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2)
- 2023(18528)
- 2022(15414)
- 2021(14252)
- 2020(12122)
- 2019(27816)
- 2018(27192)
- 2017(51559)
- 2016(27776)
- 2015(31693)
- 2014(31725)
- 2013(31261)
- 2012(28851)
- 2011(26032)
- 2010(25997)
- 2009(24105)
- 2008(23576)
- 2007(20880)
- 2006(18380)
- 2005(16687)
- 学科
- 济(131670)
- 经济(131538)
- 管理(76541)
- 业(70024)
- 企(56057)
- 企业(56057)
- 方法(52094)
- 数学(45884)
- 数学方法(45330)
- 中国(35980)
- 农(33214)
- 财(28482)
- 地方(28468)
- 业经(26697)
- 学(26170)
- 制(23648)
- 贸(22789)
- 贸易(22773)
- 易(22079)
- 农业(21985)
- 银(19086)
- 银行(19045)
- 融(18980)
- 金融(18972)
- 行(18299)
- 环境(18174)
- 体(18173)
- 理论(18147)
- 和(18008)
- 务(16518)
- 机构
- 大学(399665)
- 学院(398404)
- 济(173896)
- 经济(170495)
- 管理(149843)
- 研究(141850)
- 理学(128532)
- 理学院(127059)
- 管理学(124701)
- 管理学院(123959)
- 中国(107868)
- 京(84904)
- 科学(84793)
- 财(77370)
- 所(71645)
- 农(66703)
- 研究所(64979)
- 中心(64709)
- 财经(61487)
- 江(59728)
- 业大(57406)
- 经(55902)
- 经济学(54655)
- 北京(53585)
- 范(52806)
- 师范(52257)
- 农业(52118)
- 院(50989)
- 经济学院(49011)
- 州(46966)
- 基金
- 项目(264662)
- 科学(209152)
- 研究(193570)
- 基金(193431)
- 家(168997)
- 国家(167678)
- 科学基金(143453)
- 社会(124678)
- 社会科(118172)
- 社会科学(118143)
- 省(102210)
- 基金项目(101095)
- 自然(91023)
- 教育(89282)
- 自然科(88956)
- 自然科学(88929)
- 自然科学基金(87327)
- 划(86483)
- 资助(79357)
- 编号(77413)
- 成果(63624)
- 重点(60431)
- 部(59247)
- 发(58217)
- 创(54613)
- 课题(54345)
- 国家社会(52877)
- 创新(51251)
- 教育部(50839)
- 科研(50726)
- 期刊
- 济(194459)
- 经济(194459)
- 研究(119549)
- 中国(81559)
- 学报(62462)
- 农(61311)
- 财(60190)
- 科学(57643)
- 管理(56090)
- 大学(47627)
- 学学(44654)
- 教育(43145)
- 农业(41367)
- 融(36942)
- 金融(36942)
- 技术(36706)
- 经济研究(32385)
- 财经(31067)
- 业经(29669)
- 经(26913)
- 问题(25502)
- 业(22861)
- 贸(22039)
- 统计(20824)
- 技术经济(20551)
- 世界(19799)
- 国际(19771)
- 版(18928)
- 策(18591)
- 图书(18486)
共检索到60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忠菲
本文应用一体化理论,从CEPA的一体化含义、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两个角度,研究CEPA对中国四方一体化的影响,认为CEPA的签署,将台湾是否需要类似“优惠区”制度安排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从而推进了中国四方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CEPA 一体化理论 中国四方一体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CEPA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研究着眼于 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 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 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CEPA 区域经济 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永林
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自身的动态演化路径是逻辑自洽的,当前泛珠三角地区存在的次区域跨边界经济合作现象,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和过渡战略。在正视区域发展落差与借助比较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推动泛珠三角整合的外源性动力是谋划区域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考察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方面,成本收益的分配日益成为双方推进合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春祥
欧洲半个多世纪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提供了理论和组织模式借鉴,但欧盟(原15国)是一个"同质"成员结构的区域,其一体化历程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一体化组织模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性安排;而东亚是一个"异质"成员结构的区域,东亚的"异质"结构特征意味着其区域经济合作将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贸易一体化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建立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区域生产网络是东亚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亮 谷克鉴 符大海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现象,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极的东亚地区却至今未能形成真正的区域经济集团,这与东亚事实上存在的"自然的"贸易集团相悖。笔者受SCP范式的启发,采用合作博弈中的群体决策构建了一个权力结构基础上的决策结构模型来分析东亚地区难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只有次区域的甚至是双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才是中国目前现实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积江
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发达、内陆落后,下游发达、上游落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非民族地区发达、民族地区落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民族地区必须重视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悄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而且也在挑战着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概念,使得各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内容及价值取向做出新的调整和选择。目前,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合作方式多样化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陈志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途径。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遵循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性相结合的方针,首先加快中、日、韩3国的制度性合作,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和先导,然后再向全区扩展。当然,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才能使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春祥
以东亚为代表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仅表现出制度协调的特征,同时体现出一段较长时期的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阶段。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浅层次"贸易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的阶段之一,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模式,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目前东亚进行"浅层次"贸易一体化,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阎世平 陆善勇 李欣广 谢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九元
两岸经济关系是在一国框架下形成的特殊经贸关系,20多年来,两岸经济互动正是在这一定位下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以市场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流动为内涵的经济互动成为两岸经济交流的主要动力,而两岸之间的同胞之情更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双方互蒙其利,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也逐步形成,并向一体化的更高阶段迈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李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有“障碍说”和“阶段说”两种不同认识。尽管如此,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仍十分重要。对于东北亚,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同时也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课题。目前,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内多数国家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与组成部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