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3)
- 2023(4351)
- 2022(3768)
- 2021(3271)
- 2020(2746)
- 2019(6153)
- 2018(6061)
- 2017(11954)
- 2016(6142)
- 2015(7027)
- 2014(7198)
- 2013(7442)
- 2012(7280)
- 2011(7067)
- 2010(7379)
- 2009(6997)
- 2008(6529)
- 2007(5839)
- 2006(5561)
- 2005(5160)
- 学科
- 济(56781)
- 经济(56747)
- 管理(18171)
- 方法(17420)
- 数学(15662)
- 数学方法(15619)
- 地方(15146)
- 业(14654)
- 企(12010)
- 企业(12010)
- 地方经济(11792)
- 中国(10038)
- 学(8943)
- 业经(8329)
- 农(7695)
- 财(6692)
- 经济学(6557)
- 制(6421)
- 融(6289)
- 金融(6289)
- 环境(5889)
- 体(5637)
- 贸(5443)
- 贸易(5439)
- 和(5308)
- 发(5294)
- 银(5283)
- 银行(5274)
- 行(5123)
- 易(5121)
- 机构
- 大学(105071)
- 学院(103722)
- 济(57437)
- 经济(56530)
- 研究(40106)
- 管理(37186)
- 理学(31841)
- 理学院(31411)
- 管理学(30899)
- 管理学院(30702)
- 中国(30032)
- 财(23766)
- 科学(21261)
- 京(21160)
- 所(20554)
- 经济学(19633)
- 财经(19078)
- 研究所(18380)
- 经济学院(17297)
- 经(17220)
- 中心(16600)
- 江(15648)
- 财经大学(14034)
- 院(13651)
- 北京(13633)
- 农(13606)
- 范(12909)
- 师范(12833)
- 科学院(12302)
- 业大(12071)
- 基金
- 项目(61471)
- 科学(49212)
- 基金(46487)
- 研究(44452)
- 家(39725)
- 国家(39414)
- 科学基金(33752)
- 社会(31930)
- 社会科(30365)
- 社会科学(30357)
- 基金项目(23930)
- 省(22508)
- 自然(19965)
- 教育(19776)
- 资助(19701)
- 自然科(19508)
- 自然科学(19503)
- 自然科学基金(19177)
- 划(18607)
- 编号(15897)
- 发(14388)
- 部(14275)
- 国家社会(13807)
- 重点(13749)
- 济(13487)
- 成果(13403)
- 经济(13381)
- 教育部(12743)
- 人文(12441)
- 发展(12306)
共检索到167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一国经济在长波中的位置变化,决定了其经济繁荣程度的变迁。各国在同一长波或不同长波中的相对位置及其变化,则决定了它们之间在国际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及其变化。战后各国经济关系的变迁,就是由它们之间在长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目前,发达国家正进行新一轮长波转换,其中美国已在新长波中跋涉了十多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文进
各国经济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是由各自所处长波的相对位置决定的。从长波关系看 ,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新的长波 ,而我国则处在旧长波上升期的中间 ,两者的发展差距近 30年。这种长波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良好经济发展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正日趋恶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长波关系看 ,加入WTO虽有短期利益 ,但处理不当 ,会牺牲长期利益。
关键词:
经济长波 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杨文进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仅受本国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后者则主要由各国在同一长波和不同长波之间的相对位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周圣葵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冷战格局崩溃,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尽管经济全球化在短期内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或者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是一种机会而不是挑战,“度”和“结构”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和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一冷战结束,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其中美日经济关系的发展,深受世人关注。原苏联和东欧政制的解体,结束了东西方对抗的政治格局,经济竞争势将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按照经济实力而形成的世界三大经济圈的格局,实际上左右着世界经济和政治。从凝结力角度来看,西欧共同体正在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皇甫秋实
二战结束前夕,战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引起美国工商界的浓厚兴趣。为了把握战后对华贸易和投资的机遇,中美工商业协进会应运而生。该组织吸引了众多美国企业加入,不仅充分调动起会员企业的能动性,而且整合并优化了他们的资源,从而超越了单个企业的局限性,展现出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在重建战后中美经贸框架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面对国民政府在战后延续统制经济的趋向,中美工商业协进会对访美的中国政要积极施加影响,试图引导国民政府在战后采取保护私营企业、鼓励外资外贸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尽管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家在中美洽商的过程中保持密切合作,但双方在战后对华投资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美国政府对华援助不但对美国私人投资构成威胁,还间接加剧了中国国家资本的膨胀,给美国私营厂商扩大对华贸易和投资制造了巨大障碍。中美工商业协进会基于自身主观意愿对中国经济情报的选择性搜集和传播对美国政府和工商界均产生误导,令他们忽视了战后初期中国经济的严峻形势,并低估了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日旭
本文利用历史梳理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在中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处在上升-下降-上升的动态变迁之中。19世纪初以前,凭借"大国效应"所致的较多赋税收入等条件,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德治"维系的经贸交往圈。19世纪至21世纪初的近二个世纪,中国主导的经贸交往圈渐被西方"军政"维系的世界体系所替代,成为"工业西方、农业中国"格局下边缘化角色;同时,利用全球化、比较优势等条件,中国展开了自我重塑的努力,随"中国制造"的崛起,在中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转向了"中国制造、西方符号"。21世纪初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显现有所作为的大国机遇。今后,中国要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和...
关键词:
经贸交往圈 边缘化 自我重塑 有所作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令远 胥慧颖
战后日本以经济援助为抓手,率先成功以缅甸为突破口寻求与东南亚国家的"和解",并深耕对日本至关重要的这一地区。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长达半个世纪的制裁中,日本依然以经济援助为维系与缅甸关系的纽带和粘合剂,背后的因素是日本的大国志向。近10年日本大幅度提升对缅经援力度,目的在于利用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历史机遇,实现日本地缘政治、经济及安全保障的战略利益。随着中日关系改善,美国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新时代的中日缅关系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日本 缅甸 东南亚 经援 地缘政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曾伟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自1952年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农业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其波动的影响力仍然不难忽视;第三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因此,保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文章利用1981-2006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各类消费品价格易变性普遍大于产出,且以住房、家庭用品和交通为代表的耐用品价格波动普遍小于以食品为代表的非耐用品价格波动;而消费量的易变性则相反,这一波动特征事实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波动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互影响和促进,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消费结构 消费价格指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雅玲
从拉美的债务状况看南北经济关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谭雅玲进人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好转。尤其发展中国家以其各自的模式和特点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形势普遍好于发达国家。虽然非洲地区经济较为脆弱,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转变。其主要原因是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
具有69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共和国掀起的独立浪潮中,1991年宣告解体,作为地理政治实体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说政治原因是主导,经济原因则是基础。除了经济没有搞好这一根本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在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上没有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敏洁
战后日本在几十年间就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经济大国,但由此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研究日本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对于考察战后日本整体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厘清当今日本诸多社会问题的表象与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价值观 社会发展 文化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国际经济关系》一书是莫斯科新闻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专门论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学术著作。该著作由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等十多位学者和专家集体编著,国际问题专家哈斯布拉托夫教授任主编。该书共二卷,32章。全书阐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属于国际经济关系范畴的全球性(或称世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