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3)
2023(3244)
2022(2686)
2021(2755)
2020(2494)
2019(5390)
2018(5167)
2017(10282)
2016(5486)
2015(6031)
2014(6145)
2013(6114)
2012(5599)
2011(4729)
2010(4875)
2009(4666)
2008(4993)
2007(4243)
2006(3641)
2005(3374)
作者
(13758)
(11561)
(11298)
(11052)
(7275)
(5380)
(5303)
(4353)
(4297)
(4089)
(3813)
(3808)
(3742)
(3509)
(3429)
(3403)
(3389)
(3246)
(3211)
(3110)
(2804)
(2718)
(2682)
(2636)
(2627)
(2595)
(2460)
(2402)
(2224)
(2185)
学科
(22235)
(21753)
管理(20494)
(16147)
经济(16123)
(15770)
企业(15770)
财政(11837)
(10831)
保险(10740)
(10408)
(9522)
财务(9521)
财务管理(9474)
(9421)
(9253)
银行(9253)
企业财务(9052)
方法(8843)
(8545)
中国(8438)
(8185)
制度(8184)
数学(8070)
数学方法(8021)
(7373)
业务(5870)
(5362)
金融(5362)
(5000)
机构
大学(70176)
学院(69211)
管理(30785)
(30594)
经济(29996)
(27629)
理学(25572)
理学院(25417)
管理学(25194)
管理学院(25071)
中国(23375)
研究(19529)
财经(17173)
(15512)
(13960)
财经大学(12613)
(11119)
中心(10929)
(10881)
(10149)
(9971)
金融(9808)
科学(9726)
银行(9682)
经济学(9382)
(9353)
财政(9239)
(9174)
北京(8895)
经济学院(8575)
基金
项目(41323)
科学(32962)
基金(32147)
研究(31173)
(26953)
国家(26730)
科学基金(24051)
社会(21240)
社会科(20102)
社会科学(20097)
基金项目(16764)
自然(15069)
自然科(14764)
自然科学(14760)
自然科学基金(14518)
(14309)
资助(13646)
编号(13417)
教育(13149)
(11814)
成果(11336)
(9761)
国家社会(9315)
(9267)
(9014)
教育部(8835)
人文(8768)
项目编号(8623)
重点(8483)
科研(8257)
期刊
(31593)
经济(31593)
研究(27288)
(26703)
(16972)
金融(16972)
中国(15625)
管理(8939)
(8822)
财经(8784)
学报(8188)
会计(7349)
科学(7334)
(7202)
财会(7048)
大学(7004)
(6886)
财政(6886)
学学(6730)
经济研究(5269)
农业(4936)
(4796)
理论(4739)
通讯(4630)
会通(4623)
实践(4340)
(4340)
保险(4322)
(4322)
技术(4292)
共检索到118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玲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是未来银行业务拓展的方向,也是个人投资者财富管理的重要渠道。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的客户风险不容忽视,不仅影响了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损害了投资者权益,也阻碍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理财业务中的客户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各种客户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从客户、银行和监管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永绯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高盛集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其涉嫌在一种次贷衍生产品设计和销售中欺诈投资者,该事件立即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同样地,金融危机中相继发生的"迷你债"和KODA事件也暴露出一些金融机构通过设计、销售复杂理财产品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相关理财产品的真实风险及事件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应该从司法、行政监管、银行设计和销售、跨境协作等多维度建立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以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童  
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的购买决策建立在对理财产品整体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对感知价值的内涵进行理论拓展与创新,提出银行个人理财客户对理财产品的感知价值是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权衡,并归纳了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构成维度。根据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水平差异对个人理财客户类型进行识别,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整体及各客户类型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的综合影响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旭梅  石瀚凌  
针对客户流失分析中实际客户样本数据量大、流失与未流失客户样本分布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Boos-ting与代价敏感决策树的集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流失分析。通过实际商业银行客户数据集测试,并与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客户流失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慧娟  杨立社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行中牟县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建立了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对中牟县支行152位客户的问卷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该行个人理财服务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是服务流程质量、理财产品质量以及人员服务质量,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秀红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焦点。各行理财业务在募集资金、产品数量、资产规模等方面保持强劲增长。但在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频出,有关银行理财的投诉、纠纷或诉讼也日益增多。本文试图通过对"零负收益"现象的剖析,寻找银行理财业务所蕴涵的风险,并对造成风险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防范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咏竹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银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统的业务已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利润需求,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个人理财市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理财知识的增长,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但是随着新业务的开展,新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论文旨在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强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禹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的特点我国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有规定虽然出台得比较及时,但随着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势必将涌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更细更深的法律工作来加以明确,银行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仍有待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燕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认清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雳  温馨  
针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现实案例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产品和契约类型差异性的分析银行和客户所应承担义务的框架。产品风险性、收益性(两者都应考虑程度和概率)、流动性(包括期限和提前终止条件)三大要素的匹配程度可用来度量客户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从而评判银行适当性和告知义务的履行情况。银行与客户间的契约关系差异也很重要,从一次性契约、多次契约到长期契约,客户的审慎义务有所放松;而对于银行适当性、告知义务的要求也应逐渐降低,但信义义务相应增强,审查重点也更多地转向利益冲突的防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承祖  
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文章指出客户导向型银行的建立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条件 ,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需要银行在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客户经理制建设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承祖  
目前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中出现诸多问题 ,客户导向型银行的建立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条件 ,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需要银行在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客户经理制建设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樊其琦   蔡大海   吴萌  
长期的低收益率与刚性兑付使得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形成了保本保息的扭曲认识。理财产品的规范化与监管新规的执行引起了理财产品的大幅亏损,导致客户的不满及银行与客户关系的恶化。理财产品风险分级与客户风险类型不匹配可能是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为此,本文重新审视和检验商业银行理财风险测评的效果。通过行为实验,本文将风险测评问卷、经典的彩票选择测试和新兴的炸弹诱导测试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风险测评问卷度量的风险厌恶程度显著低于炸弹诱导测评,但与彩票选择测评无显著差异。三种测评方法的结果对风险追求客户的分类表现一致,但对风险厌恶客户的分类存在差异。另外,风险测评问卷将大部分客户划分为稳健与谨慎两类,导致客户类型的区分度不高。客户风险分类是风险测评的核心目的,因此银行需要更好地理解不同测评方法的差异,并慎重地选择测评方法。本研究为解决理财新规下的新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并为进一步改进理财风险测评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铮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督对保障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针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