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1)
2023(6968)
2022(5767)
2021(5190)
2020(3933)
2019(8957)
2018(8874)
2017(16285)
2016(8904)
2015(9739)
2014(9731)
2013(9791)
2012(9612)
2011(8886)
2010(9058)
2009(8273)
2008(8098)
2007(7301)
2006(6812)
2005(6523)
作者
(26801)
(22367)
(22130)
(20858)
(14166)
(10604)
(10045)
(8643)
(8562)
(8181)
(7579)
(7398)
(7267)
(7223)
(7111)
(6812)
(6528)
(6509)
(6479)
(6421)
(5775)
(5589)
(5396)
(5178)
(5162)
(4977)
(4951)
(4934)
(4586)
(4437)
学科
(44025)
经济(43987)
(21728)
管理(19958)
中国(17669)
地方(16525)
(14458)
(13979)
企业(13979)
方法(11015)
业经(10846)
农业(10461)
地方经济(9511)
数学(9145)
数学方法(9070)
(9023)
(8351)
金融(8348)
(8326)
(8040)
银行(8018)
(7929)
(7492)
贸易(7482)
(7153)
(6747)
发展(6729)
(6700)
环境(6700)
(6643)
机构
学院(127906)
大学(125642)
(54036)
经济(52889)
研究(50497)
管理(43219)
中国(38659)
理学(35590)
理学院(35083)
管理学(34448)
管理学院(34208)
科学(30783)
(28300)
(26539)
(24103)
研究所(23791)
(23758)
中心(22441)
(21355)
(19915)
师范(19686)
北京(18632)
农业(18310)
财经(18236)
(17929)
业大(17793)
(17320)
(16866)
经济学(16733)
(16468)
基金
项目(78965)
科学(61729)
研究(60009)
基金(54631)
(47437)
国家(46956)
科学基金(39420)
社会(37742)
社会科(35715)
社会科学(35710)
(32551)
基金项目(28176)
教育(27170)
(27025)
编号(25038)
(23631)
自然(23362)
自然科(22808)
自然科学(22802)
自然科学基金(22356)
资助(21998)
成果(21299)
发展(19279)
(18927)
课题(18688)
重点(18178)
(16473)
(16396)
国家社会(15422)
创新(15366)
期刊
(70556)
经济(70556)
研究(42924)
中国(35490)
(24021)
学报(19794)
教育(19384)
科学(18585)
管理(18232)
(16775)
农业(16408)
(15348)
金融(15348)
大学(14808)
学学(13625)
业经(13009)
技术(11773)
经济研究(11407)
财经(9042)
问题(8916)
(8493)
(7899)
图书(7578)
世界(6772)
(6738)
商业(6738)
(6498)
(6491)
论坛(6491)
国际(6121)
共检索到216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升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自由的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而"自由的社会劳动"必然经历一个由"劳动异化"和异化劳动向人的复归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资本逻辑决定了劳动的异化逻辑,而劳动成果向人自身的复归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劳动异化向劳动者复归的重要途径,而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潇潇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薄弱、劳动价值观存在偏颇、劳动精神尚未养成。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为基础,变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念。具体来看,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劳动的目的性、全面认识劳动与劳动观的发展和变化、追求劳动的最高境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耀文  周玉清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关切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和需求,研究的是"现实的矛盾",回答的是"现实的时代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以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立论立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论述,为研究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人学视角和人学方法论。在共享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立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耀文  周玉清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关切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和需求,研究的是“现实的矛盾”,回答的是“现实的时代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以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立论立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论述,为研究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人学视角和人学方法论。在共享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立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耀文  周玉清  
文章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关切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境遇和需求,研究的是"现实的矛盾",回答的是"现实的时代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始终以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立论立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论述,为研究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崭新的人学视角和人学方法论。在共享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实践立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明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状,从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揭露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工人却越来越贫困的根源。当前,我国存在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合理、贪污腐败等社会现实矛盾,如何抓住重点、扭转发展困境,必然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异化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要有私有制的存在,就会有异化现象生长的沃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异化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异化现象既体现在生产过程,也体现于人际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储东涛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在劳动价值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进行过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建立起他的劳动理论。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穷尽真理,也没有堵塞我们对劳动的新认识。因此,我们今天首先要发展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理论,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桑艳  陈群  
马克思把哲学的"异化"概念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的生产关系造成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劳动发生了异化,结果使人的自由劳动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异化劳动扬弃的过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异化劳动的全面超越,是合乎客观规律的历史必然性。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学习和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1在"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意义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指向和学术方向。
[期刊] 求索  [作者] 糜海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恩桢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继承与发展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结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必然要有发展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必须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从而 ,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真粹与本质 ,才能谈得上进一步的发展 ;研究劳动价值论发展时 ,在方法论上必须把握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之别、一元价值论与多元价值论之别、理论研究与政策运用之别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岭  翟润卓  唐昱茵  
经过19世纪的“革命世纪”,超时劳动在20世纪初露端倪后,在21世纪席卷众多国家,包括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性和问题严重性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视角的劳动供给理论不能区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而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榨取思想。本文首次系统地整合了马克思的经典劳动强度理论,并通过对马克思之后的劳动强度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回归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建模思路。把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纳入劳动强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有望探索出与适度劳动强度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海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一个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动态的价值分析体系。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从“价值一元论”的简单化理解中解放出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学说继续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