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3)
2023(18631)
2022(16072)
2021(14821)
2020(12702)
2019(28819)
2018(28543)
2017(55656)
2016(29971)
2015(33501)
2014(33288)
2013(33055)
2012(30356)
2011(27554)
2010(27601)
2009(25703)
2008(24822)
2007(21769)
2006(19367)
2005(16944)
作者
(88947)
(74049)
(73670)
(70068)
(46957)
(35495)
(33349)
(29091)
(28098)
(26194)
(25076)
(24723)
(23563)
(23205)
(22890)
(22608)
(22017)
(21988)
(21302)
(21114)
(18416)
(18181)
(18021)
(16806)
(16764)
(16476)
(16215)
(16097)
(15061)
(14437)
学科
(134378)
经济(134234)
管理(85531)
(80435)
(65089)
企业(65089)
方法(59467)
数学(52726)
数学方法(52086)
中国(33173)
(32597)
(31328)
(27840)
业经(26820)
地方(26370)
(23429)
贸易(23418)
(22705)
(22702)
农业(22020)
(19352)
财务(19278)
财务管理(19238)
(19068)
环境(19050)
银行(18994)
(18665)
金融(18663)
(18536)
理论(18471)
机构
大学(438701)
学院(434925)
(182097)
经济(178500)
管理(168878)
研究(147361)
理学(146849)
理学院(145218)
管理学(142527)
管理学院(141743)
中国(108872)
(92466)
科学(91245)
(82750)
(74487)
(73544)
研究所(67985)
业大(67441)
财经(67275)
中心(65763)
(61975)
(61220)
北京(58202)
农业(58164)
经济学(56424)
(55401)
师范(54764)
(53080)
经济学院(50850)
财经大学(50105)
基金
项目(296394)
科学(231936)
基金(216426)
研究(210295)
(190601)
国家(189080)
科学基金(161350)
社会(134062)
社会科(127195)
社会科学(127162)
基金项目(114418)
(114233)
自然(106458)
自然科(103972)
自然科学(103942)
自然科学基金(102096)
(97176)
教育(96747)
资助(90008)
编号(84015)
成果(67366)
重点(66487)
(65468)
(62988)
(61009)
课题(57446)
科研(57357)
创新(57097)
教育部(56015)
国家社会(55698)
期刊
(196287)
经济(196287)
研究(128521)
中国(75928)
学报(73488)
(65643)
科学(64725)
管理(62027)
(61712)
大学(55398)
学学(52618)
农业(44833)
教育(40841)
(37352)
金融(37352)
技术(36710)
财经(33422)
经济研究(33148)
业经(30620)
(28643)
问题(25862)
(22738)
技术经济(22022)
统计(21372)
(20752)
科技(20515)
理论(20471)
(20183)
商业(19813)
图书(19619)
共检索到630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他国经济波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从美对华直接投资的角度考察了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受美国经济冲击比美国经济受我国经济冲击的强度更大且时间更持久;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大于美国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5—2003年期间6类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增长是影响我国污染排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均GDP是解释各类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然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尚涛  郭根龙  冯宗宪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2-2004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服务贸易进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也存在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服务贸易自由化是解释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增长对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预测方差贡献度相对较小,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艾华  寇理  
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与环境响应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文章首先采用熵权法对区域多指标环境压力及环境响应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其综合值。其次,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对区域环境压力及环境响应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湖北省1987~2010年的经验数据,研究其环境压力与环境响应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压力同环境响应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且在应对其经济增长带来环境压力的环境响应中,环境保护投资的响应效应最明显,技术进步其次,结构调整的效应最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凤娟  
运用时序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技术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贸易平衡与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国内外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平衡值呈负相关;汇率的波动、国内外经济增长均扩大了贸易平衡。采用我国地区的面板数据,结合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证明,尽管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会对贸易平衡产生负面的冲击,汇率波动对贸易平衡产生正的作用,但长期内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汇率波动对贸易平衡的冲击作用是负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苏文  赵政安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本文根据1978-2008年31年的数据,基于VAR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了货币在短期内非中性、货币政策存在时带等重要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冯涛  
利用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1990~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数据,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不同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渠道的资本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其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在优化资本引入渠道、改善投资效果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本文选取六类污染指标构建了反映整体污染水平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基于1987—2008年相关数据,在严格计量检验基础上运用G IRF法、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与经济增长验证了EKC假说,经济增长是污染物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均GDP对解释各类环境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大,而污染物排放不是解释经济增长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颖慧  王健  
本文根据我国1979-2010年的样本,建立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是先正向后负向,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正向效应,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是负向效应,对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福霞  聂华林  杨冕  
文章在测度我国1986-2007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基于VEC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探索产业结构、环境政策、城市化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4个因素的变动对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影响机理及其在时序维度上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和环境政策的实施,则对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具有积极意义,且这4种作用都具有持续性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选取物化技术溢出渠道的两个因素——FDI和进口以及非物化技术溢出渠道的两个因素——专利和信息技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上述四要素的技术溢出模型,实证分析得出:对中国TFP贡献度最大的是本国的研发存量,其次是FDI技术溢出,接着是专利技术溢出;进口溢出和信息技术溢出效应为负,且进口和专利技术溢出对我国TFP的作用不显著。该结论用脉冲响应函数也同样得到证实。因此,我国应注重自主研发的培养,从效率上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铁山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长、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四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其中,服务业增长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作用,服务业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作用,这种动态效应的积累是形成当前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现状及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红丽  齐晓丽  金浩  
本文构建了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的协整方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的Granger原因;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对金融结构的脉冲响应是正向响应,而产出因子是负向响应;金融结构受自身影响最大,二元经济在滞后3期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金融结构完善和二元经济转换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小军  李学灵  张尚豪  
文章在对安徽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增长进行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非农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并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且积极的影响。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静  
文章选取我国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能源消耗及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起负向效应;从短期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都与能源消耗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