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2)
2023(12700)
2022(10711)
2021(10284)
2020(8243)
2019(19136)
2018(18973)
2017(35367)
2016(20455)
2015(22973)
2014(23206)
2013(22264)
2012(20942)
2011(19051)
2010(19542)
2009(17670)
2008(17842)
2007(16308)
2006(14205)
2005(12983)
作者
(56581)
(47453)
(47080)
(45481)
(30345)
(22702)
(21916)
(18312)
(17944)
(17309)
(15899)
(15808)
(15147)
(15067)
(14975)
(14966)
(14887)
(14049)
(13887)
(13640)
(11932)
(11924)
(11558)
(10931)
(10847)
(10786)
(10701)
(10620)
(9740)
(9598)
学科
(71375)
经济(71301)
管理(51143)
(49007)
(38318)
企业(38318)
方法(31957)
数学(28249)
数学方法(27838)
中国(24850)
(23439)
教育(22110)
(20405)
(17821)
理论(15682)
业经(15486)
农业(15230)
地方(14946)
(14911)
(14790)
贸易(14784)
(14402)
(12432)
银行(12409)
(12172)
(12033)
财务(12002)
财务管理(11973)
(11829)
技术(11657)
机构
大学(281617)
学院(280111)
(107586)
经济(104890)
研究(100122)
管理(99004)
理学(84437)
理学院(83349)
管理学(81717)
管理学院(81128)
中国(70442)
(60555)
科学(60321)
(52026)
(51226)
(47704)
研究所(46436)
(46169)
师范(45788)
中心(45540)
(45445)
财经(40387)
业大(40339)
北京(39050)
教育(38433)
农业(37488)
师范大学(36817)
(36579)
(35982)
(35958)
基金
项目(179191)
科学(140591)
研究(138791)
基金(124547)
(107718)
国家(106646)
科学基金(89552)
社会(83387)
社会科(78672)
社会科学(78649)
(72133)
教育(71382)
基金项目(64273)
(62139)
编号(59983)
自然(55833)
自然科(54462)
自然科学(54443)
自然科学基金(53480)
成果(52379)
资助(51336)
课题(44870)
重点(41986)
(41249)
(40226)
(37725)
(37360)
(37204)
项目编号(35692)
教育部(35577)
期刊
(120437)
经济(120437)
研究(91530)
中国(64338)
教育(63796)
(44005)
学报(42454)
(40376)
科学(38015)
管理(34900)
大学(32873)
农业(29871)
学学(29365)
技术(28458)
(26710)
金融(26710)
业经(20097)
财经(19670)
经济研究(19190)
职业(17506)
(16924)
(16094)
问题(15608)
图书(13816)
(13810)
论坛(13810)
(13772)
(13484)
技术经济(12600)
理论(12467)
共检索到43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民  
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及实践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精英主义教育阶段、低迷消沉阶段、反思与萌芽阶段、试点性阶段、显性化阶段。日本社会对"英才"有两种理解,一是具有"才能"的儿童,二是双重特殊学生(即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基于此种理解,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在经济、科技发展的倒逼下渐进性地突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改革所确立的平等主义原则,以"才能"一词代替"英才"并将其纳入"个性"的范畴。当前,日本英才教育政策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以兼顾教育平等为重要特征,以科技和理科人才的培养为重点,以社会团体、半官方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彤  
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本质上有别于传统定向性教师培养制度。笔者通过分析教师培养过程中社会、政府、教育机构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意图提升政策执行力,修正不完善之处,使该政策有效发挥促进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芳  吕慧  钟秉林  
受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英才教育政策及其发展演进大致历经了初建、加速发展和成熟发展三个阶段。澳大利亚政府选取加涅的“天赋与才能区分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多种识别工具进行英才学生的早期发现与甄选,并鼓励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方主体参与其中。澳大利亚英才教育主要采取两种安置模式,专门的英才学校以及普通学校开设的英才班或英才项目;同时综合采用了课程差异化、分组式学习、加速式学习三种培养策略。澳大利亚开展英才教育的经验审思主要包括:转变社会教育观念,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识别工具研究,健全英才选拔机制;丰富英才培养模式,补强专业师资力量;关注弱势英才群体,构建保障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丹  
班主任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从显性德育(包括直接道德教学、间接道德教育)和隐性德育两大内容维度切入,将二者有效结合。在显性德育中,不仅要紧抓内含于直接道德教学中的国家德育课程和地校德育课程这一主导渠道,而且还要重点加强内含于间接道德教育中的学科德育和班团队活动这一核心载体。在隐性德育中,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依托,应充分关注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等方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黎  王寅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西兰的英才教育取得卓越成效。新西兰政府积极出台强有力的英才教育政策,从多元智能和文化融合的视角对英才儿童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途径和动态化的鉴别方法,实施灵活多样的教育安置形式,并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发展支持,使英才儿童的特殊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本文从英才儿童的定义与鉴别、教育安置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支持等方面对新西兰的英才教育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的英才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纪洋  边文龙  黄益平  
2015年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DIS)是我国提高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隐性全额存款担保,由政府为问题银行完全兜底,这与美国、加拿大等早期建立DIS的国家差异较大,难以直接借鉴其经验。因此,本文基于后期推行显性DIS的5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从隐性DIS转换到显性DIS对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发现显性DIS显著增加了银行退出的概率,同时对金融体系其他部分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显著降低非银行类金融危机的概率。这是由于显性DIS仅提供有限保险,减少了道德风险,有助于问题银行退出市场,同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本文考虑不同设计要素对银行危机与其他金融危机的不同影响,发现对银行部门最优的DIS制度安排,对整个金融体系并非最优。结合十九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求,本文就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李志青  孟宪超  
厘清学徒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对开发、继承和发展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具有重要价值。在SECI模型基础上,以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身修复岗位的师徒互动过程为例进行质性研究,提出了学徒制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一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模式——师徒分享隐性知识之路;二是显性知识的表出化模式——师徒创造新式概念之路;三是显性知识的联结化模式——嵌入已有知识网络之路;四是显性知识的内在化模式——知识迁移内化应用之路。借鉴“环境—主体因素—行为”三元交互决定模型,提出应围绕建构稳固的新型师徒关系、创设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条件、营造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组织环境三个方面加速推进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效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志高  
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行业组织性质与功能,利用行业组织的信息优势,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协调作用。通过立法赋予行业组织职业教育义务,政府购买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标准,补偿行业组织提供的校企合作服务,以公共财政支持行业组织制定职业人才培养规划,支持行业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等政策措施,促使行业组织行使指导、评价、服务三大职业教育职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苏林  陈艺丹  
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我国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优化税制结构、降低宏观税收负担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存在税收征管目标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矛盾的情况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征管理念,加强征管法制建设,将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到实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伟  
俄罗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意向始于21世纪初,2006年开始陆续颁布联邦大学等政策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2012年,俄罗斯明确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颁布核心政策及支持政策。从隐性到显性,俄罗斯已形成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群,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俄罗斯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契机,带动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晓丹  赵景辉  
我国计划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他们充满活力和发展潜质,经过几年的磨练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承载着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大学生,储备最关键的人力资源,为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未来的发展,积蓄最核心的力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涂晓群  林慧英  
近十年来,江西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注重量的发展到质的转换,由于学者们较多地从宏观架构上对江西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梳理和提炼,而对江西中职教育发展实践具体事象缺乏清晰的认识。文章以近十年来江西部分中职学校办学历程和新动向为基础,从实践角度分析江西中职教育发展实践经验、原因以及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宏聚  
理论走进实践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以主体教育实验为例,演绎性理论走进实践,其基本流程的核心环节有三个,即选择、组织有价值的"长线"理论,以实践的逻辑让实践者明了理论,反思生成的归纳性理论修正、补充演绎性理论。在理论走进实践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应思考如下核心命题:变"指导者"心态为"接受检测"的虔诚态度;走向实践的理论需以实践的逻辑进行加工与改造;理论走向实践是解放实践者而不是束缚实践者;理论与实践是双向转化、共生滋养的关系,不是单向的"指导或给予"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健  李林  
本文基于金融风险诱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视角,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财政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发现金融财政风险之间不是简单的单向传导,而是相互交织与相互叠加的关系。文章还通过对C银行三次增资扩股与不良资产处置的现实案例,厘清了金融风险诱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路径: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减免未来税收,以未来土地收益作保、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将金融风险间接传递给政府财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与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陆光华  
馆员隐性知识实现显性转化其重要意义在于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实现,这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理想,是实践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