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0)
2023(4507)
2022(3774)
2021(3758)
2020(3034)
2019(6960)
2018(7079)
2017(13744)
2016(7645)
2015(8838)
2014(8828)
2013(8811)
2012(8599)
2011(7699)
2010(7883)
2009(7567)
2008(7459)
2007(6750)
2006(6047)
2005(5694)
作者
(21751)
(18131)
(17815)
(17084)
(11407)
(8462)
(8460)
(6958)
(6779)
(6626)
(6078)
(5927)
(5836)
(5679)
(5628)
(5518)
(5490)
(5248)
(5221)
(5208)
(4615)
(4402)
(4361)
(4226)
(4102)
(4050)
(4029)
(4023)
(3711)
(3675)
学科
(25376)
经济(25333)
管理(17745)
(16429)
中国(11806)
(11442)
企业(11442)
方法(11089)
(10603)
数学(9007)
数学方法(8910)
(8010)
(6971)
贸易(6964)
(6866)
(6805)
农业(6799)
业经(6470)
(6435)
银行(6428)
(6253)
理论(6025)
教育(5867)
(5121)
(5117)
(5109)
金融(5108)
(4887)
(4641)
税收(4589)
机构
学院(110397)
大学(109286)
(41967)
经济(40746)
管理(37037)
研究(36679)
理学(30507)
理学院(30112)
中国(29734)
管理学(29642)
管理学院(29424)
(23718)
(23025)
科学(20996)
(18706)
财经(17590)
(17524)
中心(16745)
(16706)
(16702)
师范(16560)
研究所(16484)
北京(15908)
(15780)
(14860)
业大(13925)
师范大学(13163)
(13111)
农业(13016)
经济学(12996)
基金
项目(63595)
研究(51813)
科学(47706)
基金(42310)
(35990)
国家(35574)
社会(30821)
社会科(28896)
社会科学(28891)
科学基金(28556)
教育(25434)
(25271)
编号(24004)
基金项目(21826)
成果(21358)
(21298)
资助(17340)
课题(17079)
自然(15721)
自然科(15151)
自然科学(15142)
(14939)
自然科学基金(14856)
(14578)
项目编号(14314)
重点(14300)
(14033)
(13976)
(12845)
教育部(12577)
期刊
(52165)
经济(52165)
研究(36945)
中国(25101)
教育(19891)
(16383)
(15800)
学报(15627)
管理(14458)
科学(13987)
(13080)
金融(13080)
大学(12048)
农业(11011)
学学(10993)
技术(10419)
业经(9685)
财经(8828)
经济研究(8256)
问题(8137)
(7629)
图书(7445)
(7324)
职业(6518)
理论(6277)
国际(5920)
商业(5794)
实践(5709)
(5709)
(5616)
共检索到176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昕  柴琳  
回顾了鼓浪屿将核心价值确定为国际社区的发展过程,指出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提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属于易损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共区域,作为对历史文化土地市场失灵的一种矫正,有关保护活动必须把建立适宜的保护商业模式放在核心位置。保护商业模式的滞后是制约我国社区遗产保护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摆脱困境鼓浪屿宜尽早建立船票一门票商业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张丹  何露  孙业红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及农业民俗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遗产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为标志的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本文从古籍整理与考古研究、概念与内涵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和保护与发展实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梓萌   李刚  
习仲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率先倡导保护西北地区古文献及珍贵文物;建国初期主政西北时,提议设立文物处,做出保护西安城墙、唐慧彻寺南塔和碑林博物馆等指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中央任职,签发大量文物保护文件;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保护长城、圆明园、林则徐故居及墓地等文物遗迹,以及秦腔、阿宫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总结习仲勋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包括: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强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科学理念和方法点。这些前瞻性思想和实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琪  侯晓斌  
文章从山西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入手,对当前全省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促进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持整体性、全方位、活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清霞  
我国历经五千余年历史发展所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着极高的艺术、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给予高度关注。不过在实践中,商标保护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为此,文章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发展现状分析为基础,对常见的商标保护模式以及暴露出的缺陷进行深刻研究,从商标申请绿色通道建立、商标注册制度完善、申请人机制的完善、组合商标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完善策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兴帜   周灵颖  
以名录制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工作初步构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体系,对非遗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非遗名录制保护实践中也出现了遗产保护碎片化,遗产持有者弱化,遗产生活性式微等系列问题。文章从村落场所、原生主体、日常生活生产等阐述非遗与村落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村落既是非遗存续的空间也是非遗实践的外化形态,村民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也是非遗的使用者,日常生活既是非遗的表达内容也是非遗本体,村落空间、村民共同体、日常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村落有机体的不同向度,以村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单位,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存续形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娟丽  董思言  郭磊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剪纸在产业化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由于长期缺乏规范,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程度较低。事实上,重庆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现实基础,应该采取以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民间积极参与、并联盟学校教育、社区多方参与;以校企合作为主、多方辅助合作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拓宽剪纸的目标市场、开发多样化产品;多渠道的网络传播、网络统一服务平台宣传与销售等模式以促进重庆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迪雅  李雪婷  仲丹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战略为文化传承与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以创造和创新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提高文化传承的水平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两创”视角,非遗教育面临文化选择标准模糊、创造创新方式不明、课程建设能力不足、创新型专业师资匮乏和数字化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其优化路径主要包括:以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等方式明确“两创”非遗教育的文化选择标准;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教学技术手段运用和教学评价细则制订等方面纳入“两创”维度以优化“两创”非遗教育的教学设计;通过打造核心课程与示范课程、开发在线课程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来提升“两创”非遗教育的课程建设能力;通过师范教育改革、地方与校本师资培训和非遗传承人申请教师资格等加强“两创”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数字化赋能“两创”非遗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钦曾  罗丹  
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研究、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建设诸方面。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国内本科、研究生阶段学校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刘丽华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以工厂、建筑群、矿山等物质性遗存为主,传统工业时期的工业遗存尤其是大量赋存的非物质工业遗存的保护意识和效果都不容乐观。文章认为,建构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是工业遗产挖掘、认定,建立保护名录等基础性工作的保障;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保护,在现有的2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四部分。文章引入非物质文化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特征、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成,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凌  杨豪中  
基于生态学理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视为由各种生态要素构成的文化生态场,通过对场域中各生态要素的分析解读,指出在历史区域改造中,根据文化生态结构特征研究发展对策,从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生态要素两方面构建文化生态场,有助于维持遗产地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促进历史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信平  
中日两国在自然环境、气候特征、文化传统、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研究和总结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日本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特点和优势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提出应该从完善法律体系、协调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公众参与体系等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俊玲  
分析印刷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印刷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安全意义以及电子媒体时代研究纸本印刷文化及其遗产保护的意义,概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刷技艺的留存现状,分析图书馆在保护印刷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保护我国印刷文化遗产的具体对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慧芳  
自1958年荷兰首次开征遗产税以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开征遗产税的呼声很高,似乎开征遗产税已指日可待。然而,任何一种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离不开培植它的文化土壤,必须与其文化系统相容。现行文化条件下,我国开征西方模式的遗产税仍然存在不可行性,如中国人价值感的来源、对待财富的态度、继承的观念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国情不同,制度不能照搬,所以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尚未成熟。但作为一种完善税制、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调节收入差距税种,我国未来开征遗产税依然有其重要意义,应适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建立健全公民的死亡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和财产登记制度、个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