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2)
2023(3841)
2022(3184)
2021(3047)
2020(2526)
2019(5395)
2018(5441)
2017(10890)
2016(5805)
2015(6375)
2014(6349)
2013(6558)
2012(6052)
2011(5596)
2010(5707)
2009(5312)
2008(5046)
2007(4915)
2006(4524)
2005(3926)
作者
(15986)
(14217)
(13574)
(13045)
(8251)
(6820)
(6097)
(5449)
(5221)
(4831)
(4740)
(4497)
(4217)
(4187)
(4182)
(4175)
(4046)
(4013)
(3842)
(3801)
(3548)
(3547)
(3483)
(3418)
(3255)
(3231)
(3176)
(2897)
(2846)
(2817)
学科
(43653)
农业(28913)
(28391)
经济(28363)
(25082)
业经(11424)
管理(9651)
农业经济(9610)
(8885)
农村(8881)
方法(8037)
数学(7595)
数学方法(7540)
(7238)
收入(6795)
中国(6769)
土地(6699)
(6586)
劳动(6586)
(6418)
发展(6386)
(6382)
人口(6306)
农业劳动(6288)
地方(6196)
动力(5784)
劳动力(5742)
农业人口(5686)
分配(5681)
及其(5515)
机构
学院(86550)
大学(79323)
(40810)
经济(40185)
(38806)
管理(34872)
理学(30771)
理学院(30553)
管理学(30136)
管理学院(30016)
农业(29141)
研究(28566)
中国(24031)
业大(21057)
农业大学(17596)
科学(16614)
(15363)
中心(14636)
(14546)
(14529)
经济管理(14020)
(13612)
(13551)
研究所(13034)
(11785)
(11567)
财经(11411)
发展(10804)
(10789)
经济学(10737)
基金
项目(57258)
科学(45520)
研究(44937)
基金(41532)
(35442)
国家(34943)
科学基金(30119)
社会(29993)
社会科(27857)
社会科学(27852)
(24819)
(24014)
基金项目(22477)
编号(20608)
教育(18600)
(18114)
自然(17691)
自然科(17251)
自然科学(17248)
自然科学基金(16941)
资助(15528)
成果(14893)
(13795)
(13345)
(12846)
课题(12277)
国家社会(12274)
(12065)
重点(11941)
发展(11686)
期刊
(55961)
经济(55961)
(46844)
农业(31704)
研究(22720)
中国(19145)
业经(17861)
(13716)
科学(13120)
农业经济(13110)
学报(13035)
农村(12797)
(12797)
大学(11188)
学学(11041)
(10987)
金融(10987)
农村经济(8646)
问题(8259)
(8231)
管理(7410)
世界(7374)
经济问题(7132)
(6892)
社会(6399)
技术(6343)
经济研究(6180)
社会科(6028)
社会科学(6028)
资源(5377)
共检索到13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贤润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消费为取向的身份认同转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贤润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消费为取向的身份认同转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张明  孔祥利  
由于其规模的日益庞大及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工消费已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农民工消费行为二元性、代际差异及身份认同梳理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城乡制度安排、基础设施投资与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聚焦于农民工个人消费与家庭汇款的关系研究。对现有研究梳理之后发现,当下研究存在缺乏数据支撑、市场细分不足、比较研究欠缺和二元性分析不够深入等不足,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波  李开宇  高万辉  
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看,空间的变动之于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有着剧烈的冲击。笔者以西安4个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为个案,透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发现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危机主要是城乡结合部物理生存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和经济生产空间失序所导致的。重构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关键在于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改革,重构失地农民的空间秩序,使其渐次实现有序、理性与和谐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向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产生。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会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主要原因在于二元结构基础上的乡土关系的突然终结以及在征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造成的社会剥夺。要较好地化解身份认同危机,必须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涛  
"景观"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话语,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常被用于解读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现阶段已被广泛引介到自然科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中,代表了地理学深度和广度的扩展。部分学者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正伟  
研究和探讨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可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分析路径。现实中我国教师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重叠认同”的现象,这使教师群体在认同方式上出现多元的选择状况,也凸显了我国教师生存的真实状态,即要在利益选择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陶建平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组织载体与空间场域。本文依托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基于社区场域这一独特视角,解析社区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的2014年社会融合与心理专项调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社区状况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居住在高端社区、社区内邻居以本地市民为主、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农民工认同城市身份。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逆向概率加权法纠正潜在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来讲,社区状况对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对老一代农民工影响更大,健康档案、社区文体活动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明显。这表明,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关注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等社区的基础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加关注公共服务资源等社区软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人力资本、阶层地位和身份认同影响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较低,青年农民工的意愿高于中年农民工。阶层地位、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阶层地位还通过身份认同产生间接影响。人力资本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阶层地位、身份认同产生间接影响。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机制存在代际差异,青年农民工的意愿同时受阶层地位和身份认同的影响,而中年农民工主要受身份认同影响。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君甫  李立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把农民工划分为“新生代”与“老一代”已经难以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世代结构变迁。本文以十年为一代将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分为60后、70后、80后和90后,利用2017年国家卫健委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SPSS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尽管农民工的世代变了,性别结构变了,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的收入提高了,境遇有所改善,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并不比老一代更向往落户城市,也并不比老一代更认同自己是本地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卢海阳  钱文荣  
基于浙江大学2013年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其在城文娱消费的影响。为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选择Heckit干预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身份认同能够显著地影响到农民工文娱消费,拥有市民身份认同的农民工有着更高文娱消费支出水平,倾向得分法(PSM)的稳健性分析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分析表明,市民身份认同对这一群体文娱消费影响更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军凤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教师专业身份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郁晓晖  张海波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的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平台上,从微观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心理,并阐释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社会建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呈现出身份角色的错位性认同、土地情结的鸡肋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剥夺性认同和制度环境的失衡性认同。本文认为,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原因是基于失地农民特殊的时空记忆和所经历的时空转换而导致的社会建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立  
以110名企业农民工为样本,采用心理学的内隐态度研究范式,考察农民工群体身份认同、自我认同、群体偏好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农民工对市民群体所持态度相对更积极(内隐外群体偏好),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作为"农民工"这一群体身份(内隐内群体身份认同),并对自身持有积极的认同(内隐自我认同);(2)较低的内群体身份认同与较高的外群体偏好相联系;(3)自我认同在农民工群体身份认同与群体偏好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对"农民工"这一身份的认同度越低,其自我认同也越积极,对市民群体的偏好程度也越强;(4)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本文认为,从未来归属的角度透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即从经济资本、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未来归属因素分析,并从二元制度和自身限制进行了未来归属的困境分析,由此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