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7)
2023(9707)
2022(8059)
2021(7611)
2020(6413)
2019(14690)
2018(14021)
2017(27687)
2016(14400)
2015(15791)
2014(15481)
2013(15290)
2012(13654)
2011(11721)
2010(11743)
2009(11339)
2008(10926)
2007(9248)
2006(7911)
2005(7124)
作者
(36033)
(29578)
(29285)
(27810)
(18752)
(14382)
(13915)
(11697)
(11247)
(10718)
(10188)
(9881)
(9201)
(9045)
(9019)
(8905)
(8831)
(8792)
(8533)
(8426)
(7147)
(7078)
(7066)
(6831)
(6680)
(6594)
(6490)
(6478)
(5778)
(5761)
学科
(47087)
(46049)
经济(45988)
管理(44482)
(37711)
企业(37711)
(27506)
银行(27499)
(26944)
金融(26942)
(26288)
(22458)
中国(21439)
方法(18466)
(18001)
财务(17982)
财务管理(17945)
(17416)
(16963)
企业财务(16870)
数学(15800)
数学方法(15654)
业经(13051)
地方(12391)
(11925)
贸易(11912)
(11672)
中国金融(11295)
(11153)
保险(11062)
机构
学院(181408)
大学(176370)
(72771)
经济(71008)
管理(70719)
理学(59708)
理学院(59130)
管理学(58291)
管理学院(57966)
中国(55099)
研究(51658)
(44230)
(36390)
财经(33264)
(29907)
中心(29532)
科学(28397)
(28228)
(26036)
财经大学(24750)
(24352)
(24199)
(23634)
银行(23384)
(23082)
业大(23051)
经济学(22709)
北京(22662)
金融(22619)
(21980)
基金
项目(116379)
科学(91598)
研究(89329)
基金(84481)
(71214)
国家(70534)
科学基金(62371)
社会(57119)
社会科(54104)
社会科学(54090)
(46113)
基金项目(45284)
教育(39793)
自然(39327)
自然科(38446)
自然科学(38437)
自然科学基金(37748)
(37362)
编号(37362)
资助(34107)
成果(30142)
重点(25592)
(25546)
(25049)
课题(24707)
(24514)
(24200)
(23890)
创新(23366)
国家社会(23265)
期刊
(78486)
经济(78486)
研究(58245)
(40893)
(40652)
金融(40652)
中国(37744)
管理(24004)
(23912)
学报(21930)
科学(20245)
大学(17872)
学学(16950)
会计(16815)
财经(16148)
农业(15270)
财会(14989)
教育(14055)
业经(13900)
技术(13879)
(13559)
经济研究(12533)
理论(10160)
问题(10098)
通讯(9959)
会通(9928)
实践(9373)
(9373)
(8809)
(8492)
共检索到28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丹  黄力  
当前,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加强了监控。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也应当强调对风险的防控。加强风险防控、注重信息披露和经济实质,是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会计处理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例,以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为会计主体,对投融资活动和日常运营活动中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冬才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我国企业涉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有: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网络支付结算业务,通过"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网络筹资平台进行的融资业务,通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的投资业务。企业应加强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通过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等手段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增强  
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信息垄断,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数据和云计算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加之可以极大地改善传统的金融服务滞后、覆盖面窄等不足,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跨界"和"混搭"的状态,具备了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风险的双重风险,并且风险的关联性极高,再加上我国现阶段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尚未建立健全,恶意骗贷等现象极易发生,同时互联网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我国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居民网络消费、投资、理财的需求,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投资习惯的同时,也颠覆着传统金融业的盈利和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有网络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信息泄漏的风险。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目前不论是网络支付、网络融资还是互联网金融渠道的互联网金融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互联网金融在带给我们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者因获得信息渠道不同、占有信息数量不同而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同。比如,与卖方相比,买方对所购商品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完备的,因而卖方可以凭借其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凤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迅速跨界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进行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客户需求、跨界竞争等多方面的力量正共同推动银行经营模式向全面数字化的银行4.0时代转变。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互联网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探究其互联网业务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艳肖  
文章由风险因素量化角度入手,对借款利率、借款人信用、信息透明程度、标的期限等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基于Logit模型,以网贷平台为例,定量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表明:借款利率、标的期限与借款标的风险呈正向关系,借款利率越高、标的期限越长,则借贷标的风险越大;借款人信用评价、信息透明度与借款标的风险呈反向关系,借款人信用评价越好、信息透明度越高,则借贷标的风险越低。最后,立足于研究结论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华  蔡则祥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明显的影子银行属性,结合数理模型分析了其业务风险的"蝴蝶效应"及扩张的一般路径:由奇异吸引子到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分形迭代最终形成风险爆发;并根据其风险扩张的一般路径提出与公司治理及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相结合的多层次审计治理机制,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系统,在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中紧密结合独立审计机构,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充分融入政府审计治理理念与方法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华  蔡则祥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明显的影子银行属性,结合数理模型分析了其业务风险的"蝴蝶效应"及扩张的一般路径:由奇异吸引子到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分形迭代最终形成风险爆发;并根据其风险扩张的一般路径提出与公司治理及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相结合的多层次审计治理机制,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系统,在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中紧密结合独立审计机构,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充分融入政府审计治理理念与方法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应胜  
目前,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产品革新常常陷进"保守与激进"进退两难的境地,效益与风险的平衡很难掌握。依靠互联网金融项目特性建立全面风险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可否利用互联网金融完成转型的核心。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网络金融发展中常见的风险,然后详细阐述了建立全面风险控制体系的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汪雯羽  孙同全  
互联网农业价值链金融凭借其科技优势、平台优势及场景优势,有条件成为未来农业价值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论文以目前互联网农业价值链金融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和农金圈三家机构为例,介绍了互联网农业价值链金融的运行模式及风险控制特征,并指出当前互联网价值链金融的作用和不足,最后指出了互联网农业价值链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运国  梁瑞欣  黄璐  
文章基于蚂蚁集团的行业属性和商业模式特点,得出蚂蚁集团不适用于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模型,并对现有的分类加总估值法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的分类加总估值法,预测2020年蚂蚁集团的价值为2.12万亿元,与2020年10月23日蚂蚁集团的初步询价结果基本相符。文章考虑了互联网平台金融企业均具有高增长、轻资产、数据丰富、技术领先等商业模式特点,兼具科技属性和更突出的金融属性,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供类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做估值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娟  黄柏翔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创新与变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逐渐改变着原有金融机构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影响了金融机构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监管阶段性断档、风险频发、市场发育不健全、投资者盲目等隐患,从而引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