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0)
- 2023(10566)
- 2022(8914)
- 2021(8489)
- 2020(7177)
- 2019(16261)
- 2018(16798)
- 2017(30463)
- 2016(18019)
- 2015(20440)
- 2014(20888)
- 2013(19900)
- 2012(18663)
- 2011(17130)
- 2010(18021)
- 2009(16975)
- 2008(16902)
- 2007(15661)
- 2006(14498)
- 2005(13773)
- 学科
- 济(58086)
- 经济(57984)
- 管理(49073)
- 业(42317)
- 企(35227)
- 企业(35227)
- 中国(25922)
- 制(23501)
- 教育(23422)
- 方法(20367)
- 财(19795)
- 农(18259)
- 数学(17009)
- 数学方法(16772)
- 体(15740)
- 银(15024)
- 银行(15001)
- 学(14559)
- 理论(14524)
- 行(14421)
- 业经(14416)
- 融(12948)
- 金融(12941)
- 体制(12322)
- 度(11537)
- 制度(11532)
- 贸(11443)
- 贸易(11434)
- 易(11168)
- 农业(10637)
- 机构
- 大学(251663)
- 学院(245898)
- 济(95495)
- 经济(92833)
- 研究(91604)
- 管理(83229)
- 理学(68637)
- 理学院(67765)
- 中国(67764)
- 管理学(66572)
- 管理学院(66068)
- 京(56627)
- 财(53181)
- 科学(50448)
- 所(46425)
- 江(42556)
- 范(41318)
- 师范(40976)
- 研究所(40951)
- 中心(40742)
- 财经(39228)
- 北京(37568)
- 农(37531)
- 教育(37464)
- 经(35240)
- 师范大学(33127)
- 院(33089)
- 州(33080)
- 业大(31171)
- 技术(29844)
- 基金
- 项目(144210)
- 研究(116464)
- 科学(112950)
- 基金(98975)
- 家(84389)
- 国家(83498)
- 社会(70350)
- 科学基金(69602)
- 社会科(66198)
- 社会科学(66189)
- 教育(61686)
- 省(57622)
- 编号(51158)
- 基金项目(50332)
- 划(49937)
- 成果(47433)
- 资助(40771)
- 自然(40736)
- 课题(39899)
- 自然科(39680)
- 自然科学(39666)
- 自然科学基金(38951)
- 部(34329)
- 重点(34000)
- 年(32993)
- 制(32361)
- 性(31947)
- 发(31911)
- 项目编号(30905)
- 教育部(30059)
共检索到418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明坤 陈镭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剧,城乡分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成为社会关切。优质高教资源城乡差距呈现不平衡现状,需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挖掘社会力量扶助潜力,在制度设置上开展具有远见的教育质量平衡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体系,强化社会教育公平意识的形成,以有效解决弱势群体高等教育问题。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教育改革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向明 张金福
本文认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只有解决好统一与多样的问题,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高考招生制度的多样化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拔录取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考试机会的多次性等方面。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多样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全愈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一是"一流考生"等于"一流学生"吗;二是"学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学什么";三是大学"追"学生还是学生"追"大学;四是考"开卷作文"还是考"闭卷作文"。
关键词:
高考 招生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虹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大学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回应和制度安排:在招录体制上,以科学选择合适人才作为招录理念,并在招考目的、招考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策略上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芳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公正选拔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高考招生制度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教育全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国未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实现"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逐步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广遭社会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因,是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且其公平性亦受到严峻挑战。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入学机会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而且高校分层分类显著,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次,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乃祝 肖地楚
教育公平是教育系统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若干年里,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作为体现教育公平核心范畴的高考招生制度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其公平性问题被大家高度关注,如何解决高考招生改革中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国家更好地选拔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若玲
近10年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决心与力度不可谓不大、角度与层面不可谓不多、范围与影响不可谓不广。高考招生改革的目的不外有三:为各类高校更科学地选拔优秀、适合的培养对象;为所有考生提供更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竞争机会;将各级教育更有效地引导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健康轨道、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文玮
探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高校责任主体地位的塑造与确立,对于培养高质量人才价值重大。在界定高考招生制度及高考自主招生制度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论证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先进经验借鉴。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高校责任主体地位的塑造对策,旨在借助推进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高选拔人才的质量,进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丽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丽华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为 :导致即期消费欲求萎缩 ;抑制民间投资增长势头 ;形成资源畸型配置 ;阻碍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降低公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减缓或消除这一现象的措施包括 :让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成果 ;关注“三农”使农民增收减负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 ;实施反垄断战略。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收入差距 分析与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峰 朴相信
为体现大学教育的本质、遏制私人教育过热、维护社会教育机会均衡,近年来韩国政府对大学招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随时"和"定时"招生考试的二元化体制,并引入了"入学面试官制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努力保障农村和低收入阶层等弱势阶层的受教育权。韩国在改革高考制度、提高人才选拔效率、保障教育机会均衡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娜 魏晓宇
高考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在很长一段时内高考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人才,高效率保证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但因其重要性和高竞争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应试教育的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纵观历史,为了解决高考顽疾,高考改革40年的改革历程在曲折中逐渐朝着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强调科学选材原则、注重公平价值取向等趋势发展,尤其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后,在先行先试的上海和浙江改革过程中,虽然遭遇了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根据学校特色与专业要求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根据成绩和专业要求录取学生,考试科目调整更强调突出学生兴趣和选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招生录取政策趋于多元并更加公平.
关键词:
高考 高考改革 教育公平 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