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8)
2023(7883)
2022(6264)
2021(5939)
2020(4740)
2019(10906)
2018(10642)
2017(20566)
2016(11148)
2015(13014)
2014(12982)
2013(12919)
2012(11888)
2011(10776)
2010(10831)
2009(10264)
2008(10358)
2007(9365)
2006(8586)
2005(8440)
作者
(32096)
(26686)
(26597)
(25696)
(17124)
(12606)
(12014)
(10378)
(10183)
(9527)
(9326)
(8974)
(8703)
(8589)
(8507)
(8321)
(7924)
(7805)
(7687)
(7169)
(6823)
(6504)
(6360)
(6120)
(6045)
(5898)
(5880)
(5703)
(5428)
(5262)
学科
(54370)
经济(54312)
管理(29821)
(28770)
(21358)
企业(21358)
方法(20942)
中国(20152)
数学(18905)
数学方法(18739)
(15870)
(13097)
贸易(13086)
(12825)
(12200)
(12085)
业经(11408)
(10649)
银行(10644)
(10288)
(10175)
金融(10175)
农业(9747)
(8618)
(8592)
(8501)
地方(8183)
环境(7202)
(7135)
发展(7076)
机构
大学(168040)
学院(165170)
(82233)
经济(80924)
研究(64668)
管理(59648)
中国(54620)
理学(49590)
理学院(49047)
管理学(48346)
管理学院(48037)
(38257)
(36845)
科学(34190)
(32825)
财经(30062)
研究所(29143)
中心(28845)
经济学(27915)
(27555)
经济学院(25051)
(25025)
北京(24640)
(24195)
(22588)
财经大学(22388)
(21092)
师范(20953)
业大(19480)
科学院(19441)
基金
项目(100404)
科学(80433)
基金(76417)
研究(75553)
(66500)
国家(66037)
科学基金(56080)
社会(51494)
社会科(48913)
社会科学(48899)
基金项目(38639)
(34219)
教育(33841)
自然(33416)
自然科(32723)
自然科学(32716)
资助(32328)
自然科学基金(32181)
(30115)
编号(28713)
成果(24710)
(24319)
中国(23410)
国家社会(23103)
重点(23043)
(22357)
教育部(21344)
课题(20352)
(20049)
(20026)
期刊
(94850)
经济(94850)
研究(59711)
中国(35701)
(28777)
(24593)
管理(24403)
(23532)
金融(23532)
科学(22853)
学报(22686)
大学(18054)
学学(16783)
经济研究(16594)
财经(16590)
农业(16450)
教育(15735)
(14507)
(13743)
问题(13491)
业经(13296)
国际(12883)
技术(12830)
世界(12019)
(9455)
技术经济(8548)
理论(8244)
经济问题(7972)
统计(7654)
现代(7379)
共检索到27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况昕  
本文借鉴中央银行2012年7月非对称降息举措,探讨了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文章在对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简单综述的基础上,利用Mckinnon的互补性假说模型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最后重点阐述了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路径选择、银行发展、金融自由化等问题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兆祥  吴志坚  许坤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两次非对称降息,暗示利率市场化改革破冰信号。本文首先通过非对称降息政策引论出利率市场化问题,通过麦金农—肖模型论证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从经济增长、银行转型和中小企业融资三个方面说明目前的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的最佳时机;最后就利率市场化有关路径、方式和改革等问题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煜辉  
央行2012年6月以来的两次降息招致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被指责为之后房价出现反弹的关键原因。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并不客观。央行这两次降息总体效果是"非对称"的,银行的息差受到明显的挤压。我们以为未来利率政策的取向依然会指向这个方向。所以,实际存款利息下降可能会非常有限。中国过去十年是个通胀的经济,人为将利率压低到自然利率之下,给储户规定一个低利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静文  
11月21日,央行宣布从次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一年期存款利率基准下调25个基点至2.75%,同时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1.2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央行为何放弃年初以来"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重新采取降息这一具备"刺激"特征的手段,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央行非对称降息基于四个考量因素此次降息,是央行自2012年7月以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同时推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此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成为货币政策一项重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促使中央银行降息力度明显加大,自此到2020年3月底,作为LPR定价锚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5个基点,LPR利率下降26个基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了46个基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崇正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利率机制创新 ,就在于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 ,放开利率管制。基于这一认识 ,作者进一步就我国如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性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宪容  
在2012年5月份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之际,央行7日突然决定降息,这是央行从2008年12月23日以来首次降息。同时更为关注的,也是央行首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其对于市场的意义不可低估。尽管4月公布的数据差于市场预期,随着经济政策转向稳增长,市场都希望央行尽快放松货币政策。但是从央行公布的第一季度的货币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胜杰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国际上有许多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利率市场化改革须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采取渐进的方式 ,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二是扩大中央银行的自主决策权 ;三是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四是强化金融监管 ,实现金融监管体制的法制化 ;五是注重相关配套改革 ,完善利率市场化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朴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1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样,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5次调低利率)。当前,在宏观环境业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货币当局有必要重新认识利率和汇率政策间的联系,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利率调整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以确保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忠璐  
选取2002—2014年中国76家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存贷款市场竞争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显示:存贷款市场的适度竞争,有利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而贷款市场竞争的影响更大;贷款市场竞争在增强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上的作用力度要大于存款市场竞争;相较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存款市场竞争更能促进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忠璐  
选取2002—2014年中国76家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存贷款市场竞争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显示:存贷款市场的适度竞争,有利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而贷款市场竞争的影响更大;贷款市场竞争在增强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上的作用力度要大于存款市场竞争;相较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存款市场竞争更能促进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松茂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最核心的存款利率尚未完成市场化改革。本文从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入手,分析了利率管制是我国当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诱因以及完全放开利率管制的紧迫性,并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湃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安排,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在肯定利率市场化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更要充分估计到利率市场化对社会需求扩大、国有企业生存和商业银行经营等方面所形成的压力。因此,中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密切结合经济实际,做好相关性改革与制度安排,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听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带来的问题、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原则以及成功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