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1)
2023(3923)
2022(3371)
2021(3198)
2020(2695)
2019(6321)
2018(6093)
2017(12046)
2016(6560)
2015(7524)
2014(7446)
2013(7276)
2012(6930)
2011(6420)
2010(6534)
2009(6048)
2008(6147)
2007(5932)
2006(5503)
2005(5211)
作者
(21022)
(17404)
(17174)
(16309)
(11219)
(8451)
(7839)
(6844)
(6666)
(6449)
(6038)
(5944)
(5803)
(5764)
(5736)
(5437)
(5354)
(5123)
(5092)
(5034)
(4466)
(4348)
(4274)
(4078)
(4045)
(3973)
(3866)
(3818)
(3570)
(3544)
学科
(24013)
经济(23982)
(18423)
管理(17709)
(16780)
企业(16780)
(11859)
银行(11836)
(10994)
(10727)
方法(9443)
数学(7656)
数学方法(7534)
业务(7175)
(7133)
制度(7129)
(6741)
金融(6741)
中国(6719)
银行制(6189)
(6118)
贸易(6112)
(6013)
(6002)
业经(5630)
(5547)
(5324)
(4886)
地方(4682)
关系(4491)
机构
大学(95258)
学院(93236)
(37851)
研究(37037)
经济(36957)
管理(33655)
中国(32404)
理学(27973)
理学院(27627)
管理学(27142)
管理学院(26970)
科学(22784)
(21467)
(20390)
(20140)
研究所(18329)
(17585)
农业(16555)
中心(16461)
(15757)
(15319)
银行(14756)
业大(14271)
(13941)
北京(13811)
财经(13595)
(13519)
(12799)
(12281)
(11656)
基金
项目(58278)
科学(44799)
基金(42222)
研究(39348)
(38506)
国家(38217)
科学基金(31227)
社会(23696)
社会科(22486)
社会科学(22473)
(22096)
自然(21962)
自然科(21453)
自然科学(21442)
基金项目(21336)
自然科学基金(21092)
(19981)
资助(18752)
教育(18533)
编号(15202)
重点(13833)
(13007)
成果(12993)
(12831)
(12054)
计划(11946)
课题(11642)
科研(11485)
创新(11287)
教育部(10836)
期刊
(43671)
经济(43671)
研究(31434)
中国(21199)
(21039)
金融(21039)
(18501)
学报(17604)
科学(16230)
管理(15087)
(13095)
大学(12813)
学学(12068)
农业(11272)
教育(10282)
技术(7258)
财经(7176)
经济研究(6855)
国际(6824)
(6575)
业经(6200)
(6087)
(5869)
(5486)
论坛(5486)
世界(5416)
问题(5365)
理论(4814)
现代(4707)
业大(4673)
共检索到15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欣  郭辰  
TPP和亚投行作为分别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平台,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具有重要作用。亚投行虽然从提出倡议至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发展势头迅速。与之相比,当前TPP的发展则遇到了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在原动力与立足点、利益契合度以及运行准则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反映出中美两国对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以及战略思路方面的差异。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后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使中国目前在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了一定优势,而日本成为最大的输家。尽管如此,亚投行未来的运行与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浦启华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 ,两国在现实的国际战略中有许多利益交汇点 ,因而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战略取向等许多方面又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此中美关系又是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定的双边关系之一。正是中美两国战略上的这些异同决定了中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现实。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琳  
2013年7月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促使韩方决定加入TPP谈判。韩国希望以此确保和扩大海外市场,有效防止日本加入TPP后对韩国利益的损害,与美国加强同盟关系,并以TPP为砝码提升在中韩FTA、中日韩FTA谈判中的地位。对此,中国应当积极应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李远芳  熊爱宗  高蓓  
本文分析归纳了全球主要多边开发银行的战略目标、业务重点、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亚投行的四点战略定位:尊重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开发银行;具有良好财务可持续性的开发银行;坚守高标准的开发银行;重视国际合作的开发银行。同时,本文提出了亚投行在业务模式上的六点创新建议:将城市化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方向之一;以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模式推动项目建设;建立离岸人民币境外投资基金;以"经济特区"模式推进城市化建设和跨境园区建设;实施绿色金融;在亚投行旗下设立亚洲金融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李远芳  熊爱宗  高蓓  
本文分析归纳了全球主要多边开发银行的战略目标、业务重点、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亚投行的四点战略定位:尊重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开发银行;具有良好财务可持续性的开发银行;坚守高标准的开发银行;重视国际合作的开发银行。同时,本文提出了亚投行在业务模式上的六点创新建议:将城市化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方向之一;以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模式推动项目建设;建立离岸人民币境外投资基金;以"经济特区"模式推进城市化建设和跨境园区建设;实施绿色金融;在亚投行旗下设立亚洲金融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翔峰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目标一致,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实现两者的顺利对接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发展的关键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已经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方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两大举措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勾勒清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塑将是重要推动。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目标一致,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实现两者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银忠  杨柏  
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底就将宣布正式成立,并投入营运。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达到57个,其中包含37个亚洲区域内国家,以及20个亚洲区域外国家,遍及全球5大洲。由于申请加入意向创始成员国具有广泛性,亚投行的筹建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引发各方的热评,其中毁赢参半。针对"亚投行热"现象,本文理性地分析了中国倡导设立亚投行的战略考量,并进一步思考了亚投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国际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楠  石丹林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在世界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其在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的引领下,"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抓手,首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互联互通,再推中国网络面向全球的互联互通,为《中国制造2025》高端技术赢得了国际声誉。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的筹建和运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在打破霸权垄断资本势力对中国的围堵中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性的突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钟厚涛  
台湾加入亚投行后,将对岛内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化带来新的契机,也将为台湾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平台。但由于台湾当局的观望心态、民进党的恶意掣肘以及美日的幕后施压,使得台湾在加入亚投行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多重障碍。台湾未来能否加入亚投行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自身。台湾当局应该以岛内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为重,排除内外困难,早日加入亚投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克劳德·巴菲尔德  郭子睿  
政治学家们常常把贸易决策比作双层博弈:国家领导人努力在美国内部关于贸易谈判目标达成一个共识,然后试图在国际上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妥协,迫使国家领导人回到国内层面进行谈判。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与哥伦比亚和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美国的贸易和安全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范为  
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东北亚的"再平衡"战略已经部分地摒弃了原有的"离岸平衡"模式,转移到了"选择性介入""新自由国际主义""间接路线"三种类型混合的模式上来。"选择性介入"使美国着力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压倒中国的集中性战略优势;"新自由国际主义"促使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建立以民主国家性质为基础的同盟网络;"间接路线"则使美国在东北亚利用地区国家间的纠纷、矛盾增强同盟凝聚力,扰乱中国心理稳定,保持地区适度紧张,形成有利于美国主导地位的局势。特朗普时期,"间接路线"越来越凸显,而类型混合的"组合拳"也有明显体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加深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状态。对此,中国应该从加强与美信息沟通、在非核心利益问题上达成战略妥协以及在共有原则上形成基本共识等三个层面明确彼此战略意图、缓释战略互疑。同时加强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塑造东北亚"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高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娟  
为了规避过度依赖某一地区的石油资源所带来的风险,中美两国相继实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但由于油气资源自给能力和对外依赖度的相似性、地缘政治经济的相关性及主要进口油气资源的同源性,再加上对国际油气资源短缺大势的忧虑,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美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展开竞争。如果中美两国能够避免对抗性、排他性的“零和”式博弈,走向“非零和”式竞争下的合作,则可以实现各自能源安全的“双赢”局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芳  杨丹丹  
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谈判体现了美国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的两洋自由贸易战略,将对世界贸易规则产生深远影响,势必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面对TPP和TTIP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有必要积极应对,深化国内改革,加速实施中国全方位的自贸区战略,以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权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莹  
最近,"亚投行"无疑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有趣的是,"亚投行"新闻刚刚出炉之际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而随着近来英国等西方国家"倒戈"加入,亚投行"朋友圈"迅速扩容,"亚投行"和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的焦点。人们不禁要问,"亚投行"到底是什么样的银行?"亚投行"全称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缩写AIIB),是一个中国占主导地位,向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的政府间性质的金融投资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