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1)
2023(3334)
2022(2969)
2021(2900)
2020(2528)
2019(5731)
2018(5921)
2017(12192)
2016(6810)
2015(7841)
2014(8089)
2013(8109)
2012(7595)
2011(6737)
2010(7009)
2009(6668)
2008(6690)
2007(6274)
2006(5964)
2005(5416)
作者
(18967)
(15772)
(15547)
(15110)
(9835)
(7554)
(7202)
(6087)
(5959)
(5810)
(5373)
(5194)
(5034)
(4931)
(4879)
(4578)
(4565)
(4516)
(4494)
(4475)
(4015)
(3805)
(3759)
(3732)
(3566)
(3482)
(3473)
(3450)
(3186)
(3172)
学科
(30474)
经济(30314)
(20226)
管理(19312)
(16205)
企业(16205)
方法(14205)
中国(12357)
(11327)
数学(10633)
数学方法(10478)
(8299)
业经(7456)
农业(7253)
(6925)
理论(6816)
(6650)
劳动(6633)
(6287)
(5535)
地方(5219)
(5059)
贸易(5057)
(4882)
社会(4716)
(4641)
银行(4630)
(4550)
财务(4502)
财务管理(4485)
机构
大学(99712)
学院(98363)
(41970)
经济(41008)
管理(37083)
研究(33111)
理学(31393)
理学院(30999)
管理学(30344)
管理学院(30170)
中国(26313)
(21832)
(21058)
科学(18457)
(17192)
财经(16823)
(15809)
中心(15321)
(15107)
研究所(14900)
(14513)
师范(14452)
(14222)
北京(13963)
经济学(13042)
(12582)
财经大学(12293)
业大(12216)
师范大学(11643)
经济学院(11580)
基金
项目(57601)
科学(46010)
研究(44587)
基金(42104)
(35108)
国家(34714)
社会(30962)
科学基金(30085)
社会科(27944)
社会科学(27931)
基金项目(21904)
(21765)
教育(21600)
编号(18795)
(18204)
资助(17941)
自然(17879)
自然科(17514)
自然科学(17509)
自然科学基金(17206)
成果(17195)
(13617)
课题(13113)
重点(12607)
教育部(12251)
人文(11968)
(11892)
国家社会(11782)
大学(11581)
项目编号(11376)
期刊
(52241)
经济(52241)
研究(32922)
中国(24544)
(17376)
(14428)
教育(14389)
管理(14325)
学报(13134)
科学(13072)
(10745)
金融(10745)
大学(10690)
学学(9778)
农业(9209)
财经(9206)
业经(8273)
(7967)
技术(7714)
经济研究(7641)
问题(7282)
(5431)
理论(5269)
统计(5060)
图书(5023)
世界(4767)
技术经济(4588)
实践(4521)
(4521)
经济问题(4520)
共检索到161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领娣  谢莉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非正规就业得到迅速发展,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非正规就业领域仍存在着社会保障的普遍缺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冀徽  贾丽凤  
文章对我国非就业群体的特征进行归纳,从该群体的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上的差异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参加社会保障存在的困境。在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政策思路的设计方面,要注重其与就业形式相适应,要分类施策、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进行改革。文章最后提出对非正规就业群体加强教育培训,梯次推进制度建设步伐,规范工资递增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障缴费制度,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等实施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柳  
“非正规部门”一词源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原意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1996年,中国引入这一概念,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指个体经济和小型私营企业。事实上,近年来非正规就业已成为我国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95%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是由非公经济提供的,就业人数占75%左右。可见,非正规就业已具有新的内涵。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日益灵活,劳动力市场配置特征将更加显著,有关“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应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政府、社会和工会应对这一就业形式给予更多的扶持。提升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的社会地位,对于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美遐  王宝庆  
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从来都是各国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就业问题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就业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的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然而,就业不仅有数量的要求,同时也有质量的要求。随着我国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就业领域浮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是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关系调整问题。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数量增长很快,从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海霞  
非正规就业人员随着我国"全民创业"的发展必然不断增加,他们的社会保障也是"全民参保"的重要内容。笔者从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和非缴费型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两个维度分析了内蒙古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的困境。通过研究,提出走出困境的抉择,具体包括:改革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非缴费型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增强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能力。该研究结论对我国现行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部分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谈﹃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工程是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党和政府有信心、有决心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具体负责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无不为这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于如何搞好再就业工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何兴贵  金淑彬  
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式,探索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存在的诸多特点,即职业层次化低、工作不稳定、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等,且呈短期化态势、缺少技能培训及职业晋升的机会、缺乏劳权保障以及劳动标准恶化、工会组织缺失、维权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劳资纠纷难以及时化解等,这些特点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创新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建彪  王海云  
破产、兼并企业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是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由于企业破产和被兼并 ,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已经终止和解除 ,职工处于待业状态 ,新的劳动关系尚未确立 ;职工心理失衡产生。为此 ,必须从四个层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解决劳动关系的建立健全问题。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琦  尹振宇  张志强  
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重要的新型就业方式,其就业满意度是评价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利用probit回归等计量方法,从性别差异角度探讨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就业满意度的异质性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非正规就业显著影响劳动者就业满意度,非正规就业的满意度"挤出效应"明显;第二,非正规就业降低了劳动者就业满意度且存在性别差异,非正规就业更加降低了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满意度,这种效应比男性劳动力高出38.5%;第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满意度"惩罚效应"最明显,其就业质量值得持续关注;第四,工作指标、人力资本禀赋对就业满意度亦产生了一定影响。劳动力市场发育和转型促成的非正规就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延中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两个问题被视为解决了贫困问题之后最主要的“发达病”。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为摆脱贫困加速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如何解决城乡就业和兼顾城乡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体制转轨国家还有一个相对特殊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即解决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体制转换问题。中国作为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时面临着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但是,关于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澄清非正规就业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天津市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