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5)
- 2023(11347)
- 2022(10231)
- 2021(9732)
- 2020(8175)
- 2019(19064)
- 2018(19140)
- 2017(37403)
- 2016(20431)
- 2015(23246)
- 2014(23309)
- 2013(23122)
- 2012(21367)
- 2011(19069)
- 2010(19156)
- 2009(17269)
- 2008(17029)
- 2007(14899)
- 2006(13253)
- 2005(11749)
- 学科
- 济(76240)
- 经济(76147)
- 管理(58682)
- 业(52851)
- 企(44656)
- 企业(44656)
- 方法(35277)
- 数学(29661)
- 数学方法(29266)
- 财(23367)
- 贸(23120)
- 贸易(23108)
- 易(22401)
- 税(21857)
- 农(20748)
- 税收(20384)
- 收(20211)
- 中国(19856)
- 地方(17547)
- 学(17486)
- 业经(16874)
- 和(14425)
- 理论(14102)
- 制(13830)
- 务(13829)
- 环境(13789)
- 财务(13764)
- 财务管理(13735)
- 农业(13205)
- 企业财务(12866)
- 机构
- 学院(284390)
- 大学(283463)
- 管理(111967)
- 济(110451)
- 经济(107911)
- 理学(96528)
- 理学院(95470)
- 管理学(93799)
- 研究(93775)
- 管理学院(93309)
- 中国(69443)
- 京(60521)
- 科学(59350)
- 财(55586)
- 所(47624)
- 财经(43052)
- 研究所(42875)
- 农(42769)
- 中心(41765)
- 江(41719)
- 业大(41385)
- 经(38812)
- 北京(38803)
- 范(37310)
- 师范(37028)
- 州(34485)
- 院(34416)
- 农业(33252)
- 经济学(31891)
- 财经大学(31692)
- 基金
- 项目(191839)
- 科学(148833)
- 研究(142547)
- 基金(136714)
- 家(118514)
- 国家(117525)
- 科学基金(100086)
- 社会(86678)
- 社会科(82019)
- 社会科学(81994)
- 省(74849)
- 基金项目(73229)
- 自然(65289)
- 教育(64405)
- 自然科(63651)
- 自然科学(63637)
- 划(63165)
- 自然科学基金(62411)
- 编号(60405)
- 资助(56707)
- 成果(49845)
- 重点(42532)
- 部(41479)
- 课题(40713)
- 发(40634)
- 创(39527)
- 项目编号(37544)
- 创新(36809)
- 科研(36602)
- 大学(35846)
共检索到42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应宗
通过承诺逐年降低关税,中国已经顺利加入WTO。实践证明,降税后中国的经济贸易正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一般的关税经济效应分析指出,降低关税必然降低本国对相关产业的保护程度,这也是人们密切关注的市场冲击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认为:只要指导和监控得当,降低关税可以产生反向激励效应,利用技术变化关系经过多层次转化,进而使进口冲击转变为出口优势。如果继续降低关税,直至与周边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由此产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
保税区 自由贸易区 转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建民 曹兵海 张越杰
本文根据中国已经建成、正在推进和未来将推进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区建设状况,探讨了中国牛肉供求状况和自贸区关税调减对相关产品的影响机理,分析了这些自贸区关税调减对牛肉进口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中澳、中印自贸区外,其他自贸区的关税调减不会导致协议国出口到我国的牛肉数量激增。研究还发现,关税税率下降将导致牛肉进口成本降低,进口成本降低1%,牛肉进口量将增加2.21%。澳大利亚和印度是牛肉生产和出口大国,考虑国内肉牛产业稳定发展,中澳、中印自贸区关税调减应该逐步分阶段调减。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牛肉 进口成本 弹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邹经韬
本文利用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5年间的数据,基于面板Logit模型,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市场消费潜力越大、基础设施越完善的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开放度、外资参与率、政府规模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明显作用。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比非沿线城市更有可能获批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经过多重检验后依然稳健。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自由贸易港"的选址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绍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启动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一路“绿灯”,迅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4年双边贸易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重点分析“早期收获”方案和《货物贸易协议》降税安排实施后,双方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以及在开放贸易环境下,从货物贸易角度来分析的转移或获得的有形商品的价值增值。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早期收获 货物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晓云
AFTA零关税政策下泰国大米的出口是商机和挑战并存,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握商机的同时利用零关税政策的优惠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积极开发大米出口贸易商机,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杰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通向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必经之路。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稻米的出口价值增加只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加价值的一半左右,小麦和森林显著下降,蔬菜水果大幅上升,这是由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业提供了巨额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造成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瑞玲 田志宏
关注自由贸易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估,尝试构建贸易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完整分析框架,基于基础引力模型,从变量引入、贸易效应分解和模型应用3个角度探讨引力模型用于自贸区贸易效应测算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国家组、进口国和出口国年度的三维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FTA的内生性;将FTA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扩展,可以逐年动态反映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基于简化假定,模型通过压缩维度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效应,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测度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1992年1日27日—28日,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此次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合作问题,会议签署了《新加坡宣言》、《经济合作架构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三个重要文件。这次会议的最主要收获是批准了于1991年10月举行的经济部长会议所作出的关于在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将其具体化。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是东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红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产税存在着非协调性,各成员国财产税选择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都各不相同,由此形成的财产税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财产税具有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所没有的功能和优点,能有效地弥补这两大税收体系的不足,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的财产税协调问题。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产税协调中,中国应着手以下工作:尽早出台"中国资产评估法";完善对房产及其占用土地的征税;开征遗产税;更新、修订与东盟国家的税收协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财产税 协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我国 自贸区 比较研究 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韩FTA 贸易结构 产业冲击 经贸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朝领
从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的合作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阐释了在全球范围内现存的经济贸易协定的相关情况,同时概述了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关系,进而从各个贸易协定基本情况出发,研究其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最后从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逻辑、基本要求、制度选择等方面总结出的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对构建自由贸易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合作与治理机制 贸易协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震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 ,目前开展这一合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 ;另一方面 ,FTA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 ,在这一地区发展迅猛 ,具有一定的基础 ,为此 ,作者提出通过FTA的形式逐步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开展FTA的过程中应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路径选择。在时间上 ,可以先行建立中、日、韩、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区 ;在空间上可以发挥日本与新加坡这两个“增长极”的作用。最后 ,为了保证FTA与大自由贸易区的衔接 ,它必须在“10 + 3”的大框架内开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东亚 FTA 10+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