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7)
2023(8730)
2022(7841)
2021(7598)
2020(6403)
2019(15064)
2018(15137)
2017(29278)
2016(16042)
2015(18198)
2014(18249)
2013(18072)
2012(16399)
2011(14736)
2010(14543)
2009(13197)
2008(12578)
2007(10589)
2006(9122)
2005(7821)
作者
(45487)
(37426)
(37163)
(35450)
(23971)
(17976)
(16982)
(14870)
(14331)
(13383)
(12968)
(12368)
(11808)
(11745)
(11545)
(11258)
(11220)
(11105)
(10674)
(10515)
(9268)
(9020)
(8933)
(8501)
(8340)
(8321)
(8313)
(8201)
(7488)
(7362)
学科
(60362)
经济(60291)
管理(44779)
(42009)
(35576)
企业(35576)
方法(29910)
数学(25771)
数学方法(25483)
(15388)
中国(15075)
(14300)
(13964)
业经(13320)
地方(12401)
理论(10847)
(10634)
贸易(10629)
(10525)
农业(10358)
(10302)
技术(9865)
环境(9684)
(9641)
(9417)
财务(9360)
财务管理(9345)
教育(9238)
企业财务(8845)
(8600)
机构
大学(224686)
学院(220824)
管理(92243)
(83651)
经济(81717)
理学(80725)
理学院(79799)
管理学(78463)
管理学院(78055)
研究(72752)
中国(51831)
(48447)
科学(46378)
(36910)
(36196)
业大(33635)
研究所(33299)
(33200)
中心(32241)
(30959)
北京(30912)
师范(30725)
财经(30267)
(30240)
(27552)
(26508)
农业(26075)
(25283)
师范大学(25256)
经济学(23675)
基金
项目(156636)
科学(122668)
研究(115836)
基金(113007)
(97751)
国家(96922)
科学基金(83367)
社会(70630)
社会科(66820)
社会科学(66801)
基金项目(61156)
(60808)
自然(55228)
自然科(53906)
自然科学(53894)
教育(53116)
自然科学基金(52906)
(51615)
编号(48330)
资助(46466)
成果(39279)
(34414)
重点(34345)
(32694)
课题(32584)
(32509)
项目编号(30216)
创新(30180)
科研(29940)
教育部(29537)
期刊
(88784)
经济(88784)
研究(66330)
中国(37686)
学报(34510)
管理(32588)
科学(32254)
(29871)
教育(28141)
大学(25965)
(25853)
学学(23902)
农业(21701)
技术(18803)
(15887)
金融(15887)
业经(14559)
图书(14526)
经济研究(13558)
财经(13533)
理论(12108)
科技(11457)
问题(11454)
实践(11423)
(11423)
(11284)
(10896)
情报(10720)
技术经济(10386)
现代(10088)
共检索到312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雪军,田霖  
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鉴于国内对该学科研究的薄弱状态,文章对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最新研究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展望其应用前景,为金融学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国友  郭慧泉  
一年一度的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年会,于2014年4月8-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北部城市坦帕举行。来自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地理学者、GIS专家、环境科学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超过30%的与会者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英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澳大利亚、瑞典、土耳其、尼日利亚、巴西、法国和荷兰等。参加年会的中国学者主要来自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系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清成,李昕  
消费地理学产生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国外,消费地理学目前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中较为活跃的分支学科。在国内,因种种原因,此学科基本上还是空白。这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及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都极不相称。因此在国内开展消费地理学研究已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传康  
一、作为软科学的地理学信息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专门科学与交叉科学互相补充。交叉科学包括三方面: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横断科学。地理学在信息时代应从专门科学转变为一门综合科学。过去的综合是有明显联系的综合;现在还要求把没有表面联系的事实也综合起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张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前由于受宗主国控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多数处于落后待开发状态。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大。如何缩小差距,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促成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Н.斯捷潘諾夫  吟如  
列宁和斯大林曾多次指出,在研讨苏维埃建设的经济问题时,有研究高等技术的必要。1931年,斯大林在其"论经济工作人员底任务"一文中写道:"已经是,而且早已经是面向技术的时候了。已经是抛弃那种过时的不干预技术的旧口号,而要自己成为专门家,成为谙通事情者,成为完全內行的时候了。"苏维埃经济地理学家完全有责任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方面。全俄电气化计划和历届斯大林五年计划,就是经济与技术以及与地理概念有机结合的鲜明例证——例如,对苏维埃经济发展基础的经济——技术与经济——地理的按区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里斯  张文奎  
哈里斯教授1980年接受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本内信藏的邀请赴日本讲学,本文是他1980年10月9日在日本成城大学的报告。内容简洁明确,对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脉络清楚,内容充实.对了解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因此,全文译出,以飨读者。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1)做为专门学科以前的城市地理学;2)做为专门学科的城市地理学的产生;3)以计量化、模式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建法,黄叶芳  
由经济学家倡导的“新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使西方经济地理学面临重大挑战。也揭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评述当前关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问题与有关争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峰华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各国普遍所接受,社区发展又成了中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阐述了社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内涵、原则和模式,探讨了社区地理学在社区发展研究中的作用。希望有益于社区发展和社区地理学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司同  赵厚福  
生态地理学是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性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下属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内容包括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地理结构、生态地理要素之间的规律与制衡机制等。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水土资源流失等一系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前提。想要正确保护生态地理,就必须正确认知生态地理,在这样的共识下,各国也更加注重生态地理学的教育与研究。中国很早以前已经把生态地理的保护列入国家发展的核心项目,明确指出想要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正确研究生态、管理生态,充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合理探寻生态地理环境的"公共地理"属性,详细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桥  
由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和湖北省地理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于10月16-20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与会代表500多人,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系统和地方与地理学有关的科研院所、全国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相关院系的专家学者和部分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布鲁恩·斯坦利  刘爱利  
尽管空间、地方、区域、环境是所谓"永恒的地理命题",但大部分的人文、环境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主题都聚焦在研究地方、景观和区域的当前或过去,却少有研究者对其未来产生兴趣。研究的缺乏可能要归因于对此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不熟悉,或者对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估计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在不同年代地理学界对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做过哪些工作,以及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来弥补这一缺陷。20世纪70年代早期,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当时正在显现的后工业经济、社会的不同特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城市未来,变化中的社会秩序,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未来地理学者从"带有地理色彩"的科幻作家们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学者那里借鉴了许多观点和概念。这些学者们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列出的书目以及两本主要的跨学科杂志The Futurist(由世界未来学会出版)以及Future Studies中可以看到。未来学家们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如趋势外推、交叉影响分析、模型模拟、情景假设、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当前,对未来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企业界、教育界、政策研究界等的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学术性刊物、奖项,以及对2050年及其以后的世界规划中,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得到证明。对未来的研究聚焦于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北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与人口,以及全球环境的未来,不仅需要考虑"确定性"(期待中的世界),也同样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却又可能出现"的一面。本文给出了当前至2050年时段地理学者可能需要考虑的29个重点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及环境地理领域。同时,本文还讨论了6个针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主题,包括中国的"绿色化",作为崛起的世界性强国的中国,中国消费者及其伦理观,作为全球创新领袖的中国,人口问题和数字鸿沟,以及未来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便于对未来研究的讨论和分析,文中给出了7幅富有新意的专题图,分别描绘了欧洲世界的亚洲化趋势,未来的城市系统,重大洲际交通工程,不同区域的时间文化,自治区域和新的国家,以及环境地带迁移等。最后,本文建议中国地理学界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国的未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视。其结果对于区域和国家层面规划制订将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也将使地理学者在推动建设社会、环境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地理学者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们紧密合作,共同研究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未来相关的"时间"主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