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7)
- 2023(7212)
- 2022(5699)
- 2021(5780)
- 2020(4519)
- 2019(10255)
- 2018(10158)
- 2017(17646)
- 2016(10942)
- 2015(12273)
- 2014(12220)
- 2013(11363)
- 2012(10496)
- 2011(9903)
- 2010(10096)
- 2009(8975)
- 2008(8701)
- 2007(8158)
- 2006(7505)
- 2005(6788)
- 学科
- 农(48043)
- 济(37920)
- 经济(37890)
- 农业(32170)
- 业(30048)
- 教育(19798)
- 中国(17309)
- 管理(15332)
- 业经(15146)
- 农业经济(12243)
- 学(11635)
- 发(11625)
- 发展(10646)
- 展(10524)
- 方法(9990)
- 企(9543)
- 企业(9543)
- 村(9346)
- 农村(9328)
- 劳(9310)
- 劳动(9292)
- 理论(9262)
- 数学(8549)
- 数学方法(8454)
- 地方(8332)
- 制(7715)
- 教学(7310)
- 策(7214)
- 土地(7090)
- 建设(7016)
- 机构
- 学院(144322)
- 大学(142001)
- 济(53147)
- 研究(51991)
- 经济(51912)
- 管理(48605)
- 农(44477)
- 理学(42403)
- 理学院(41903)
- 管理学(41089)
- 管理学院(40810)
- 中国(34142)
- 农业(33384)
- 范(30646)
- 师范(30510)
- 京(30441)
- 科学(30068)
- 教育(29952)
- 业大(26839)
- 所(25786)
- 师范大学(24503)
- 中心(23835)
- 江(23736)
- 研究所(23324)
- 财(20780)
- 农业大学(20634)
- 北京(19461)
- 技术(19016)
- 职业(18760)
- 州(18175)
- 基金
- 项目(91709)
- 研究(78534)
- 科学(73987)
- 基金(62420)
- 家(52743)
- 国家(51925)
- 社会(47991)
- 社会科(44523)
- 社会科学(44516)
- 科学基金(43724)
- 教育(43384)
- 省(38974)
- 编号(37536)
- 划(33003)
- 基金项目(32661)
- 成果(32161)
- 农(27775)
- 课题(27692)
- 自然(24518)
- 自然科(23908)
- 自然科学(23905)
- 年(23554)
- 资助(23459)
- 自然科学基金(23455)
- 部(22503)
- 发(22300)
- 重点(21246)
- 规划(21217)
- 性(21133)
- 教育部(19577)
共检索到227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臧志军
近代以前,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生活性的特点。进入近代,一种外在于农民生活的作为他者的教育进入农村,试图与农村生活相结合,起到改造农村的作用。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正规职业教育的扩张,这种努力失败了。正规职业教育全面胜利后,其促进受教育者"脱域"的功能得到发挥,它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手,从而走向了农村的反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明桥 傅十和 王厚俊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先进城务工,后返乡务农(务工)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钟摆现象"。西方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存在"钟摆现象",因此所建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并没有涉及该问题。然而,国内学者大多是借用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对该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农户进城务工净收益及其储蓄现值模型、在乡务农(务工)净收益及其储蓄现值模型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钟摆现象"。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钟摆现象 预期城乡净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彬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突出地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为整体转移无序、不彻底,转移部门狭窄,转移速度缓慢,就业结构转换严重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等特征。故此,必须加速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民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娟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农村人口数量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农村城镇化建设,新生代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村教育严重落后等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原因。通过涉农职业院校培训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就业,通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迁移,发挥企业培训优势,进行对口培训,实现职业迁移等途径,解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 职业教育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光琳
本文通过对河南六县农民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农民对职业培训有较强需求,对制约自己进城务工的障碍有较为清醒认识,但是旧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费用负担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内容和形式的不足,影响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选择。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调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要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科学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坚持积极、倾斜的职业教育投资策略,构建和选择具有较好适宜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职业教育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爱翔 吴兆明 王振华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既是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渐适应城市化生活的过程,也是其逐渐实现职业成长的过程。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阶段,有效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未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终身职业教育机制建设应重点包括构建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协作的运行机制,实施教育主体激励、教育对象激励,完善法律保障、财政保障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体制性因素、产业结构失衡和劳动力素质低下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关键因素,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尚平 张涛 曹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的相关对策: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项培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云鹏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应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职业教育 改革 转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铁明太
文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视角出发,剖析了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机会以及转移后的处境。从专业设置、素质培养、资源布局等视角,分析了影响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富余劳动力 人力资源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杨晓春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实践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后职业以及收入的稳定性,并有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向性和半径偏小的特征,因此,政府必须统筹布局,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相关机制,调动职业机构灵活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力转移 农村 吉林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娅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对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凸显的几个职业教育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基本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