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0)
2023(7252)
2022(6160)
2021(5876)
2020(4948)
2019(11410)
2018(11425)
2017(21990)
2016(12297)
2015(13950)
2014(14060)
2013(13758)
2012(12823)
2011(11443)
2010(11524)
2009(10903)
2008(10951)
2007(9898)
2006(9065)
2005(8443)
作者
(33662)
(28267)
(27762)
(26894)
(17907)
(13498)
(12768)
(10796)
(10638)
(10316)
(9604)
(9562)
(9113)
(8825)
(8707)
(8554)
(8202)
(8161)
(8141)
(8091)
(7128)
(6883)
(6692)
(6519)
(6365)
(6280)
(6203)
(6134)
(5644)
(5467)
学科
(47783)
经济(47637)
管理(42580)
(34495)
(28836)
企业(28836)
(15790)
(15562)
方法(14522)
(14434)
中国(13016)
数学(12161)
数学方法(11908)
业经(11148)
(10336)
地方(10145)
(9201)
财务(9142)
财务管理(9111)
农业(9058)
(8707)
银行(8700)
体制(8637)
企业财务(8514)
(8313)
(8253)
(7922)
(7892)
金融(7888)
环境(7580)
机构
大学(169518)
学院(168866)
(67056)
经济(65332)
管理(63278)
研究(56564)
理学(52902)
理学院(52228)
管理学(51344)
管理学院(51012)
中国(45796)
(37478)
(36635)
科学(32519)
(28104)
(28007)
财经(27825)
中心(27109)
(24892)
(24694)
研究所(24421)
(23335)
北京(23263)
师范(23168)
业大(22354)
(22103)
(20813)
经济学(20391)
财经大学(20306)
(19054)
基金
项目(106033)
科学(83739)
研究(81626)
基金(76191)
(64811)
国家(64205)
科学基金(55497)
社会(51841)
社会科(48863)
社会科学(48851)
(41893)
基金项目(40543)
教育(37759)
(34788)
自然(34427)
编号(33920)
自然科(33557)
自然科学(33550)
自然科学基金(32934)
资助(30424)
成果(29643)
(25910)
课题(24279)
重点(23749)
(23667)
(22508)
(21912)
(21533)
国家社会(20923)
教育部(20729)
期刊
(84456)
经济(84456)
研究(55355)
中国(39953)
(31822)
管理(24628)
(24044)
学报(22235)
科学(21780)
教育(21431)
(19594)
金融(19594)
大学(17838)
学学(16401)
农业(15437)
技术(14342)
财经(14228)
业经(13556)
(12236)
经济研究(11643)
问题(11643)
(8646)
理论(8584)
财会(8435)
会计(8324)
现代(8108)
图书(8095)
(7874)
(7814)
(7752)
共检索到274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鲁  
我国解放后,城镇住房既作为消费资料对待,也做为生产资料对待,对大量出租的私有房产进行了定期定息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自住房和少量出租的房产保护了私人所有权。在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下,城镇住房成了职工最大的实物福利项目,由国家包下了住房供给,分配住房只收取象征性的少量房租,城镇土地则收归国有,不准买卖租赁,只搞无期无偿划拨。这种住房制度实行以后,逐步走入了死胡同。由于国家财力不足,历年建设住宅很少,而人口不断增加,1978年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6m~2,住房十分困难,一时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79年以后,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琪  
文章认为,要抓住新一轮改革的契机,认真研究住房的生产、流通、分配制度和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以住房货币分配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住房制度的深化改革,培育和促进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切实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建立住房供应新体制;(2)...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浩之   陈杰   单峰  
住房与生育、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基础民生福祉紧密相关,不仅是生存的前提,也是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还存在较大程度的住房资源占有不均衡,并且进一步导致了基础民生福祉供给的不均衡。这两者的不均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务须尽快克服的短板。从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住房制度与民生福祉相关论述出发,指出“住房资产与福祉过度绑定”、“社会力量与利益相关者协同缺位”两大问题;基于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新制度,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出发,面向福祉领域、社区空间、社会力量、多相关者四种机制,为住房保障与基础民生福祉配套协同增进提供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并提出民生福祉均衡分享、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空间嵌入等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余劲  李凯  
从俄罗斯青年住房保障实施的对象、制度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俄罗斯青年住房保障制度对缓解俄罗斯青年住房矛盾、人口矛盾的积极成效,采用数据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为缓解"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政府应该强化公共住房保障职能,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住房补助,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住房补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海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建立城乡统一、覆盖全体国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才学  
经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批准,烟台市自1987年8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城镇住房制度,打破了建国三十多年来的“低房租、高补贴、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传统住房制度,初步把住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纳入了商品经济轨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有亮,印建平  
经国务院批准,镇江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已于1995年元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种新制度虽然才运行一年,但在实践过程中已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间题。为此,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清晰地分析利弊,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存在问题,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职工医疗保障新制度更有效地运转。 一、职工医疗保障新制度的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秀明  
本文剖析了我国当前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特别是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购买型保障住房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建立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制度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的构想与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趋向是城镇住房供应从原来单一的政府保障向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并重过渡。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基本框架,在改革实践探索中积累了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自1998年我国正式启动以"取消福利分房,实行居民住房货币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已经整十年了。十年来,我国住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全国大中城市高处不胜寒的房价,人们不禁重新审视和研究现阶段我国住房制度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到底应该是什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坚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大方向,把服务好民营企业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但与此同时,仍然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金融企业,不管是银行还是信托、保险、证券,在本质上都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而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因此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是职责所在,也是重要使命。多方原因导致民营企业融资不足有统计显示,最近两年中,我国民营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在贷款总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君  
产权制度: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周君[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中国办事处成都610041]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传统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传启  
教育现代化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如果说,实现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基础工程,那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一项战略工程,它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经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与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全方位的推进,其中可把"制度、质量和公平"作为三个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