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6)
2023(9510)
2022(7938)
2021(7563)
2020(6232)
2019(14537)
2018(14698)
2017(26591)
2016(15845)
2015(18417)
2014(18674)
2013(17645)
2012(16909)
2011(15862)
2010(16596)
2009(15271)
2008(14843)
2007(13580)
2006(12531)
2005(11704)
作者
(43870)
(36469)
(36090)
(34483)
(23071)
(17229)
(16785)
(14076)
(14035)
(13342)
(12172)
(12122)
(11733)
(11722)
(11305)
(11127)
(10819)
(10748)
(10536)
(10498)
(9615)
(9069)
(8948)
(8490)
(8320)
(8248)
(8217)
(8192)
(7476)
(7261)
学科
(65838)
经济(65785)
管理(34610)
(32063)
中国(28255)
方法(25535)
数学(23209)
(23010)
企业(23010)
数学方法(22807)
教育(22461)
地方(18766)
(18120)
业经(13472)
(12940)
理论(12925)
(12918)
(12309)
银行(12299)
(12042)
(12016)
农业(11990)
(11746)
(11517)
贸易(11502)
(11491)
金融(11490)
(11102)
地方经济(10618)
技术(10365)
机构
大学(225371)
学院(219539)
(85260)
经济(83129)
研究(81531)
管理(74402)
理学(62400)
理学院(61504)
管理学(59944)
管理学院(59508)
中国(57192)
(51095)
科学(47586)
(41423)
(41168)
(40962)
师范(40909)
教育(37371)
研究所(37030)
(35694)
中心(35117)
北京(34542)
师范大学(33031)
(32675)
财经(31301)
(29125)
(29030)
业大(28562)
(28150)
技术(26662)
基金
项目(130740)
研究(105382)
科学(103367)
基金(88185)
(74581)
国家(73776)
社会(63190)
科学基金(61803)
社会科(59624)
社会科学(59610)
教育(56951)
(54247)
(47043)
编号(46521)
基金项目(44639)
成果(41907)
资助(37520)
课题(36839)
自然(36354)
自然科(35450)
自然科学(35444)
自然科学基金(34732)
(34403)
重点(30999)
(30658)
(30306)
发展(28234)
规划(27960)
项目编号(27759)
(27711)
期刊
(102425)
经济(102425)
研究(83757)
教育(64061)
中国(58178)
(31173)
学报(29775)
管理(28965)
(28074)
科学(27195)
大学(24921)
技术(23543)
(23034)
金融(23034)
农业(21970)
学学(20483)
业经(17928)
经济研究(16788)
财经(15491)
职业(15209)
问题(13952)
(13382)
图书(12950)
统计(11990)
(11775)
论坛(11775)
(11335)
(11330)
(11122)
(10858)
共检索到364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懋元  王琪  
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当前,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型大学在发展中存在着定位不明、特色淡化的问题,从高等教育分类的角度研究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有助于这类大学从定位中走出困境,实现科学发展。一、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研究者对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分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在纵向上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序号分别为5和6,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是研究人员使用的专业语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而充分的话语体系。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实践性突出、政策色彩浓厚和学科性明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的国际可理解性问题应当受到重视,为此,必须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话语的共有元素,以及突破语言障碍,打通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沟通渠道。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海利  
高等教育能够带来个人收益,这是高等教育收费的基本理由。本文通过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混合产品,从效率角度个人付费、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基于国外发展成熟的职业教育,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研究,最终探索出一套属于自身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以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迎接挑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一般而言,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锋  张拥军  徐小强  刘建青  刘建丰  卢春生  信金花  亓彦伟  王蕾  于长学  田辉  黄辉  吴全全  刘子琦  马陆亭  范笑仙  陈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历程。经过3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就是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玉岭  
加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登华  
我国高等学校是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性变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地  刘佳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提升,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新世纪新跨越的又一次重大机遇。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迈进?文章提出,不仅需要保持“量”的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加速高等教育“质”的飞跃。这个“质”的飞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二是高等教育整体的“质”的提升,即系统优化。文章针对当前高教系统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结构趋同化”倾向,剖析了它对高教系统整体结构优化的危害,提出“坚持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是实现高教系统整体结构优化的前提,也是当前全国和辽宁省实现高教新跨越的重大使命。”文章最后就如何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必须关注整体“质”的提升,实现系统优化▲要克服“结构趋同化”倾向,“错位”的高校不可能有高质量产品▲高校定位应把握好“能级定位”和“办学特色定位”▲政府要着重发挥“规划导向、评价导向、投入导向”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道显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较大考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冷余生  解飞厚  
研究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要厘清发展的内涵和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讨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全面协调,需要对5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增长轨迹进行描述,以此做出评价。从其轨迹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时比较全面、比较协调,有时则是不全面、不协调的。要真正做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和保证必要的投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曜  
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召开,恰逢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之时,这对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次论坛延续了过去9次论坛的发展脉络,主题为"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