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3)
2023(8093)
2022(6640)
2021(5810)
2020(4573)
2019(10253)
2018(10099)
2017(17489)
2016(9363)
2015(10415)
2014(10539)
2013(10436)
2012(10269)
2011(9284)
2010(9973)
2009(9000)
2008(8627)
2007(7887)
2006(7287)
2005(7070)
作者
(28842)
(23733)
(23686)
(22405)
(15481)
(11243)
(10749)
(9195)
(8960)
(8656)
(8259)
(7960)
(7689)
(7649)
(7440)
(7195)
(7130)
(6922)
(6906)
(6854)
(6293)
(5976)
(5848)
(5515)
(5492)
(5338)
(5303)
(5248)
(4916)
(4780)
学科
(45725)
经济(45691)
(28101)
管理(26280)
(21163)
企业(21163)
中国(17754)
地方(16974)
技术(14904)
(13514)
审计(12159)
业经(11837)
方法(11742)
农业(9910)
地方经济(9647)
(9374)
数学(8994)
数学方法(8922)
(8787)
金融(8787)
(8387)
(8265)
银行(8250)
(8137)
(7964)
技术管理(7855)
(7739)
贸易(7720)
环境(7705)
(7576)
机构
学院(137260)
大学(134265)
(56436)
经济(55106)
研究(52591)
管理(48625)
中国(40822)
理学(40006)
理学院(39491)
管理学(38936)
管理学院(38656)
(31697)
科学(31147)
(27605)
(26556)
研究所(24030)
(23802)
中心(23734)
(23081)
(20470)
北京(20299)
师范(20274)
财经(19869)
(19287)
(19086)
业大(18424)
(18335)
(17906)
农业(17626)
技术(17581)
基金
项目(83820)
研究(65642)
科学(65519)
基金(56790)
(49156)
国家(48658)
科学基金(41064)
社会(40814)
社会科(38808)
社会科学(38800)
(35374)
教育(29592)
基金项目(29579)
(28643)
编号(27768)
(24929)
自然(23859)
成果(23326)
自然科(23226)
自然科学(23224)
自然科学基金(22765)
资助(22359)
课题(20735)
发展(20396)
(20015)
重点(19716)
(18696)
(17727)
创新(17593)
(16833)
期刊
(73921)
经济(73921)
研究(48306)
中国(42453)
(22721)
教育(21805)
(20835)
管理(19984)
学报(18732)
科学(18481)
农业(16102)
技术(15675)
(15101)
金融(15101)
大学(14512)
业经(13312)
学学(13255)
经济研究(12311)
审计(9474)
财经(9458)
问题(8994)
(8657)
技术经济(8503)
(8230)
科技(8174)
(8162)
论坛(8162)
图书(8148)
会计(7500)
(6976)
共检索到238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会太  
从介绍IT审计师与IT审计开始 ,讨论了审计学科的发展 ,提出了“技术审计”和“受托技术责任”两个新的审计概念 ,论述了技术审计与现代审计两大分支———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之间的关系 ,指出技术审计是当代审计发展的新趋向 ,技术审计尤其是IT审计对我国审计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宇  
在"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时代审计定位的指引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内容都有了较大的拓展。理论上,审计内容可以拓展到任何业务活动,而对微观层面资金活动的精准把握,仍然是审计相对于其他监督形式的优势之一。审计内容的拓展,加剧了审计学科研究对象边界的模糊性,形成了审计学科悖论,从而导致审计专业建设的困难。对此,审计学科可以构建以基础审计学、普通审计学和专门审计学为主体的学科体系;审计专业可以综合采取继续与会计专业紧密联系并适当拓展、在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大的领域新设相关审计专业、在其他领域增加审计课程等建设措施。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振超  韦小泉  
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助于降低审计师的信息搜索成本,进而能够更快地出具审计报告,此逻辑可视为效率假说;而在片面追求更高的可比性时,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性受到损害,进而导致审计师花费更多的时间降低审计风险,此逻辑可视为替代假说。那么,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时滞的关系究竟是上述两种假说的哪一种?运用OLS方法对2003-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时滞显著正相关,即替代假说得到验证。在进一步考虑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调节效应后,发现行业专长水平越高的审计师越能及时地出具审计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为促进审计学科发展,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于2019年6月22日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张荣刚主持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耿建新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叶陈刚教授、郑建明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叶陈毅教授,湖北理工学院柯树林教授以及北京人合致远资产评估事务所主任评估师栾广斌,《会计之友》杂志社总编笑雪,《财会通讯》杂志社主编张少堂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琳  吴清风  
西方审计学科理论和课程的萌芽和发展较早,深入挖掘其规律,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西方审计发展史发现,西方审计实践引发了审计学科理论的萌芽及发展,学科理论据此可划分为理论开端、基础理论发展成熟、实用主义理论发展三个阶段;西方审计实践与学科理论共同影响了审计课程的设置,审计课程的发展及调整情况相应也可划分为课程开端、调整完善、新时期特征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通过上述分析还发现,西方的大学极少设置审计学专业,公司及审计学会对于审计行业有较大影响。认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琳  吴清风  
西方审计学科理论和课程的萌芽和发展较早,深入挖掘其规律,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西方审计发展史发现,西方审计实践引发了审计学科理论的萌芽及发展,学科理论据此可划分为理论开端、基础理论发展成熟、实用主义理论发展三个阶段;西方审计实践与学科理论共同影响了审计课程的设置,审计课程的发展及调整情况相应也可划分为课程开端、调整完善、新时期特征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通过上述分析还发现,西方的大学极少设置审计学专业,公司及审计学会对于审计行业有较大影响。认识这些规律有助于增强对我国审计学科尤其是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信心,并促进大学审计课程教育的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石桥  宋夏云  
根据审计主题不同,审计可区分为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文章就审计的十个基本问题,对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就审计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进行思考。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在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取证模式、审计结论、审计职业判断等方面都各具特征。已经发展起来的审计学,主要是财务信息审计学,非财务信息审计学及行为审计学还处于幼稚阶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易雄军  李孟哲  吴联生  
本文研究了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审计师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的企业,更愿意聘请目标市场审计师以获得更多与目标市场相关的信息;这种现象在环境不确定性更高、规模更小、非国有以及子公司业务更重要的上市公司中更明显;同时,跨区域发展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审计师的情况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总所与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之间均存在且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目标市场审计师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目标市场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关注审计师的地区信息优势及其对企业跨区域战略实施的影响,同时从客户公司信息需求的角度丰富了审计师选择方面的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晓珂  王艳艳  于李胜  赵玉萍  张震宇  
本文研究了审计师个人经验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对审计师个人经验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事务所和公司特征的情况下,审计师个人经验与操控性应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调高盈余的公司组。这一结果说明审计师经验越丰富,越能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审计师经验越丰富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说明投资者认为审计师经验越丰富,其审计的财务报告可信度越高。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审计师个人经验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重要性高的客户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采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衡量审计质量并未改变本文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涂春红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为切入点,研究了审计师受罚对其审计信任度的影响及表现,结果表明:审计师受到行政处罚会使其信任度降低、信任毁损;信任毁损主要表现为市场客户规模缩小和审计收费提高,且其影响具有涟漪效应——波及受罚审计师主审的关联客户。进一步研究发现,质量和声誉更优的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其信任毁损所产生的市场反应也更为显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燚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根源自从审计成为一种职业以来,其方法一直在不断变化,以适应审计师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最初关注交易和余额的详细审计,到后来的内部控制审计,然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风险导向审计。从技术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涂春红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为切入点,研究了审计师受罚对其审计信任度的影响及表现,结果表明:审计师受到行政处罚会使其信任度降低、信任毁损;信任毁损主要表现为市场客户规模缩小和审计收费提高,且其影响具有涟漪效应——波及受罚审计师主审的关联客户。进一步研究发现,质量和声誉更优的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更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其信任毁损所产生的市场反应也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维芳  
以审计师个人的签字经验来衡量审计师个人的经验,以亏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因会计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来反映客户的审计风险,以非标意见来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第一,审计师个人的经验越丰富,审计师个人更可能对高审计风险客户出具非标意见,而且以上关系仅体现于项目负责人上;第二,会计师事务所为高审计风险客户配置经验更加不丰富的审计师个人,支持审计师个人的风险规避假说。进一步发现:审计师个人通过为其他客户提供审计服务形成的经验发挥作用。项目负责人经验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小所中,但是小所并没有为高审计风险客户配置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弟伟  
签字审计师的存在对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签字审计师行业专长正向影响了审计质量;审计师审计任期越长,越能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在审计民营企业组、四大事务所组、事务所未变更组,签字审计师行业专长正向影响了审计质量;审计师审计任期越长,越能提高审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