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3)
- 2023(6709)
- 2022(5651)
- 2021(5024)
- 2020(4259)
- 2019(9760)
- 2018(9612)
- 2017(18387)
- 2016(10083)
- 2015(11263)
- 2014(11245)
- 2013(11093)
- 2012(10155)
- 2011(9240)
- 2010(9412)
- 2009(8964)
- 2008(8857)
- 2007(7872)
- 2006(6970)
- 2005(6585)
- 学科
- 济(41040)
- 经济(40964)
- 管理(35980)
- 业(31301)
- 企(27487)
- 企业(27487)
- 方法(17725)
- 财(15715)
- 数学(15470)
- 数学方法(15328)
- 贸(13296)
- 贸易(13293)
- 制(13260)
- 易(13077)
- 出(11590)
- 中国(11061)
- 农(10327)
- 业经(9818)
- 体(9157)
- 务(8284)
- 财务(8263)
- 财务管理(8239)
- 口(8027)
- 出口(8025)
- 出口贸易(8025)
- 体制(7845)
- 企业财务(7800)
- 学(7498)
- 银(7453)
- 银行(7435)
- 机构
- 大学(146327)
- 学院(144252)
- 济(63207)
- 经济(61969)
- 管理(55300)
- 研究(47976)
- 理学(47648)
- 理学院(47111)
- 管理学(46373)
- 管理学院(46107)
- 中国(37322)
- 财(33490)
- 京(29977)
- 科学(26621)
- 财经(25643)
- 所(23593)
- 经(23233)
- 江(22343)
- 中心(21540)
- 农(21089)
- 研究所(20911)
- 经济学(20596)
- 业大(19361)
- 财经大学(19024)
- 北京(18576)
- 经济学院(18555)
- 院(17657)
- 范(17354)
- 师范(17201)
- 州(17079)
- 基金
- 项目(95305)
- 科学(76389)
- 基金(71707)
- 研究(69886)
- 家(62109)
- 国家(61619)
- 科学基金(53409)
- 社会(47427)
- 社会科(45081)
- 社会科学(45074)
- 基金项目(37637)
- 省(35706)
- 自然(33347)
- 自然科(32587)
- 自然科学(32579)
- 教育(32444)
- 自然科学基金(32044)
- 划(30238)
- 资助(28896)
- 编号(26773)
- 制(23915)
- 成果(22445)
- 部(22361)
- 重点(21528)
- 国家社会(20422)
- 创(20030)
- 教育部(19762)
- 发(19490)
- 人文(19050)
- 课题(18917)
共检索到224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骆详译
黑水城出土的两件西夏手实文书,内容主要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户主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土地信息,第三部分是家庭人口信息与财物信息。这与唐宋手实的登载内容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土地信息和人口信息这两方面。西夏是土地信息在前、人口信息在后,唐宋则相反。这不仅仅是书写习惯的不同,还与西夏的赋役制度有关。同时,这种差异与唐宋赋役制度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特别是均田制崩溃后、以丁身为本转为以资产为宗的赋役制度,深刻影响了西夏的赋役制度。
关键词:
西夏 唐宋 手实 赋役制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骆详译
黑水城出土的两件西夏手实文书,内容主要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户主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土地信息,第三部分是家庭人口信息与财物信息。这与唐宋手实的登载内容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土地信息和人口信息这两方面。西夏是土地信息在前、人口信息在后,唐宋则相反。这不仅仅是书写习惯的不同,还与西夏的赋役制度有关。同时,这种差异与唐宋赋役制度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特别是均田制崩溃后、以丁身为本转为以资产为宗的赋役制度,深刻影响了西夏的赋役制度。
关键词:
西夏 唐宋 手实 赋役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1909年俄国探险家П·К科兹洛夫从我国内蒙古黑水城掘走大批西夏文献,现藏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这批西夏文献除大量佛经外,还包括字典、辞书、类书、法律文献以及译自汉文的兵书、类书等。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西夏研究资料,拓展了西夏研究领域,为西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金波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雇工契是目前所知11—13世纪唯一的一件雇工契,其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的雇工契空白,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本文将此件契约中的草书识读为楷书,并译成汉文,同时对其内容进行诠释,做出初步研究。契约中的雇工属西夏主体民族党项族,系由畜牧业转成农业的民族。西夏文雇工契约在形式和内涵上都继承了中国的契约传统,反映出西夏时期雇工情况,披露出很多与雇工相关的经济细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夏农业经济的部分运行特点,由此可以了解这一时期农业的一些基本面貌。该契约同时显示出内容和形式趋于简化,雇主与雇工有明显的主从关系,雇工报酬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等特点,这可能与西夏晚期社会不稳定有关。
关键词:
西夏 黑水城 西夏文 雇工 契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天英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借贷契长卷(7741号)为草书写本,包含普渡寺出贷粮食契约20件,是西夏社会经济研究的珍贵原始资料。本文将西夏文草书转录成楷书,译为汉文,并进行初步研究。7741号各契约形制规范,清楚记录了出贷人、贷粮种类与数量、利率、借贷期限、违约赔付、借贷人和证人等信息,反映出西夏粮食借贷以家庭为主,契约中必须有担保人;西夏寺院的粮食借贷利率偏高,违约惩罚力度大;契约中出现的人名较多,折射出西夏的民族组成情况和西夏人的姓名取向。
关键词:
西夏 西夏文草书 借贷契约 黑水城文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天英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借贷契长卷(7741号)为草书写本,包含普渡寺出贷粮食契约20件,是西夏社会经济研究的珍贵原始资料。本文将西夏文草书转录成楷书,译为汉文,并进行初步研究。7741号各契约形制规范,清楚记录了出贷人、贷粮种类与数量、利率、借贷期限、违约赔付、借贷人和证人等信息,反映出西夏粮食借贷以家庭为主,契约中必须有担保人;西夏寺院的粮食借贷利率偏高,违约惩罚力度大;契约中出现的人名较多,折射出西夏的民族组成情况和西夏人的姓名取向。
关键词:
西夏 西夏文草书 借贷契约 黑水城文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弥足珍贵的西夏榷场文书揭自黑城出土的西夏文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封套裱纸。出于裱糊的需要,它们不仅剪裁成片段,而且上下各裁去一部分,因此没有一件文书能拼合完整。但通过前后文关系,还是能看出其大概,经过考证辨析,可解决西夏榷场机构设置、交易货物、商税征收等重要问题。榷场文书多处记载镇夷郡,为西夏在地方设郡找到了确凿证据。
关键词:
黑城 西夏 榷场文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霈
该文通过对新译释西夏契约文书的梳理和观察,对西夏担保与处罚制度补充如下认识:在担保制度方面,在债权担保的范畴内,除已知的保人担保外,还有合伙担保、同籍担保和中人担保;在对标的物的担保范畴内,有瑕疵担保和追夺担保。在处罚制度方面,监军司是黑水城地区契约责任的仲裁机构之一,而违约赔款的收缴机构则为罚赃库。这与唐契中“官有政法,人从私契”的契约精神有所不同,折射出民间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联和互动。
关键词:
西夏 契约 担保 监军司 罚赃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骆详译 李天石
清人吴广成言及西夏官制"多与宋同",但传世文献并未详载,关于地方财政制度的内容更是鲜有反映。随着《天盛律令》的出土和翻译整理,其中大量反映西夏转运司与地方财政制度的记载应引起重视。本文以水利管理方面的律文为重点,探讨西夏地方财政的运作模式,即转运司不仅垂直管理地方郡县财政,还握有地方财政的审核权。另外,宋夏转运司的地方财权性质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即西夏转运司职权较宋代呈现更加细化的趋势。这些情况共同反映出11至13世纪中国西北政权与汉族政权在财政制度上的传承与演变。
关键词:
西夏 宋代 转运司 地方财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莫磊 朱潇丽 杨修
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已有设立职官行使财物的支出收纳之职责。但中国历史上“出纳”之职最早在何时得以正式命名并置为专职,尚属经济史研究的空白之处。基于此,本文以最早出现“出纳”专职的西夏历史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夏出纳专职的设置情况、工作职责、磨勘考课及其历史意义。研究发现,西夏出纳专职的出现,是西夏在继承唐朝财计制度的基础上,从分工重新整合、讲求实效的角度实现的职官设计与制度设计的二重创新。对比宋朝的财计制度,西夏设置出纳专职的制度创新揭示出相对落后的会计技术环境下有可能实现相对领先的会计制度创新的发展规律,这对于新经济时期中国探索和追求会计领域世界一流的制度创设提供了历史镜鉴以及道路自信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
西夏 出纳专职 天盛律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洁
黑水城出土税票,代表了元代末期的税票格式,以木板刻印为主,辅以写本。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发现,元代与西夏税额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每亩纳小麦数增加了3倍多,而大麦数相应减少;地税征收的方式为人户合纳;时间集中在十月至十二月;收购税粮和发放税票的机构为亦集乃路的府仓——广积仓,付使、大使、监支纳为具体负责的官员;纳税人户计主要为军户、民户和宗教户,涉及蒙古、汉、党项三大民族。
关键词:
黑水城 赋税 税票 亦集乃路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赵彦龙
西夏时期并没有保留下来档案编纂成果。本文所探讨的西夏档案编纂,严格地说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成果,兼及清和近代的两部汉文档案编纂成果。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以大型文献丛书《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等为代表,并借此研究编纂西夏档案的种类、方法、标题、成果的行款格式、文字、来源、原则、注释等内容,揭示其实质内容,从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以此来向社会展示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
关键词:
西夏档案 编纂 《俄藏黑水城文献》 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金波
藏于俄罗斯的5147号10件西夏文草书契约,有多种贷粮抵押契,抵押品中既有牲畜,又有土地,甚至还有人口,是古代契约中稀见的品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文首先将各件西夏文契约进行翻译,然后对契约内容进行解析,包括立契时间、借贷者和借贷数量、债权人和利息、契约保证和抵押、违约处罚、契尾签署画押等。通过对契约进一步分析可知:西夏晚期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化严重,影响国力下降,反映出西夏不抵蒙古军队的社会原因;西夏借贷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的抵押属不改变抵押物所有权的性质,只是在不能按时还付本息时才被收取抵押物;在一定条件下妇女可以承担偿付债务的责任,有较高的经济地位;西夏特殊阶层使军有的被抵押,但有的使军也可自主借贷并承担借贷责任;西夏契约对中原王朝有明显的继承性,不同民族有密切的经济往来;西夏契约有更为简明、公平和保持互助习俗的特点。
关键词:
西夏 契约 贷粮 抵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瑞 邵育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