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5)
- 2023(3371)
- 2022(3006)
- 2021(2783)
- 2020(2493)
- 2019(5687)
- 2018(5435)
- 2017(10584)
- 2016(5899)
- 2015(6703)
- 2014(6542)
- 2013(6834)
- 2012(6287)
- 2011(5496)
- 2010(5529)
- 2009(5297)
- 2008(5827)
- 2007(5136)
- 2006(4722)
- 2005(4444)
- 学科
- 税(21621)
- 税收(20181)
- 收(20017)
- 济(17778)
- 经济(17751)
- 管理(17422)
- 业(16189)
- 企(13959)
- 企业(13959)
- 财(13819)
- 务(8396)
- 财务(8395)
- 财务管理(8379)
- 企业财务(7776)
- 方法(7058)
- 学(7039)
- 数学(5962)
- 数学方法(5879)
- 农(4996)
- 财政(4854)
- 制(4769)
- 中国(4696)
- 政(4108)
- 会计(3766)
- 收入(3742)
- 体(3441)
- 业经(3421)
- 和(3411)
- 贸(3326)
- 贸易(3322)
- 机构
- 学院(81171)
- 大学(80923)
- 研究(30637)
- 济(29510)
- 经济(28817)
- 财(25723)
- 管理(25396)
- 中国(24445)
- 理学(21317)
- 理学院(21069)
- 科学(20654)
- 管理学(20571)
- 管理学院(20463)
- 所(18247)
- 京(18022)
- 农(17970)
- 财经(17082)
- 研究所(15526)
- 经(15249)
- 江(14667)
- 农业(14410)
- 省(13800)
- 业大(13421)
- 中心(12958)
- 财经大学(12260)
- 北京(11625)
- 税(11282)
- 院(11058)
- 州(10803)
- 家(10725)
- 基金
- 项目(48612)
- 科学(36098)
- 基金(34704)
- 家(32675)
- 国家(32435)
- 研究(31620)
- 科学基金(25963)
- 自然(18501)
- 省(18475)
- 社会(18383)
- 自然科(18065)
- 自然科学(18055)
- 自然科学基金(17769)
- 基金项目(17666)
- 社会科(17389)
- 社会科学(17381)
- 划(16570)
- 资助(15650)
- 教育(13673)
- 编号(12382)
- 成果(11621)
- 重点(11592)
- 计划(10853)
- 部(10431)
- 科研(10209)
- 性(10093)
- 发(10040)
- 创(9785)
- 科技(9453)
- 创新(9339)
共检索到140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建兵
2007年11月,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ST海纳)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完成债务重组,摆脱了一系列债务问题,相应的对外违规担保、主要经营性资产的冻结及查封也得以解除,成为全国首例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完成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以前年度计提的巨额预计负债的转回致使S~*ST海纳2007年度业绩大幅上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 223.86万元,主营业务利润4 953.50万元,全年实现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佳
破产重整是平衡债权人、债务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利益的新型制度,大有共赢之效。当然,企业破产重整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和激励,用以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税收筹划,为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基础。我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虽已对企业破产重整建立了一定的法律调整环境,但其冗杂与低效的局面难以真正帮扶重整企业走出困境。因此,应当对破产重整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规范化、法制化处理,在重整计划的议定、执行期间分别实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税收优惠措施,合法合理地促成企业重整,在提高经济效率和维护交易公平的同时,真正实现税收正义。
关键词:
破产重整 税收优惠 规范化 法制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浩
对于《企业所得税法》新创设的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少会计人员对其理解存在误区,常与免税收入相混淆,在实务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税法精神的操作。本文从税法关于不征税收入的立法本义出发,通过实例展示其在不同会计环境下的核算要求及纳税调整方法。
关键词:
不征税收入 会计处理 纳税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乔博娟
现行税法主要立足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企业,尚未对企业非正常经营状态的课税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缺乏对困境企业税收问题的特殊调整。就企业重整税收优惠而言,实践中往往以个案批复的形式解决问题,不仅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而且影响重整计划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发挥以企业复兴为目标的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重整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掘税收优惠在企业重整过程中的制度价值,为企业顺利重整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降低重整成本,提高重整效率,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
关键词:
破产重整 税收优惠 税收征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希闻 周国来
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审理关联企业破产清算、重整案件时,应当尊重企业法人人格的独立性,对关联企业成员的破产原因进行单独判断并适用单个破产程序。但随着破产清算工作的不断深入,当管理人发现某个清算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在股权结构、企业控制、日常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关联债务、相互担保、利润操纵、隐匿资产、欺诈逃债、人事管理等方面有着诸多关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洪明 沈云飞
浙江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建设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建筑公司,其拥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多项其他资质。集团自身事业主要分三块:一是建筑工程,主要以挂靠为主;二是在建工程,公司自行开发的的一幢商务用楼,已结顶但尚未完工;三是一幢商务楼,无偿给其子公司用做酒店用房,以及其他零星的一些房地产。集团尚有部分对外投资。某建设集团在发展过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辉宇
税收债权组对破产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主要以税收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税收优惠为核心审核内容,税收债权组的表决权意志基于税收债权的特殊性而应受到法律的适度限制。当前,我国尚存在未建立针对破产重整企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法律未明确界定税收债权人代表、各债权组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分组同时表决机制未充分考量税收债权的特性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可通过建立针对破产重整企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明确以税种为标准确定税收债权人代表以及建立税收债权组后置表决规则等措施,有效解决以上实体性与程序性法律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萍
税务体系中作为税收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税收的会计活动涉及税务会计、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这三者在概念、涉及范围以及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这三者的基本含义出发,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一)税务会计、税收会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大春 陈正翼
本文基于"税收滞纳金是否可以在破产程序中优先受偿"的问题展开,通过引入"课税特区"理论,藉由量能课税与利益衡量的理念,明晰了破产程序中的税收滞纳金"协调并兼顾国家税收利益与普通债权人利益"的功能及其作为"税收利息"的法律性质,进而将税收滞纳金界定为"劣后债权",并形成"破产申请受理之前,税收滞纳金为普通破产债权;破产申请之后,税收滞纳金为劣后债权"的"前普后劣"的权利规范体系,以公平地保护普通债权人,以致在"保护债权人"这一利益点上实现破产法与税法的平衡与协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剑 孙娜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结构下,商业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一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面对新冠疫情的直面冲击,包括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内的问题企业陷入破产边缘。化解这些问题企业的风险,既要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利用政府力量的综合治理效应,"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本文依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以下简称税法),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以下简称建造合同准则),对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及纳税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一、建造合同及其分类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固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磊
在我国现行税法中,对股息、投资所得征税的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和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中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应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并在立法中克服原有两个税法对股息、投资所得税收处理的不当之处。无论是基本概念,还是境内投资所得的税收处理方法,以及境外投资所得的税收处理方法,都应仔细推敲,做出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
税收立法,股息,投资所得,抵免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禹奎
金融企业呆账处理的会计和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税收负担。通过对我国金融企业现行呆账处理的会计和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就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会计政策上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在税收政策上,宜用注销法代替准备金法确认和扣除企业呆账损失,以体现税收中性原则。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呆账 会计政策 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