代芽诱导最佳培养基;1/2 MS+BA4.0 mg.L-1+NAA0.3 mg.L-1为继代培养幼化的最合适的培养基;12个白花泡桐优树材料成功得到幼化。1/2 MS+NAA0.1 mg.L-1或1/2 MS+IBA0.1 mg.L-1+NAA0.1 mg.L-1为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炼苗在室内进行,炼苗一个月后大棚壮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洪玉  李晓辉  刘志刚  祝朋芳  
以地被菊幼嫩花瓣为试材,进行了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被菊幼嫩花瓣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材料。当培养基中2.4-D和NAA浓度为0.5~2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87.2%以上,并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结构疏松,易于分割。在分化培养基MS+KT2mg·L-1+IAA0.5mg·L-1上,芽分化率可达92.5%。不同接种方向对地被菊花瓣不定芽形成无显著影响。地被菊花瓣培养芽的分化率以基部组织为最高(94%),中部和上部组织分化率则逐渐变低。经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与原品种相比在形态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洪玉  刘迪  韩晓日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对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氮磷钾元素进行最佳浓度组合和适宜浓度范围的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氮磷钾最佳浓度组合为300mg·L-1、60mg·L-1、325mg·L-1,其叶面积高达1924·75cm2,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263·4~300mg·L-1、20~60mg·L-1、250~325mg·L-1。生殖生长期氮磷钾最佳浓度组合为175mg·L-1、60mg·L-1、400mg·L-1,初花期一次性开放花朵数达34朵,氮磷钾适宜的浓度范围分别为50~175mg·L-1、20~60mg·L-1、100~400mg·L-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何为  刘志鹏  严建兵  李建生  
【目的】研究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为单倍体加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以Reid群、黄早四群和温热Ⅰ群群内杂交20个组合的单倍体胚芽鞘节为外植体,分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并对再生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观察和花粉育性分析;同时使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再生植株的基因型。【结果】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芽鞘胚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温热Ⅰ群高,达极显著水平;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10;I-KI染色发现,散粉的花药,其花粉为部分可育;15株单倍体植株的遗传稳定,未见变异。【结论】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胚芽鞘节组培特性较好,温热Ⅰ群较差;组织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复宁  龚雪琴  由翠荣  张敏  康黎芳  王云山  
通过对胜利女神、粉红、深红和大红等 4个品种经过 10次继代后的再生新梢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多个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统计和显著性检验 ,分析了影响仙客来组织培养中不定根发生的各因素效应。结果表明 ,品种的遗传性是影响仙客来不定根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同品种对激素种类和数量的反应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新梢叶片数量是影响仙客来试管苗平均单株生根数量的显著因素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 0 1+1.347X。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仲嘉  谭立佐  翟世宽  
藻体肥嫩的羊栖菜马尾藻,富营养,风味好,是种著名的食用海藻。在中药上,是种有良好疗效的传统药藻。近年来,在日本更流行作为调顺肠胃免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治大肠癌等的纤维食品,更供不应求。在藻体内因含有丰富的褐藻胶、甘露醇、碘等物质,又是种良好的工业原料。所以羊栖菜马尾藻是种有很高应用和经济价值的褐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佳  陈晓阳  李忠秋  骈瑞琪  丁霞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NaClO对种子灭菌10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IBA 0.5 mg/L+2,4-D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莉  郭素娟  李吉跃  
以柔枝松的幼嫩顶芽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在附加0.5mg/LBA和0.1mg/LNAA的SH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为86.67%;诱导4周后,将外植体继代于SH基本培养基中,使不定芽伸长生长;然后,将伸长的不定芽转至含有2.0mg/LBA的SH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周后,增殖系数为3.75;继而在SH基本培养基或含有0.05%活性炭的SH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当不定芽长至1~1.5cm时,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GD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6周后,在不定芽基部形成1~3条不定根;炼苗后,植株在土壤中(V(草炭土)∶V(蛭石)=1∶1)移栽成活率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春梅  董延瑜  洪亚辉  赵燕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 ,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 .结果表明 :顶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 ;苗龄 4~ 5 d、刚刚由黄色转为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 ,苗龄 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 ;用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1.0 mg/L 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3.0 mg/L BA+0 .2 mg/L IAA;不定芽在 MS+0 .2 mg/L KT培养基上能较快地伸长 ,伸长的芽茎在分别添加 0 .1m g/L KT,0 .1mg/L NAA或0 .1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新玲  任东岁  赵书珍  
以无花果展叶腋芽、休眠腋芽、室外嫩茎和水培芽为外植体 ,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 ,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 ,如茎段、叶片、愈伤组织等 ,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 ,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基种类对诱导的影响 ,提出了无花果的最佳培养条件 ,并讨论了影响移栽成活的一些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