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7)
- 2023(8443)
- 2022(7227)
- 2021(6581)
- 2020(5664)
- 2019(12630)
- 2018(12500)
- 2017(23347)
- 2016(13228)
- 2015(14995)
- 2014(14927)
- 2013(14508)
- 2012(13761)
- 2011(12488)
- 2010(12685)
- 2009(12075)
- 2008(12192)
- 2007(11263)
- 2006(10077)
- 2005(9343)
- 学科
- 济(48877)
- 经济(48787)
- 管理(41669)
- 业(36687)
- 企(31096)
- 企业(31096)
- 方法(21083)
- 数学(17950)
- 数学方法(17653)
- 财(15651)
- 制(15195)
- 农(13477)
- 学(13399)
- 中国(13344)
- 业经(11595)
- 体(10640)
- 务(9329)
- 财务(9300)
- 财务管理(9270)
- 银(9115)
- 银行(9070)
- 贸(8841)
- 贸易(8834)
- 企业财务(8801)
- 融(8756)
- 金融(8753)
- 体制(8721)
- 行(8645)
- 易(8582)
- 理论(8579)
- 机构
- 大学(197814)
- 学院(193697)
- 济(75382)
- 经济(73660)
- 研究(71841)
- 管理(68226)
- 理学(58093)
- 理学院(57344)
- 管理学(56092)
- 管理学院(55741)
- 中国(53530)
- 科学(46674)
- 京(43320)
- 农(41420)
- 所(38768)
- 财(37932)
- 研究所(35106)
- 业大(34213)
- 农业(32908)
- 江(31929)
- 中心(31883)
- 财经(28974)
- 北京(27076)
- 院(26206)
- 经(26195)
- 省(25244)
- 范(24655)
- 师范(24233)
- 州(24110)
- 经济学(23448)
- 基金
- 项目(129385)
- 科学(100402)
- 基金(94059)
- 研究(88383)
- 家(85551)
- 国家(84849)
- 科学基金(70521)
- 社会(55649)
- 社会科(52663)
- 社会科学(52648)
- 省(50628)
- 基金项目(49204)
- 自然(47578)
- 自然科(46485)
- 自然科学(46467)
- 自然科学基金(45667)
- 划(43563)
- 教育(41220)
- 资助(39189)
- 编号(33611)
- 重点(30188)
- 成果(28888)
- 部(28606)
- 制(27013)
- 发(26912)
- 创(26585)
- 计划(25782)
- 科研(25509)
- 创新(25086)
- 课题(24914)
共检索到303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刘卫星
采用酸碱法对马尾松毛虫蛹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蛹甲壳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脱矿物质:盐酸质量分数为3%,处理温度为35℃,处理时间为20h;2)脱有机物质(蛋白质):NaOH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10h;3)脱色:H2O2质量分数为11%,处理时间为2.5h,处理温度为85℃。在此工艺下所得甲壳素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食品级甲壳素标准。虫蛹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为55%,浸泡时间为6h,浸泡温度为100℃。所得壳聚糖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水分含量为3.73%,灰分为0.89%,脱乙酰度为93.22%,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于 郝清 王秋实 郝向阳 王学英
以五谷虫蛹壳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提取甲壳素并制备壳聚糖。结果表明,从五谷虫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最佳工艺为:盐敏脱矿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30℃,处理时间为20h;NaOH脱有机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75℃,处理时间为6h。在此工艺下所得甲壳素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食品级甲壳素标准,其水分含量为6.89%,灰分为0.81%,含氮量为6.51%,提取率为32.3%。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55%,浸泡时间6h,浸泡温度100℃。所得壳聚糖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水分含量为3.17%,灰分为0.67%,脱乙酰度为80.94%,黏度为20mPa·s,提取率...
关键词:
五谷虫 甲壳素 壳聚糖 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敦 胡景江 刘铭汤
甲壳素作为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资源 ,近年来其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目前甲壳素的生产原料来源有限 ,生产成本较高。而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优势动物种类 ,昆虫的总生物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动物总生物量 ;但被人类利用的昆虫资源却很少。昆虫是当今地球上未被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 ,特别是昆虫的甲壳素资源尚未开发。鉴于目前对于昆虫甲壳素资源的开发尚在尝试阶段 ,本文以臭蜣螂为材料 ,进行了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以及其理化特性研究。研究发现 ,臭蜣螂体中甲壳素含量高出目前甲壳素生产常规原料虾蟹壳数倍 ,且从其体中提取的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品质在残留灰分、粘度和色泽等方面优于虾蟹壳。并以单因素...
关键词:
臭蜣螂 甲壳素 壳聚糖 反应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光旦 林军 沈中建 钟江 陈昌洁
纯化的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云南文山株的病毒粒子经SDSPAGE分析,其结构蛋白有120kd、116kd、110kd、66kd和33kd5个组分,而它的多角体蛋白含30kd和28kd两个主要组分。以纯化的DpCPV粒子为抗原制备了2D5、2D10、3D4和6B3共4种单克隆抗体,并测定了它们的亚类。制得的单克隆抗体用于DpCPV的ELISA检测。对DpCPV在棉铃虫卵巢细胞系SFEHA8212和SFEHA831中增殖动态的检测结果表明,DpCPV感染培养细胞具有释放病毒量小和呈现持续感染等特点。用Western印迹法在SFEHA831细胞感染DpCPV后第18h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眭亚萍 鲍滨福 孙芳利 段新芳 杨中平
Chitosan is a non-toxic natural biopolymer derived from chitin,which i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natural polymer after cellulose in the world.Chitosan is easily cheated with metal salts and form chitosan metal complexes(CMC).In this study,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as test species,chitosan copper ...
关键词:
马尾松 防白蚁 家白蚁 壳聚糖铜复合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仁寰
虾、蟹壳中含有20~35%的甲壳质(Chitin),亦称甲壳素。甲壳质的化学结构与纤维素类似,都是碳水化合物,这一化合物对人体无拮抗作用,根据这一点,将甲壳质通过脱乙酰化制成壳聚糖(Chitosan),由于游离氨基产生,其溶解性能大为改观,也叫可溶性甲壳质,再制成一系列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王晓玲 孙虹
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极性和毒性大小等性质,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幼虫毒素进行了抽提试验,并试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作为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生物检测;毒素性质的研究表明,毒素活性成分的极性较大,较易溶于80%乙醇,可溶于水,较难溶于正丁醇和正己烷;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毒素水提物中含毒素蛋白的量很小;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活性成分在常压105℃下热处理不稳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幼虫 毒素 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李典谟
马尾松毛虫的暴发过程具有周期性和突发性相结合的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下,即不同的发生区,发生类型不一样,常灾区是典型的暴发发生类型,偶灾区和无灾区一般为渐进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暴发的原因一方面是马尾松毛虫具备了成为暴发种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是大面积马尾松纯林的存在。暴发的启动因子为高温干旱或由环境噪音引起的混沌动态,暴发的上升期为正密度相关作用驱使,下降期和潜伏期主要是由松树诱导抗性、严重失叶和天敌所引起的负密度相关的作用。松林和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是抑制马尾松毛虫暴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种群动态 暴发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毅 哈丽毕努·艾合买提 巴吾东·依不拉音
为了制备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采用引入羧甲基和烷基的方法对壳聚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了同时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的新型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说明通过对壳聚糖进行两亲性改性研究是可行的,为工业化生产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提供了有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成华 阎云花
前期的研究已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主要利用嗅觉来发现马尾松针叶并在其上产卵。借助于选择产卵试验 ,进一步研究了此种昆虫的产卵行为。与正常针叶比较 ,雌蛾对在戊烷提取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明显地下降。联系到戊烷提取物中含有引起雌蛾触角电位反应的挥发物质的事实 ,上述结果说明戊烷提取物含有某些在雌蛾进行产卵场所定位中必不可少的挥发物。以戊烷浸过的针叶作为对照 ,雌蛾对在经α -蒎烯、香叶烯、苎烯、樟脑、里哪醇 -戊烷溶液分别浸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然而雌蛾在经β-蒎烯 -戊烷浸泡过的针叶上的产卵量要明显地低于仅用戊烷浸过的针叶。这表明高含量 β-蒎烯的针叶能使雌蛾对其产卵喜好性显著地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英成
在室内 ,就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供试的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 3~ 4龄幼虫的毒力相当。在 2 5℃时 ,绿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6 38×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8 60~ 1 5 1 9d ;白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5 0 6×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7 80~ 1 4 79d (在孢子为 1 0× 1 0 1 1 ~ 1 0× 1 0 7个·L- 1 浓度下 )。试验还显示 ,与白僵菌相比 ,绿僵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绿僵菌的杀虫效果优于白僵菌。因此 ,绿僵菌在防治松毛虫上可能具有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曹泽勇(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淳安311700)关键词马尾松毛虫;预测;黑光灯(捕虫用)中图分类号S763.42黑光灯是广泛用于测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发生规律的工具。本文报道淳安县千岛湖区用...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预测 黑光灯(捕虫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宏
在研究温度与昆虫发育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注重平均温度的高低对昆虫发育的影响,而温变系数对昆虫发育的影响却常被忽略。笔者于1987年,用温变系数(温度标准差δ_x与平均温度(?)的比值,即δ_x/(?))对四川省南充地区森林病虫中心测报站1982-1987年的马尾松毛虫室内个体饲养资料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温变系数与昆虫发育速率间的关系,为松毛虫二三代分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温变系数 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小明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年 周健生 史德山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我国南方林区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全国年发生面积近333.3万hm~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4.5亿元,其危害性早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各级科研部门的重视。对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其中包括彭建文先生的人工生命表的研究;李天生先生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方法的研究;薛贤清先生的预测预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种群动态 生命表 综合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